任代代
黯淡了的晚霞
——武鄉(xiāng)縣婦幼保健院原院長李某貪污案剖析
任代代
失去了監(jiān)督的權力,就好比一輛沒有制動器的汽車,遲早要上演車毀人亡的悲劇。時下,一些行政事業(yè)單位將閑置的房屋設計成門面房,用于出租,每年可獲得可觀的房租收入。按照財政管理有關規(guī)定,行政事業(yè)單位房租收入應納入預算外資金歸口管理。但有些單位的領導卻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將單位房屋出租中的房租定價、簽訂協議、房租收取、續(xù)簽協議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全部攬入自己手中,用打白條的方式收取房租,對于收取的房租也由自己保管,并任意支配,以達到把公款占為己有的目的。武鄉(xiāng)縣婦幼保健院原院長李某便是這樣做的。2008年12月,李某在其快退休時,利用“一把手”的職務便利,采取收入不入賬的手段,貪污公款10900元。2011年12月,武鄉(xiāng)縣紀委經常委會議研究決定,給予李某留黨查看二年、行政降級處分。
武鄉(xiāng)縣婦幼保健院位于該縣兩條主要街道之一的太行街上,地理位置優(yōu)越。在修建時,為方便患者就診,特在主樓外臨街處修建了兩間房屋做為門診用房,后發(fā)現主樓完全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時任保健院領導的李某遂決定將這兩間房屋作為門面房出租。由于地理位置適合商業(yè)店鋪的經營,很快就有熟人找到李某,表示想承租該院的兩間門面房,李某便以單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與承租人簽訂了租房協議,并以打白條的方式一次收取承租人三年房租19300元,但這部分錢并沒有入該院賬戶,而是由李某自行保管。其中因房屋漏雨支付修房費用600元,返還承租人房租費3300元,建活動房款3200元,招待費1300元,剩余10900元李某則據為己有。
對于李某在即將離開崗位的時候落得如此下場,我們在惋惜之余,深入剖析了李某的違紀行為及發(fā)生的原因,認為除了李某在主觀思想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之外,權力高度集中,而且缺乏民主監(jiān)督也是導致他違紀的重要因素。
首先從內因來看,李某從思想上放松了對自己的黨性要求,不加強政治學習。在他看來,業(yè)務工作才是硬指標,政治學習是可有可無的事,同時也忘記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遵守的基本原則,使得腐朽思想和極端個人主義乘虛而入,導致思想道德防線被沖垮,從而走上犯罪道路。其次從外因看,現實中由于民主集中制未能有效地貫徹執(zhí)行,權力通常過分集中在個別領導者手中。權力過于集中,加之沒有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自然會膨脹一些自恃大權在握者的個人意志,導致違法亂紀現象頻發(fā)。李某的違紀行為就是權力過度集中而得不到有效監(jiān)管的典型性案例,李某作為婦幼保健院的“一把手”,認為自己應該掌管單位內部的一切事務,出租房屋、租金定價、簽訂合同、收取租金就應該由“一把手”全權負責,而其他人無權過問。再次,資產和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也為違法違紀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一些事業(yè)單位長期忽略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例如,單位內部資產檢查清理不及時,資金管理把關不嚴謹,財務收支活動不規(guī)范,財會人員執(zhí)行財經制度不嚴格,財務核對和審計不細致等等。從此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婦幼保健院內部管理制度極不健全,原本是婦幼保健院的公有房屋,在與承租人簽訂的協議加蓋了單位公章,協議內也注明租金情況,但收取的房租款不是交到單位財務室,而是交到了李某自己的手中,并被其長期據為己有,單位財務人員更沒有向李某了解過房租收取情況。此外,在承租人交納房租后,李某也沒有給其開具正規(guī)的發(fā)票,而是以打白條的方式處理。
剖析李某違紀事實也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第一,這一案件較為典型地折射出,一旦權力失去監(jiān)督,私欲極度膨脹,手握重權的領導干部就可以我行我素、為所欲為,甚至會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因此,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時刻牢記權力是一種責任,掌握了一定權力,也就承擔了相應的責任,權力越大,責任越重;要牢記權力是一種信任,黨和人民把一定的權力托付給你,這是對你的充分信任和期望,應該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要牢記掌權是一種奉獻,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過程也是奉獻和付出的過程,要把對人民、對事業(yè)、對社會的奉獻寓于掌權用權之中;要牢記權力也是一種約束,如果把握不住自己,面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和各種誘惑,就會有很大的人生風險,領導干部只有時刻把握住自己,經常約束自己,才能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欲所惑,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不受監(jiān)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監(jiān)督是對干部的約束,更是對干部的關愛。領導干部手中有權,遇到的誘惑和考驗也多,黨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是一種警戒,是一面鏡子,要經常想一想、照一照,檢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點,及時加以改進和糾正。事實證明,主動接受監(jiān)督的干部一般較少犯錯誤,拒絕接受監(jiān)督的干部很容易走向腐敗。李某在很多重大問題上既不主動接受別人監(jiān)督,也沒有人敢監(jiān)督,于是一步步滑向腐敗的深淵。領導干部一定要從李某身上吸取教訓,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擺正個人和組織、個人和群眾的關系,真心實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積極主動地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要自覺執(zhí)行黨內監(jiān)督制度,時刻把自己置于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做清正廉潔的共產黨人。
第三,要加強對掌握一定實權人員的監(jiān)督,構建起外部監(jiān)督和內部監(jiān)督的機制,不僅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要進行監(jiān)督,更要從深層次上消除滋生腐敗和敗壞行業(yè)風氣的條件。重點應做到“四個管好”:一要“管好權”,要通過對職權的科學設置促進職能轉變,提高政務透明度,有效清除權力過于集中的體制、機制性因素。二要“管好事”,對單位的重大改革、重大決策、重要項目、物資采購以及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決策程序,并實行決策責任追究制。要通過對“事權”的規(guī)范,建立決策、實施、管理、監(jiān)督的控制程序及規(guī)則,從而有效防范導致重大經濟損失和重大腐敗問題的濫用職權、失職、瀆職等發(fā)生。三要“管好錢”,要通過對“財權”的有效管理,推行全面預算,加強對資金運作和對貨幣流向的監(jiān)督,從而有效切斷權力“尋租”的“財源”。四要“管好人”,要緊緊抓住干部提拔前、上任前、任期內、離任時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完善監(jiān)督措施,規(guī)范運作程序。要通過對“人權”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改革,切實加強對各級干部的管理、監(jiān)督,確保選好人、用好人、管好人。
編后語:
多年來被查處的腐敗干部中,很多都是臨近退休的領導干部,他們在退休前往往認為自己沒有政治前途了,權力馬上也要“上交”了,容易產生心理不平衡,產生“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和“不撈白不撈”的思想。他們有的利用手中權力在退休前大撈一把,有的利用權力為自己退休后鋪墊后路,為創(chuàng)造“致富之道”做準備,結果往往在“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時候失足。這種違法犯罪現象通常被人們稱為“59現象”或“天花板”現象。誠然,每位臨近退休的領導干部都要面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的考驗。倘若把持得住,不為誘惑所動,一如既往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就能在退休時為自己的仕途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假如把持不住,就容易在“最后一班崗”上“翻車”,黯淡了美麗的晚霞。
可見,這種“59現象”有領導干部個人修養(yǎng)的原因,也有組織管理方面的原因,必須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加強對這些領導干部的教育,使他們時刻都能正確地對待權力地位和進退去留。另一方面,還必須加強對他們的監(jiān)督管理,防止他們有機會濫用手中的權力。
但愿這類“晚節(jié)不?!钡母刹可傩傩?!
過 秤 (趙國明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