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生
(山西四建集團廣業(yè)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某工程建筑面積56 020 m2,施工中設有三臺塔吊,其中兩臺的基礎在筏板里,一臺在筏板外。
地下室底板頂標高原設計為-8.35 m,據(jù)此項目部將塔吊基礎頂標高設為-8.85 m,在按照圖紙施工完塔吊基礎后,設計將地下室底板頂標高變更為-7.2m(見圖1),變更后塔吊基礎與筏板基礎有1.65 m的高差,項目部經(jīng)認真研究討論后決定采用實心磚砌240 mm厚×1 100 mm高的磚胎膜,將塔吊基礎部位預留的防水接頭粘在磚胎膜上,使之與筏板基礎的防水連接閉合,并用實心磚砌120 mm厚的磚胎膜做防水保護層的方法施工。
圖1 地下室基礎
待塔吊拆除后,準備施工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的鋼筋混凝土工程時,檢查發(fā)現(xiàn)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有滲漏水現(xiàn)象。這時基礎施工過程中使用的降水井已封堵,降水設備已停用,地下水位已回升到-5.0 m左右。而塔吊基礎與筏板基礎連接部位滲漏水的范圍在-7.75 m~-8.85 m之間,即采用實心磚砌筑磚胎膜的部位,這一區(qū)域均在地下水位線以下。假如重新布置降水井,雖然能達到降水效果,但一是降水周期較長,二是成本較高,要在上部結構要求工期節(jié)點時間內(nèi)完成降水施工并進行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滲漏水問題的處理,施工難度比較大。
項目部成立專門的調(diào)查小組到塔吊基礎處,針對連接部位滲漏水問題展開調(diào)查,找出造成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滲漏水的主要原因:1)磚胎膜為120 mm厚、1 100 mm高的實心磚,實心磚周圍沒有任何支撐加固措施。2)在施工過程中工人頻繁過往,未采取有效的防止踩踏的措施,致使局部防水保護層磚胎膜傾倒。3)工人在清理塔吊基坑中的三鋼工具及各種材料的過程中有磕碰到防水卷材的情況。4)由于工程地下水位在-5.0 m左右,而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的防水在-7.75 m~-8.85 m之間,因此時的降水井已經(jīng)填埋,致使處在水位線下且防水層局部受損的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受到地下水側(cè)壓力的擠壓而滲漏
。
檢查中從防水卷材背面可以看出,地下水從磚胎膜的磚縫里流出,出水點分散,出水量大。在地下水位高,出水點分散,出水量大的情況下,要做好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的防水處理及后續(xù)的混凝土工程,并保證基礎不滲漏,必須通過優(yōu)化施工方案,科學管理,并嚴格按照方案實施。
項目部提出了四種施工方案:
1)方案一:管井降水后處理。有利因素:降水效果好,為常用的施工方法,施工經(jīng)驗豐富,保障系數(shù)大。不利因素:受到施工場地的影響,在已澆的筏板基礎上施工難度大,而且施工周期長,成本相對較高。2)方案二:利用高壓注漿機注入特種防水涂料處理。有利因素:利用高壓注漿機注入油性聚氨酯發(fā)泡止水劑,遇水膨脹,適用范圍廣泛。不利因素:漏水處是防水層背面的磚縫,出水點分散,出水量大,鉆孔量大,每150 mm~200 mm一個孔,止水效果不一定能保證。3)方案三:鑿開磚膜布放抽水管,分步堵漏方案。有利因素:在磚胎膜上剔鑿積水坑,布放抽水管,資金投入少,施工周期短,風險小。不利因素:剔鑿磚胎膜、布管抽水、防水施工和混凝土澆筑需要及時,工種之間交接稍有延誤,容易出現(xiàn)返工現(xiàn)象。4)方案四:分層澆筑,采用堵漏靈封堵后再澆筑。有利因素:操作簡單,投資少,周期短。不利因素:出水點分散,出水量大,質(zhì)量不易保證。經(jīng)綜合對比分析,從質(zhì)量、經(jīng)濟、工期等角度出發(fā)決定采用方案三——鑿開磚膜布放水管,分步堵漏方案施工。
確認方案后,項目部就有效鑿開磚膜布放水管,分步堵漏方案進行了認真分析,本著“經(jīng)濟、保質(zhì)、保工期”的堵漏原則對原有的堵漏方案進行了進一步優(yōu)化,并確定了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剔鑿磚膜→下管抽水→防水施工→混凝土施工。
1)剔鑿磚膜:項目管理人員查閱施工資料及設計圖紙,結合分析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確定在連接部位-8.85 m處剔鑿長寬深均為200 mm的集水坑(見圖2)。確定剔鑿位置及尺寸后,挑選精明能干的操作人員,并配備專職質(zhì)量檢查人員監(jiān)督指導,以確保剔鑿尺寸,為下一步的下管抽水打好基礎。
圖2 剔鑿磚膜示意圖
2)下管抽水:用1 000W的自吸泵配套φ30 mm鋼管,在水管的端部加一網(wǎng)篦子,防止雜物進入抽水管內(nèi),影響降水效果。在水管距筏板基礎底部300 mm左右設置一備用絲接接口(在澆筑混凝土前擰上堵頭),將水管貼著磚膜伸入預先剔鑿好的集水坑內(nèi)(見圖3)。安排專職人員24 h輪流值班,保證自吸泵正常抽水。同時備用一臺自吸泵與發(fā)電機,如遇見停電或泵發(fā)生故障的情況,及時調(diào)用備用的發(fā)電機與自吸泵。
3)防水施工:派防水作業(yè)技術過硬的操作人員,認真交底后,及時用汽油噴燈烤干基層,將原磨損的卷材重新粘貼牢,并將水管包入防水層內(nèi)。滿鋪一道防水層:將原磨損的防水修補后,再在筏板基礎與塔吊基礎連接部位滿鋪一道防水,同時在水管絲頭位置預留SBS卷材接頭(見圖4)。從筏板基礎底部到塔吊基礎頂用實心磚砌240 mm厚的防水保護層。
圖3 下管抽水示意圖
圖4 防水施工示意圖
4)混凝土澆筑:與商品混凝土廠家協(xié)商好,在混凝土中加入微膨脹劑,然后進行澆筑,澆筑到-8.0 m處(見圖5)。澆筑混凝土48 h后,將絲接接頭上部水管拆除,用水泥基滲透型結晶防水粉料灌入水管中,并振搗密實,將麻絲纏上后安裝堵頭,最后再把水管堵頭部位的卷材防水與筏板基礎的防水層粘貼牢固。調(diào)整并綁扎筏板基礎的鋼筋,將原筏板基礎接槎部位的混凝土鑿毛,用清水沖干凈,然后將水泥基滲透型結晶防水涂料涂刷在接槎部位,一切就緒后開始澆筑筏板基礎混凝土(見圖6)。
圖5 混凝土澆筑示意圖
圖6 筏板基礎澆筑示意圖
經(jīng)建設、監(jiān)理、施工等相關單位聯(lián)合對連接部位防水及混凝土施工情況進行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滲漏現(xiàn)象,且工期比原定上部結構施工工期提前5天,后續(xù)分項工程按計劃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