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考生
提起“手”,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日劇里的一個鏡頭,名為川藤幸一的老師用手緊緊包住本該向他打來的壞學生的拳頭,然后沉著地、真誠地微笑,并用手一根根掰開對方握牢的拳頭,等到五根手指都張開,他這樣說:“你看人的雙手是很奇妙的東西,一旦握緊就會形成象征惡意的形狀;一旦放開,才能擁有更多,才能與人相握?!?/p>
他最終還是把這群自甘墮落的高中生帶進了棒球的最高點——甲子園。如果他沒有把自己的手放開,我想他恐怕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而比起我們的鄰國,我知道中國人向來有一套自己的關(guān)于手的學問。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著令人贊嘆的禮儀,而人與人之間的禮儀,則重點落在手勢上。
武者與武者相見,雙手抱拳,是相互承認的表現(xiàn)。
文人與文人相見,弓身作禮,是相互敬佩的表現(xiàn)。
似乎人與人之間的每一個手勢,都有其學問。所以我一直認為,手的形狀取決于心的形狀;手如何,則心如何。
我愿意相信農(nóng)家的手是粗糙的,正如水田里結(jié)成的一粒粒稻子;我愿意相信工人的手是結(jié)實的,才能一磚一瓦建出堅固的大廈;我愿意相信醫(yī)生的手是溫暖的,所以才能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病人……
然而,現(xiàn)實總不如想象美好。所以才會聽到農(nóng)產(chǎn)品品質(zhì)問題;樓房的豆腐渣工程;醫(yī)院收黑錢,辱罵病人;等等。
人們常說,握久了槍的人即使握住的是一串鑰匙,也會不自覺地拇指彎曲。那么,人們的心是不是也如此,一旦習慣了惡,便會成為真惡?
相對的,本性再兇惡的人,一旦習慣了行善,那么也未必就不會成為一個善人。
如此說來,手與心,雖然從物理角度說大不相同,可是從本質(zhì)而言,卻是相似的罷!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會雙手握拳,那是因為對世界的不了解,所以想要以此保護自己,這是人類的天性。而老人們總是喜歡雙手張開放在腿上,這是否也象征著自己對世事的包容?
也許,這個社會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在發(fā)生許多令人不齒的惡意事件,但既然人連自己的天性都能轉(zhuǎn)化,那還有什么是化解不了的呢?
每一次,當自己的手因憤怒或其他原因握緊,不如用另一只手把它一一扳開,握緊只能保護自己、滿足自己,而放開,才能擁抱每一寸天地。
讓手的形狀因善而改變,讓心的形狀因善而改變。
點評
這是一篇揮灑得輕松而有味的優(yōu)秀隨筆。作者緊扣“讓手的形狀因善而改變,讓心的形狀因善而改變”娓娓道來,如與讀者品茗談話,無拘無束;又如春風拂面,給我們以心靈的啟迪。
全文用日劇中的鏡頭解說“握緊只能保護自己、滿足自己,而放開,才能擁抱每一寸天地”,用“中國人向來有一套自己的關(guān)于手的學問”引出“手如何,則心如何”,再用“現(xiàn)實總不如想象美好”以及“人連自己的天性都能轉(zhuǎn)化”表達自己美好的期待,各層意思似斷實連,融合無間。
(供稿: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