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娟,閔盈盈
(1.東北林業(yè)大學理學院,哈爾濱150040;2.哈爾濱商業(yè)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哈爾濱150020)
平衡含水率指固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無限長時間的放置,可燃物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此時可燃物體內(nèi)水氣壓與外界環(huán)境不再發(fā)生水汽交換,水分凈變化為零,擴散過程相對靜止,稱此時的含水率為平衡含水率.通常,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在失水和吸水過程中有所不同,失水過程的平衡含水率比吸水過程高出2%~3%.
隨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和含水率都發(fā)生變化,但含水率變化與平衡含水率變化之間有一段時間滯后.反應時間和時滯就是描述上述現(xiàn)象的,也是衡量可燃物含水率變化速率的量.
反應時間指可燃物在此變化中,失去初始含水率與平衡含水率之差的(1-1/e)的水分所需的時間[1-4].
時滯是指可燃物含水率與平衡含水率的差值變?yōu)槌跏疾钪档?/e時所用的時間.表征含水率隨環(huán)境變化反應的快慢.在一些文獻中,時滯的定義等同于反應時間[2-4].而在另一些文獻中,時滯專指可燃物含水率和平衡含水率變化曲線之間的時間滯后,這可以通過在野外測定.時滯的這兩種概念在可燃物含水率預測中都有應用,但前者更普遍.本文所用的時滯就是反應時間[5-6].
在一個極小的時間微元d t內(nèi),可燃物濕度的變化率d M/d t可看成一個均值,因此,存在著下列關系:其中:k為常數(shù),M為t0=0時刻可燃物含水率或稱為初始含水率,解此方程得:
令
其中:Mt為可燃物含水率,Me為平衡含水率,M0為可燃物初始含水率,t為時間,τ為可燃物的時滯.而式(1)中,可燃物初始含水率M0是已知的,而t也是已知的,我們要預測未來1 h的可燃物含水率,那么就取t=1,所以我們只要知道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E和時滯τ就可以預測出可燃物未來1 h的含水率M.本文選取的平衡含水率模型是Simard模型,因為研究的對象都是木材.
相對于平衡含水率,對時滯影響因子的研究較少,主要原因是傳統(tǒng)認為時滯受環(huán)境因子影響較小.此外,還認為,時滯與可燃物大小關系密切,可燃物直徑越細,時滯越短(Nelson,1969),如直徑小于0.16 cm的細小可燃物的時滯為1 h(Bradshaw et al.1983),但研究表明,很多細小可燃物時滯大于1 h(Van Wagner,1969;Anderson 1990),因為時滯除與直徑大小有關外,還與可燃物密實度、形狀、組成等有關.Anderson等(1978)和Anderson(1990)的研究表明,草本可燃物時滯在1 h內(nèi),一些針葉的時滯可達35 h,闊葉時滯介于兩者之間.不同腐爛程度的葉子時滯也不同,同樣的針葉,時滯從1~17.5 h,腐爛時間長的要比短的時滯小.
本文研究的數(shù)據(jù)源自黑龍江省韓家園子林場實驗基地2008.4和2009.4時的觀測數(shù)據(jù).
對于這個模型想要實現(xiàn)的功能是預測未來1 h的可燃物含水率,也就是對于上式,當t=1.可燃物初始含水率M0是可知的,只有平衡含水率E和時滯τ是不知道的,這里先來研究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模型.
考慮到本文研究對象是木材,所以決定參考同樣以木材為研究對象的Simard模型來建立平衡含水率模型.由于測得的數(shù)據(jù)含水率一般都是在50%以上,所以選取
圖1 平衡含水率與濕度的關系
如圖1是平衡含水率與濕度的曲線擬合情況,圖1中進行了二項式、三項式和指數(shù)3個曲線模型的擬合,通過分析指數(shù)擬合的曲線效果好優(yōu)度高,所以選定平衡含水率和濕度的變化符合指數(shù)變化規(guī)律y=axb,
如圖2是平衡含水率與氣溫的曲線擬合情況,圖2中進行了二項式、三項式和指數(shù)3個曲線模型的擬合,通過分析二項式擬合的曲線效果好優(yōu)度高,所以選定平衡含水率和濕度的變化符合二項式變化規(guī)律y=a0+a1x+a2x2,
圖2 平衡含水率與氣溫的關系
如圖3是平衡含水率與風速的曲線擬合情況,圖3中進行了二項式、三項式和指數(shù)3個曲線模型的擬合,通過分析二項式擬合的曲線效果好優(yōu)度高,所以選定平衡含水率和風速的變化符合二項式變化規(guī)律y=a0+a1x+a2x2,
圖3 平衡含水率與風速的關系
平衡含水率與氣壓的曲線擬合情況不好,方程均不是顯著的,因此不做說明.
本文數(shù)據(jù)使用spss17.0完成的.分析數(shù)據(jù)排除了降雨的影響,從圖4可以看出可燃物濕度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可燃物的濕度通常在1 h左右會平衡,但也有一些在30 min左右就達到平衡的,幾乎沒有在2 h內(nèi)平衡的,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可以把對平衡含水率有影響的因素如溫度、空氣濕度、風速和氣壓得影響忽略,因為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溫度、空氣濕度、風速和氣壓的變化是非常小的.所以可以相信在30~60 min的時間里,可燃物的濕度已經(jīng)趨于平衡,所以我們可以考慮30、60 min來討論一下時滯τ.分別令時滯τ=0.5、τ=1來討論一下可燃物的濕度.
由于數(shù)據(jù)每隔1 h收錄1次,t=1,在式(18)中,分別令τ=0.5、τ=1,計算出2個時滯下各個時間段的平衡含水率,然后用這個求得的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和30、60 min后的可燃物含水率做比較,觀察其之間的差距.
圖4 可燃物濕度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從圖5、6可以看出平衡含水率和30、60 min的可燃物含水率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30 min的時滯情況更為好些,兩條曲線幾乎重合了,而60 min的時滯有明顯的波動,所以在時滯的選擇上30 min更為合理,所以本文限定時滯是30 min即:τ=0.5.
根據(jù)試驗地的觀測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出各影響因子的取值范圍(見表1).
影響因子可燃物含水率/%氣溫/℃風速/級相對濕度/%p/Pa取值范圍46~88-5.1~16.9 0~3 30~90 9.914~9.943
這里風速的單位為級(0級:0.0~0.2m/s,1級:0.3~1.5 m/s,2級:1.6~3.3 m/s,3級:3.4~5.4 m/s,4級:5.5~7.9 m/s,5級:8.0~10.7 m/s,6級:10.8~13.8 m/s).
從試驗地觀測數(shù)據(jù)中抽取連續(xù)無雨情況下200個數(shù)據(jù)構建模型,4月份的150個數(shù)據(jù)用于對模型的檢驗.根據(jù)統(tǒng)計回歸理論,對式(3)進行參數(shù)估計.
通過對平衡含水率的建模研究了平衡含水率與各影響因子的關系,平衡含水率基本與各影響因子保持指數(shù)、二項式的變化規(guī)律,并討論了可燃物濕度與時間的變化趨勢,基本符合預測的趨勢.然后對模型進行了參數(shù)擬合和參數(shù)估計,以期對可燃物濕度的研究提供參考.
[1]陳宏偉.大興安嶺呼中林區(qū)森林死可燃物載量及其影響因子[J].生態(tài)學雜志,2008,27(1):50-55.
[2]王 剛.大興安嶺森林可燃物載量與林分因子關系[J].研究林火研究,2004(4):17-20.
[3]周志權.遼東3種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載量研究[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0,28(1):32-34.
[4]王會研,李 亮,金 森.一種新的可燃物含水率預測方法介紹[J]森林防火,2008(4):23-27.
[5]劉 曦,金 森.平衡含水率法預測死可燃物含水率的研究進展[J].林業(yè)科學,2007(12):45-50.
[6]云 麗,張元宏,高周平.森林地被可燃物燃燒的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技,2001(5):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