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義卓 隋紹勇 段 濤
(海軍七〇四廠 青島 266109)
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近十幾年來視頻監(jiān)視系統經歷了從模擬視頻監(jiān)視系統到數字視頻監(jiān)視系統再到網絡視頻監(jiān)視的大發(fā)展。同樣,海軍列裝的視頻監(jiān)視系統也經歷了從模擬到數字再到網絡視頻監(jiān)控的三代發(fā)展。在實際使用中證明,該系統極大地方便了部隊的作戰(zhàn)及訓練任務,但是該裝備型號眾多,類型各異,且部件相互不兼容,又因監(jiān)視系統的云臺及攝像機大都安裝在人員不易操作的位置,如潛艇的艙室頂部邊角處、艦船的舷外等位置,給維修及檢測帶來很大的困難。本文提出了一個便攜式艦艇視頻監(jiān)視系統檢測平臺的設計及實現方案,可有效提高艦員或技術人員對該系統維修的效率。
按照視頻監(jiān)視系統信號傳輸的類型劃分,海軍目前列裝的視頻監(jiān)視系統主要可分為模擬視頻監(jiān)視系統和數字視頻監(jiān)視系統(含數字視頻監(jiān)視和網絡視頻監(jiān)視)兩種類型。其中模擬視頻監(jiān)視系統主要列裝于水下各大中型潛艇和早期的中型艦船。主要由室內外攝像機、室內外云臺、解碼器(攝像機及云臺)、主機(含鍵盤控制器、顯示器、視頻矩陣主機等)幾部分組成,其系統連接如圖1所示。
圖1 模擬視頻監(jiān)視系統組成框圖
數字視頻監(jiān)視系統目前主要以網絡視頻監(jiān)視系統為主,主要列裝于各大中型水面艦船。該系統主要由室內外攝像機、室內外云臺、解碼器(攝像機及云臺)、網絡編解碼器、以太網板(光纖環(huán)網網元內置板卡,為編碼后的視頻信號提供信道)、主機(含鍵盤控制器、視頻服務器、顯示器等)等幾部分組成,其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網絡視頻監(jiān)視系統組成示意圖
圖3 便攜式視頻監(jiān)視系統檢測平臺組成框圖
該檢測平臺主要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硬件系統主要由PMA(便攜式自動測試設備)、視頻編碼板、電源模塊、控制板、接口模塊幾部分組成,其組成圖如圖3所示。
如圖3所示,其中PMA為集成數字萬用表、示波器兩型儀表的便攜式計算機。本檢測平臺的軟件安裝于PMA上,艦員或技術人員可在其輔助下進行相應裝備的自助學習、現場可更換部件的檢測等功能。視頻編碼板主要實現模擬視頻信號的視頻編碼,用來檢測模擬視頻信號的質量、數字視頻傳輸信道的質量等。電源模塊主要為本檢測平臺、被檢測部件進行電源供電。控制模塊主要完成被測部件的串口指令發(fā)送及識別、各接口信號的分配等。接口模塊主要為不同型號的視頻監(jiān)視系統分機及部件提供相應的接口轉換。
本檢測平臺主要用于解碼器(攝像機及云臺)、攝像機、云臺、網絡視頻編解碼器、光纖環(huán)網網元視頻信號傳輸信道等部件及分機的測試。
平臺的核心為視頻編碼板[1]和控制板[2],其中視頻編碼板基于高性能DSP芯片TMS320DM642設計,算法采用優(yōu)化的H264視頻壓縮算法,可輕松實現高清晰圖像的網絡傳輸,其原理框圖如圖4。圖中模擬視頻信號經視頻解碼芯片SAA7115轉換為數字信號后送入DSP進行數字圖像編碼,然后通過網口驅動輸出。
圖4 視頻編碼板原理框圖
圖5 控制板原理框圖
控制板采用STM32F103微控制器為核心器件,其原理框圖如圖5所示。圖中微處理器集成UCOSII嵌入式操作系統。主要完成與PMA、接口模塊、視頻編解碼板的串口通信及控制,鍵盤的掃描等任務。
檢測平臺軟件包含視頻編碼板軟件、控制系統軟件和PMA軟件三部分,下面簡要介紹。
視頻編碼軟件[6]即DSP軟件,該軟件設計三個任務線程:輸入任務、編碼任務和網絡任務。它們的優(yōu)先級相同,但要高于空閑任務的優(yōu)先級。另外設計兩個同步消息以實現任務間消息傳遞。每個任務都有一個初始化函數,當系統啟動后就依次運行每個任務的初始化函數。三個任務函數通過同步消息觸發(fā)運行。DSP軟件結構圖如圖6所示。
圖6 DSP軟件結構
1)輸入任務包含三個功能:初始化、采集圖像幀和色度空間轉換,其中任務函數是色度空間轉換和向編碼任務傳遞消息。初始化分配存放圖像幀的內存,然后采集一幀圖像,經格式轉換后封裝在消息中傳遞給編碼任務。
2)編碼任務[7]包含兩個功能:編碼器初始化和圖像編碼。編碼任務函數從輸入任務的消息中得到圖像幀并進行編碼,然后把一幀圖像的碼流封裝成消息傳遞給網絡任務。
3)網絡任務包含兩個功能:網絡初始化和向網絡發(fā)送一幀圖像的編碼碼流。網絡任務函數從編碼任務得到包含碼流的消息,打包并通過TCP/IP協議發(fā)送到網絡中。
控制板軟件即STM32F103的嵌入式UCOSII操作系統軟件[5],其結構圖如圖7所示。該軟件主要含鍵盤掃描、串口收發(fā)和網口收發(fā)三個任務。其中鍵盤任務最高,主要實現對視頻監(jiān)視系統部件及分機的手動操作。串口和網口的任務主要在PMA的控制下進行通信。
該軟件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統,利用綜合測試診斷技術,通過TEAMS軟件開發(fā)綜合測試診斷策略,依托IETM平臺開發(fā)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實現。該軟件可實現技術人員或艦員對各型視頻監(jiān)視系統的自助學習、并協助技術人員或艦員進行視頻監(jiān)視系統的故障定位及排除,其軟件結構如圖8所示。
圖7 控制板軟件程序流程圖
圖8 PMA軟件結構圖
本檢測平臺可廣泛應用于各型艦艇的視頻監(jiān)視系統,兼容性較好,可有效提高艦艇視頻監(jiān)視系統維修及檢測的效率,具有較高的經濟及軍事效益。
[1]劉富強.數字視頻監(jiān)控系統開發(fā)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3:50-150.
[2]蒙博宇.STM32自學筆記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2,2:280-310.
[3]趙成.DSP原理與應用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2,1:108-128.
[4]劉波文.ARM CORTEX-M3權威指南[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7:100-280.
[5]劉波文.ARM CORTEX-M3應用開發(fā)事例祥解[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2:68-128.
[6]刑延超,皇莆偉.數字視頻處理原理及DSP實現[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11:200-260.
[7]賈文全,李勇,王軍輝.基于TMS320DM8168硬件平臺的智能網絡視頻監(jiān)控系統[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2(9).
[8]李亞文.基于殘差幀的室內監(jiān)控視頻壓縮算法[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1(11).
[9]張旭東.TI DSP在視頻傳輸中的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11:1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