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麗,江 敏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外國語學院,武漢 430074)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動詞錯誤分析
——基于語料庫的研究
鄧小麗,江 敏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外國語學院,武漢 430074)
作者基于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提取大學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四級子語料中動詞錯誤為語料,利用語料庫軟件AntCont3.2對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并分析了錯誤率較高的四類動詞錯誤:主謂一致性、時態(tài)、及物性型式、情態(tài)誤用.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寫作;動詞錯誤分析;語料庫
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英語寫作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英語教學的難點,而動詞的用法則是其中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部分.動詞同名詞和形容詞一樣是英語的核心詞匯,它有時態(tài)、語態(tài)和情態(tài)等的復雜變化.同時,它又是使用比較普遍的詞類.因此,在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中動詞使用錯誤占很大的比例.
目前關于英語寫作錯誤分析的文章很多,主要集中在個案研究和實證研究,基于語料庫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專門針對大學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四級子語料庫為語料的也很少,所以本文決定從小處著手.
本文將以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中的大學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四級子語料庫為語料,借助語料庫軟件AntCont3.2對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詳細地討論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動詞使用錯誤的情況,同時分析其錯誤的原因,以期對以后的教學提供有用的幫助.
在20世紀60年代末,受喬姆斯基語言習得理論的影響,語言學家開始關注兒童母語習得過程,研究語言錯誤,確定原因,以此為二語習得提供幫助.1967年,Corder提出了“錯誤分析”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它重點描述學習者的語言錯誤,并對其原因進行探討和研究,并且認為語言錯誤可以從三個角度加以解釋:①母語干擾所引起的錯誤.各種語言各具特色,在二語習得過程中,目的語的習得或多或少的會受到母語的影響.如果目的語與母語相似則促進學習,反之則影響學習.②發(fā)展中的錯誤,由于目的語內(nèi)部系統(tǒng)本身的不一致性,導致學習者進行錯誤的類推,過度概括,產(chǎn)生錯誤.③受外部影響而產(chǎn)生的錯誤,如詞典以及教師的講授等.70年代,研究者開始把錯誤分析作為研究二語習得的重要方法.
錯誤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驟為五:①收集分析材料;②鑒別錯誤;③分類;④解釋原因;⑤改正錯誤.
中介語又稱過渡語.中介語的概念最早由Selinker提出.他指出,中介語是一種獨立的,二語學習者的語言系統(tǒng).它是一種過渡性語言,既具有母語也具有目的語的特征.因此,中介語會包含很多的錯誤.承認中介語的合理存在,就應該容許在學習過程中犯錯誤.下圖示可表示中介語、母語和目標語三者的關系:
如果中介語越靠近目標語,則說明學習者的外語水平越高,反之則低.如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當母語與英語某些特征相異時,學生就會用母語的一些規(guī)則去處理目標語,此時就容易發(fā)生錯誤,這時母語負遷移產(chǎn)生.反之,則為正遷移.
語內(nèi)偏誤是指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受到目標語內(nèi)部規(guī)則的相互遷移而產(chǎn)生的偏誤.語內(nèi)遷移主要是受目標語的影響,它與母語遷移無關.語內(nèi)偏誤主要有四種:1:過度概括,即指學習者不能恰如其分地概括一些語言現(xiàn)象或規(guī)則,在兩個正確的目的語語法結構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偏誤結構;2:忽視語法規(guī)則的局限性,即學習者生硬的套用語法規(guī)則;3:規(guī)則不完全應用,即注重交際性,對細節(jié)不求甚解;4:形成錯誤的概念,即學習過程中的目標語規(guī)則的錯誤理解.
本研究采取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語料庫方法.“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是有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桂詩春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楊惠中教授發(fā)起和主持的.本文采用的以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中的大學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四級子語料庫為語料,借助語料庫軟件AntCont3.2對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詳細討論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動詞使用錯誤的情況.
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中共標注了9種動詞錯誤,他們分別是:Vp1(及物性型式)、Vp2(固定詞組)、Vp3(主謂一致性)、Vp4(定式)、Vp5(不定式)、Vp6(時態(tài))、Vp7(語態(tài))、Vp8(語氣)、Vp9(情態(tài)).
作者運用AntCont3.2軟件對大學英語四級作文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動詞錯誤的數(shù)量如下:
?
結果發(fā)現(xiàn):其中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英語四級中動詞錯誤居于前四位的分別是:主謂一致性(Vp3)、時 態(tài)(Vp6)、及 物 性 型 式 (Vp1)、情 態(tài) 誤 用(Vp9).而其中動詞錯誤最少的是語氣(Vp8).
Vp3的錯誤數(shù)量達到379,居于所有動詞錯誤之首.典型的錯誤如下:
1.If a person want to improve English…
2.But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is that…
3.This also depend on pract…
4.What cause these development?
5.We also builds hope for the future…
6.Doing cook need practice also…
上面的例子可分為四類:名詞或名詞短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人稱代詞;動名詞短語.主謂一致應該是不易犯錯誤的,但是大學英語四級作文中,這類錯誤卻俯拾皆是,不得不引人思考.
主謂不一致性主要是由母語的負遷移引起的.在漢語中,不關注于是單數(shù)(你,我,他),還是復數(shù)(你們,我們,他們),謂語都相同,無單復數(shù)之分.而在英語中,謂語區(qū)分單復數(shù),而且動詞的單復數(shù)形態(tài)也有多種變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當母語與英語某些特征相異時,學生就會用母語的一些規(guī)則去處理目標語,此時就容易發(fā)生錯誤.
動詞時態(tài)錯誤主要指句內(nèi)動詞時態(tài)錯誤和句間時態(tài)錯誤.大學英語四級作文中的動詞時態(tài)錯誤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動詞時態(tài)與句中的時間短語不符:
①After this,if you met these new words every day…
②After this,if you met these new words every day…
2.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誤用現(xiàn)在時:
①We often meet a lot of things which we don’t meet before.
②we should use these words that we just learn.
3.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情誤用過去時:
①we practice it usually,learning English became easy.
②We all knew what’s the “practice makes perfect”…
4.前后兩個句子的時態(tài)不一致:
①We mastered it and make a rapid progress.
②so they said it is a happy day.
5.主被動態(tài)混淆:
Life expectancy of people and infant mortality has been changed since 1960 to 1990.
原因分析:①在漢語中動詞沒有時態(tài)變化,人們通過添加一些時態(tài)助詞或副詞如“將”或“了”在動詞前后來表示時態(tài),如“將要干什么”或“已經(jīng)忙完什么工作”.文中錯誤主要受母語負遷移造成,在英語中需要根據(jù)時間改變動詞的時態(tài).②寫作過程不夠仔細,沒有結合上下文來確定動詞的時態(tài).③對動詞時態(tài)掌握不夠清楚.
及物動詞后應該加賓語,如名詞,名詞短語或從句或分詞等.而不及物動詞則應該用介詞加賓語.
1.把及物動詞誤用成不及物動詞:
①at first,we were unable to say very clearly…
②if we want to do perfectly,we must do again and again.
原因分析:及物動詞say和do都被誤用為不及物動詞,其后的賓語都被省略了.這主要是受到了語內(nèi)遷移的影響,忽略了規(guī)則的限制的表現(xiàn),即學習者把語法規(guī)則套用在不適用的地方.
2.把不及物動詞誤用成及物動詞:
①If we could often read,write and listen(to)them,we could use them easily.
②So if you want (to)learn English well,pract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should do.
原因分析:listen和want都是不及物動詞,其后的介詞都被省略,這主要是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在漢語“中”,“聽”和“想”都直接表動作,不必加任何虛詞.學習者就是把這一知識遷移到英語中了,所以造成了這些錯誤.
①we could listening the English programme every day in the morning.
②Our hard must makes perfect Practice.
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錯誤應被看成是學習者第二語言發(fā)展狀況的一種標志.我們應該允許錯誤的存在,了解其演化過程,通過適當?shù)姆椒m錯,以便使中介語與目標與更加接近.
本文借鑒了前人關于錯誤分析的理論,分析和解釋了大學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四級作文子語料庫,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所犯的動詞錯誤主要有以下原因:母語的負遷移;目標語語內(nèi)遷移;學生的理解失誤或者教師的錯誤解釋等.
其中,母語的負遷移影響較突出.由于漢語和英語相似度比較低,中國學習者容易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另外,由于學習者自身對英語的掌握程度不夠深,再加上時間有限,學習者很容易受到英語語內(nèi)遷移,把部分規(guī)則套用.
從以上對語料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希望能有利于以后的英語教學.首先,多寫多練,勤于寫作才能有效訓練英語思維,減少母語負遷移,提高寫作水平.其次,英語學習者要深入了解英語,減少語內(nèi)遷移.最后,教師的正確輸入也是非常重要.
〔1〕Corder 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stices in Language Teaching.1967.
〔2〕Selinker.L.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
〔3〕桂詩春,楊惠中.2003.中國英語學習者語料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H315
A
1673-260X(2012)01-0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