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莉
河南汝陽縣人民醫(yī)院 汝陽 471200
子宮全切術是常用的手術方法,陰式子宮切除術具有不開腹、腹壁無瘢痕、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點,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中的一種。但由于陰式子宮切除術的不可見性,大多需要手術醫(yī)師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否則很容易發(fā)生手術意外,造成其他部位損傷,存在一定的手術危險。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是借助腹腔鏡,進入患者體內,通過攝像頭同步顯示患者體內的情況,幫助手術進行觀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手術成功率。2010-12—2011-12,我們共行子宮全切術48例,其中24例為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隨機與24例陰式子宮全切術對比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8例,年齡25~52,所有患者經過檢查確診后,無其他并發(fā)癥及疾病。將4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24例,2組患者的年齡,孕次、產次、子宮孕周大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輔助檢查 2組患者在手術之前均經過盆腔及超聲檢查,對患者的子宮大小、活動度進行檢測,同時使用陰道鏡、診刮檢查,以便確診患者的子宮及附件病變。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使用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進行子宮全切術。對照組:陰式子宮全切術進行子宮全切術。在手術完成后,對2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效果和患者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中轉開腹。對照組3例發(fā)生副損傷,經過治療處理治愈。治療組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恢復良好,1周后均恢復正常生活。治療組患者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效果及滿意度上都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2組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手術后3個月內,對2組患者進行回訪,均無明顯并發(fā)癥。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
陰式子宮切除術是利用陰道處理骶韌帶及子宮血管,取出子宮,對盆腔臟器干擾很少、損傷小、恢復快、術后疼痛輕、住院時間短。但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這種手術的不可見性,因此,進行手術的醫(yī)師必須有豐富的的臨床經驗。而腹腔鏡陰式子宮全切術在手術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攝像頭輔助進行,患者體內的情況及器械等情況可以反映到顯示屏上,便于直視下檢查患者的盆腔及腹腔臟器情況,并可在直視下分離粘連,為手術的操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由于鏡下阻斷了子宮動靜脈,可減少陰道手術時的出血,防止輸尿管的損傷,有利于手術操作。
從本組資料可以看出,無論是手術中的出血量、并發(fā)癥及手術時間等,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術具有出血量小,手術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口較小的優(yōu)點,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使用。
[1]尚慧玲,李光儀.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1006例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9):557.
[2]李光儀.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76.
[3]謝慶煌.非脫垂子宮經陰道手術術式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85(18):1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