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睿淼 于靖波 陳英 孫珺 于曉華
毛細支氣管炎(簡稱毛支)又稱喘憋性肺炎,是嬰幼兒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由不同的病原體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1]。毛細支氣管炎主要發(fā)生于嬰幼兒,發(fā)病急、病情重。毛細支氣管炎主要病理生理改變是低氧血癥,了解其血氣的特點,對治療該病有重要意義。我們對78例患兒進行了血氣分析檢測,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毛支患兒78例,男57例,女21例;年齡1月~1歲5月,平均月齡6.6個月。
1.2 方法 入院后未接受液體治療前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采集動脈血。應用美國GEM Premier 3000型血氣分析儀及配套試劑包進行檢測。
78例毛支患兒動脈血氣測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78例毛支患兒動脈血氣測定結(jié)果
血氣測定結(jié)果,71例(91.03%)PaO2降低,74例(94.87%)SaO2降低,40例(51.28%)PaCO2升高。根據(jù)結(jié)果分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70例(89.74%),代謝性酸中毒4例(5.13%),呼吸性酸中毒1例(1.28%),正常3例(3.85%),有96.15%有不同程度的酸堿失衡。
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嬰幼兒較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fā)病高峰見于1~6個月的嬰兒。發(fā)病與該年齡支氣管的解剖學特點有關(guān)。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腫及肌收縮而發(fā)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氣腫或肺不張。臨床上較難發(fā)現(xiàn)未累及肺泡與肺泡間壁的純粹毛細支氣管炎,故國內(nèi)認為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肺炎,有人稱之為喘憋性肺炎[1]。
該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為每年12月至4月(即冬春季),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純号R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及喘憋、發(fā)熱,個別有較重的憋氣。其發(fā)病機制是當病原體感染患兒后,病原體主要侵及75~300μm的毛細支氣管,黏液分泌增加,有細胞破壞物、纖維素堵塞、出現(xiàn)上皮細胞壞死及支氣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炎癥可以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間質(zhì)。病變部位主要是毛細支氣管。基本病理改變?yōu)椴《靖腥疽鹈氈夤鼙谒[、增厚、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分泌物排出困難,導致毛細支氣管不同程度的阻塞[2]。
本研究血氣測定結(jié)果,71例(91.03%)PaO2降低,74例(94.87%)SaO2降低,40例(51.28%)PaCO2升高。提示低氧血癥發(fā)生率高,出現(xiàn)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險性大。有96.15%有不同程度的酸堿失衡,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70例(89.74%),代謝性酸中毒4例(5.13%),呼吸性酸中毒1例(1.28%)。低氧血癥比率最高、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次之。這說明低氧血癥在毛支患兒中占重要地位。
血氣參數(shù)中,pH是指血液中H+濃度的負對數(shù),是判斷酸堿平衡的總指標,正常人血液pH值為7.35~7.45,凡pH<7.35為酸中毒,pH>7.45為堿中毒,而pH正常也有三種情況:①正常人;③代償性酸堿平衡紊亂;③ 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并不能排除酸堿失衡[3]。PCO2是動脈血血漿中呈物理溶解的CO2分子產(chǎn)生的張力,參考值為33~46 mm Hg。主要反映肺泡通氣功能,PCO2升高是肺泡通氣不足,PCO2降低是通氣過度。還可診斷呼吸性酸堿失衡,判斷代謝性酸中毒是否代償,判斷是否有Ⅱ型呼衰(PCO2>50 mm Hg),如PCO2>65 mm Hg,可有肺性腦病。BE參考值范圍為(0±3.0)mmol/L,代謝性酸中毒時,BE負值增加,代謝性堿中毒時BE正值增加。PO2是判斷低氧血癥的最好指標,還可判斷有無呼衰[4]。
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其原因有肺炎合并腹瀉、尿毒癥、糖尿病、休克伴高熱和通氣過度、水楊酸中毒等。呼吸性堿中毒的特點為動脈二氧化碳分壓下降,碳酸氫根離子濃度下降,pH上升;代謝性酸中毒的特點為碳酸氫根離子濃度下降,動脈二氧化碳分壓下降,pH上升下降;兩者共同的結(jié)果為碳酸氫根離子濃度下降,而pH變化不大或接近正常[5]。本研究中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70例(89.74%),主要考慮與患兒的通氣過度有關(guān)。
pH值異常是失代償性酸堿失衡的主要特征,但pH正常時,并不意味著酸堿一定正常,因其反映了患兒機體對酸堿失衡的調(diào)節(jié)功能和代償程度。一般情況下,單純性酸堿失衡較混合性多見,失代償時pH反應靈敏,故其診治較易,對病兒危害相對較輕。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79.49%的患兒pH值在正常范圍。所以,臨床對嚴重混合性酸堿失衡,尤其是pH反應不靈敏的非一致性酸堿失衡臨床醫(yī)生應高度重視。
總之,血氣分析的各項參數(shù),對臨床醫(yī)生及時掌握和糾正患兒的酸堿平衡紊亂、低氧血癥情況,改善肺泡通氣功能,判斷患兒的呼衰情況,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同時血液分析為深入了解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療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客觀指標和依據(jù)。對臨床診斷、治療、病情嚴重程度的估計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故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97-1201.
[2] 黃寧,胡曉紅,徐世俠.關(guān)于毛細支氣管炎的發(fā)病機理探討.華西醫(yī)學,2004,19(2):290.
[3] 葉應嫵.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498-502.
[4] 白雪梅,王瑩,李壁如.呼吸指數(shù)和氧合指數(shù)的監(jiān)測在兒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應用.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06,13(2):126-128.
[5] 江載芳.實用小兒呼吸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