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文霞 劉海飛 田鑫 張鑫
(解放軍空軍總醫(yī)院中醫(yī)科,北京100036)
肥胖癥是指脂肪堆積致體質量超過標準體質量20%或體質量指數(shù)(BMI)超過25kg/m2。單純性肥胖是指沒有發(fā)生明顯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而是由于機體攝入的熱量超過了消耗的熱量,造成內(nèi)臟和皮下脂肪蓄積而體質量超重,常以肥胖為主要臨床癥狀,可伴有代謝方面障礙的疾病。筆者將2011年5月~2012年4月來我院門診就診的單純性肥胖患者,應用子午流注辨證低頻治療儀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該治療是將針灸的子午流注開穴理論與低頻電脈沖刺激相結合,方法簡便有效且療效持久,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60例病人,男26例,女34例;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34歲,平均年齡24.5歲;體重最重的133kg,最輕的92kg,平均102kg。病程最短1年,最長10年,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肥胖癥根據(jù)身高和體重求得的指標[1],即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m)]來判定肥胖。2001年6月,中國肥胖工作組調查分析后認為:中國人的BMI>24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中心性肥胖指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
1.3 方法 治療組(子午流注辨證低頻治療儀治療):(1)基礎穴:關元、氣海、天樞、中脘、上脘、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等穴及本治療儀所提示的當日當時開穴,2個穴位1組貼電極片,特定時辰開穴,一般1~4個穴位;(2)辨證取穴:接通電流,此時儀器輸出頻率、波形、強度均為默認參數(shù),若患者自覺刺激量不適,調節(jié)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治療30min。每日1次,20次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隨癥加減。對照組(針灸治療):(1)基礎穴:體針取穴關元、氣海、天樞、中脘、上脘、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等穴;(2)辨證取穴:用華佗牌毫針,針長75mm,直刺40mm左右,剪取30mm艾柱插到針柄上點燃,針灸30min,每日1次,20次為1療程,治療2療程,隨癥加減。
1.4 療效標準 顯效:體重下降5kg以上;有效:體重下降2~5kg;無效:體重下降<2kg。
1.5 療程 每日1次,20次為1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休息2d,注意合理的飲食結構,做到定時定量進食,遵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不進食零食,不暴飲暴食,不吃夜宵,多吃水果和蔬菜,細嚼慢咽,適當運動。
表1 1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個療程后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開機1s后再點擊屏幕進入主菜單;本機所采用的是電阻觸摸屏,使用時需用觸摸筆“點擊”所需菜單;20路電極中,1路電極設置完成后選擇“保存”“生效”“回車”后,其余各路電極將顯示1路電極的設置內(nèi)容;因故需停止治療時,應先關閉各路電極,然后再摘取電極貼片;在治療時間因故需強行關閉某路電極時,重啟該路電極,此路電極不會自動歸零,將保持原有設置不變,正常情況下治療時間完成后,電極設置將自動歸零;患者在治療時,若有表皮刺痛感應關閉該路電極,仔細檢查電極片是否與皮膚完全接觸(若電極片與皮膚間有縫隙將會使患者產(chǎn)生皮膚刺痛感);皮膚有破損部位時禁止使用電極貼片;停止治療時先長按關機按鈕5s,待機器完全關閉后(出現(xiàn)黑屏),再切斷電源;電極貼片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方可確保電極片的粘黏性。
子午流注針法源于《皇帝內(nèi)經(jīng)》,它強調時間因素對人體經(jīng)絡穴位的影響,認為人體經(jīng)脈的氣血流注隨著時間的不同而有著盛衰開的變化,在臨床上通過辨證并按時取穴,可以提高穴位的主治功能,從而取得較好的療效[2]。但因其推算方法繁瑣,臨床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子午流注辨證低頻治療儀,將中醫(yī)辨證施治及針灸的子午流注開穴理論與低頻電脈沖刺激治療相結合,它通過電腦智能提示,臨床醫(yī)師和患者可方便地在儀器上查找到特定時間的開穴并可推算特定穴位開穴時間,同時將針灸相關穴位資料、疾病治療的辨證處方通過觸摸屏幕展示給使用者,使用者按照穴位處方的提示,輔助開穴信息,進而采用低頻電脈沖治療。本儀器治療以電極片為介導作用于穴位,不破皮,對人體無任何損傷,避免了交叉感染,也減少了治療時的痛苦,易于為患者所接受。儀器可根據(jù)臨床需要,采用模擬針刺手法,具備多種刺激波形,可以進行相當于針刺提、拉、捻、轉等補瀉手法,“留針”過程中,可對穴位進行間斷性或持續(xù)性刺激,加強治療作用。其刺激程度、治療時間可控,刺激頻率、強度調節(jié)方便,可根據(jù)病人不同,病情不同,進行針對性調整,解決了臨床刺激火候把握不好的問題。儀器具有智能觸摸顯示屏幕,一方面可以即時查詢穴位以及穴位在未來5d的開穴時刻,有標準圖示,取法主治一目了然,解決了子午流注取穴推算繁瑣的難題,使用非常方便。另一方面,也可查詢各種疾病的辯證類型、標準針灸治療處方、方義解釋、針灸處方的臨床加減功能、各穴位的功能及可治療的疾病,每個穴位均附取穴方法及穴位圖,相當于一個隨手可得的針灸電子詞典,臨床應用方便,便于推廣應用。
[1]前田和.肥胖的診斷標準指南[J].日本醫(yī)學介紹,2004,25(3):99-101.
[2]李志強.子午流注穴位按壓配合補腎活血中藥治療骨性關節(jié)炎[J].按摩與導引,2006,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