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 吳嘉維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特需病區(qū),江蘇 蘇 州215006)
經(jīng)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因其使用方便,留置時間長,保護外周靜脈的作用,被廣泛的應用于化療病人,但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是其常見并發(fā)癥,據(jù)報道高達12.5%~20.4%[1-2]。機械性靜脈炎不但給病人身心造成痛苦,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影響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和治療的依從性。而微波理療和水膠體敷料都具有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我科在臨床實踐中將其聯(lián)合應用于機械性靜脈炎的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我科室住院的PICC置管患者,納入標準:置管時無并發(fā)癥,一次成功;無血管病史;置管后置管部位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凝血功能正常;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凝血功能異常;因藥物外滲發(fā)生靜脈炎;置管部位皮膚病;置管局部有癌細胞擴散;不同意參加本研究者。共納入對象96例,其中女性63例,男性33例,平均年齡(50.16±13.12)歲;經(jīng)貴要靜脈穿刺84例,肘正中靜脈8例,頭靜脈4例。按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對靜脈炎的分級標準對患者進行分級[3],1級14例,2級33例,3級34例,4級15例。將兩組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2例,對照組4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使用化療藥物、靜脈炎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在患者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后,使用50%硫酸鎂浸濕的紗布濕熱敷,每日3次,每次60min。具體做法是:使用50%硫酸鎂紗布覆蓋局部皮膚,在紗布外面包裹一層保鮮袋,以減少蒸發(fā),保鮮袋外層再包裹一層溫水浸濕的毛巾,50℃左右,溫度降低后及時更換毛巾,即可達到濕熱敷的效果。
1.2.2 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微波理療聯(lián)合水膠體敷料維護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1)理療前按照常規(guī)PICC維護方法除去貼膜,注意動作輕柔,不要撕扯皮膚,尤其注意不要牽拉PICC導管。使用乙醇棉球環(huán)形消毒局部皮膚3遍,再用碘酒環(huán)形消毒3遍后,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擦拭局部皮膚,將皮膚上的碘酒清洗干凈,待其自然風干,觀察并記錄局部皮膚紅腫情況;(2)采用2 450MHz雙模微波綜合治療儀局部理療,操作前使用75%酒精消毒探頭2~3次,微波治療儀探頭距離PICC置管部位20~30cm,在發(fā)生靜脈炎的局部進行照射,微波理療儀照射功率選擇15~30W,每日照射3次,每次20min,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宜,在理療過程中護士要經(jīng)常詢問患者的感受,以防局部灼傷;(3)每次微波照射完畢,按照常規(guī)置管維護方法更換敷料及貼膜,但是將常規(guī)的3M透明膜改為水膠體敷料[4]透明膜(安普貼),根據(jù)患者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的范圍大小,裁剪適當大小的水膠體敷料透明貼覆蓋于穿刺部位,輕輕按壓,使其與皮膚粘貼妥當,操作過程中注意動作輕柔,盡量不要使患者感受到疼痛,嚴格手部衛(wèi)生和無菌操作,妥善固定導管,另外因水膠體敷料的粘附性不強,必要時需使用3M微孔透氣膠布加固,經(jīng)常觀察局部情況,如貼膜潮濕、污染則應及時更換;(4)建立療效觀察表,內(nèi)容包括:床號、姓名、置管時間、每次理療時間、理療前前紅腫范圍、靜脈炎分級、紅腫消退時間等。療效判定指標:參照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的評分標準將治療效果分為3類:(1)顯效:局部紅腫、疼痛、灼熱感消失,血管彈性恢復正常;(2)有效:局部紅腫減輕、疼痛、灼熱感降低,血管彈性恢復,但觸感并未完全正常;(3)無效:紅腫、疼痛、無明顯減輕或加重,血管彈性無明顯改變;(4)連續(xù)使用上述方法對發(fā)生靜脈炎的部位進行局部理療,如果超過3d效果不顯著或局部情況惡化,則考慮拔管。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非參數(sh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將患者局部紅腫消退時間輸入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因樣本為小樣本(n<60),且兩樣本總體方差不齊,故使用Satterthwaite法進行近似t檢驗。結(jié)果(表2)。實驗組患者的紅腫消退時間為(56.6±19.7)h,對照組為(79.4±22.3)h,經(jīng)檢驗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即實驗組患者的紅腫消退時間少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患者局部紅腫消退時間比較
微波具有溫熱、止痛、消腫、抗炎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白細胞活化,減少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和自由基的生成,從而抑制炎性反應,同時可以使中性粒細胞活性增強,通過級聯(lián)反應增加組胺和乙酰膽堿的含量,從而加強新陳代謝,排除毒素[5]。同時微波的熱效應可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減輕炎性反應,減少局部炎性因子,增加營養(yǎng)物質(zhì),加快創(chuàng)面修復,但是相對傳統(tǒng)治療方法,它的花費相對較高。水膠體敷料(安普貼薄膜)是目前最先進的醫(yī)用敷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一種親水能力很強的膠體:羧甲基纖維素鈉顆粒(CMC),它能夠保持創(chuàng)面濕潤、吸收滲出物,同時為創(chuàng)面提供一個濕性環(huán)境,具有消炎止痛、促進微循環(huán)的作用[6],最重要的是,在更換敷料時,因其很容易被撕除,減少對局部的撕扯,不會再次對機體造成機械性損傷,且因其透明,相對于50%硫酸鎂紗布濕熱敷,更容易觀察患者局部皮膚紅腫情況,且不影響患者正常的活動,但是其缺點也是成本相對較高。本研究使用微波理療聯(lián)合水膠體敷料治療PICC置管后患者并發(fā)機械性靜脈炎,取得顯著效果。經(jīng)研究證實,比傳統(tǒng)的50%硫酸鎂濕熱敷具有更好的療效,不但提高了治療效果,也縮短了患者疼痛消失的時間,比傳統(tǒng)治療方法方便、省時,同時我們在理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細心耐心的的護理,及時解釋和溝通,消除了患者對靜脈炎的恐懼,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增加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
[1]Miller KD,Deitrick CL.Experience with PICC at 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J].J Intraven Nurs,1997,20(3):141-147.
[2]Bertolini G,Luciani D,Biolo G.Immunonutrition in septic patients:aphilosophical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J].Clin Nutr,2007,26(1):25-29.
[3]Intravenous nursing.Standards of practice.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J].J Intraven Nurs,1998,21(1Suppl):S1-S91.
[4]張紅,陳靜,國仁秀,等.水膠體敷料用于PICC置管后透明膜過敏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2):1134-1135.
[5]黃碧萍,吳惠文,李鼎賢,等.微波照射聯(lián)合賽膚潤應用于肛周皮膚損傷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8):1705-1706.
[6]仇春勤.水膠體敷料治療化療性靜脈炎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2):1135-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