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瑋 陳婭蘭
(廣州軍區(qū)武漢療養(yǎng)院東湖療養(yǎng)區(qū),430072)
健康體檢中非均勻性脂肪肝的超聲特征及臨床價值
吳瑋 陳婭蘭
(廣州軍區(qū)武漢療養(yǎng)院東湖療養(yǎng)區(qū),430072)
非均勻性;脂肪肝;超聲
脂肪肝是大家熟知的疾病,近年來患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2003年海軍報告為14.8%[1],2005年民航報告為17.8%[2],2006年空軍報告為14.1%~30.1%[3]。該疾病一般以彌漫浸潤多見,也可表現為非均勻性局部浸潤。以往,由于超聲技術及應用的局限性,以致對非均勻性脂肪肝的檢出率很低,如今,隨著超聲技術的進步和超聲檢查應用的普及,對非均勻性脂肪肝超聲表現的多樣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由于非均勻性脂肪肝可表現為局灶性高或低回聲區(qū),容易誤診為肝臟腫瘤,所以,如何正確診斷是我們應積極探究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及社會團體對自身及員工身體健康狀況的關注也逐步增強。2008—2011年,我部對社會各大型企、事業(yè)單位,國家政府行政、執(zhí)法單位等,進行了約萬余人的健康體檢,其脂肪肝的檢出率約15%,其中非均勻性脂肪肝占2%~3%。
2.1 二維超聲 表現多樣,歸納起來可分為3種類型的改變。
圖1 彌漫非均勻性浸潤改變
2.1.1 彌漫非均勻性浸潤改變(圖1) 表現為背景肝呈脂肪肝聲像圖,但與典型的脂肪肝不同的是,肝內脂肪浸潤不均勻,高回聲區(qū)呈云團或棉花團樣,大小不一,形態(tài)多樣,多呈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長條形,一般邊界清晰,無包膜回聲,內部回聲尚均勻。
2.1.2 局灶浸潤改變(圖2) 表現為背景肝實質呈正常肝(即相對較低回聲)聲像圖,肝內可見單發(fā)或多發(fā)甚至是沿肝葉、段分布的局灶性致密的高回聲區(qū),形態(tài)圓形或不規(guī)則,無球體感及占位效應,病灶內部及周圍血管走行、分布正常,無受壓、推移等改變。
2.1.3 局灶浸潤缺失改變(圖3) 表現為背景肝呈典型的脂肪肝聲像圖,但肝內出現局灶性較低回聲區(qū)(即正常肝島),好發(fā)于肝左內葉及右前葉近膽囊區(qū)。
2.2 彩色多普勒超聲 病變區(qū)內部及周邊可見正常走行的門靜脈或肝靜脈分支(圖4),無明顯異常血流信號或短條狀門靜脈血流信號。
圖2 局灶浸潤改變
圖3 局灶浸潤缺失改變
圖4 病變區(qū)及周邊正常走行之血管
1)本病是由于脂肪分布不均所致的一種良性假性占位性病變,如能正確與肝臟常見的惡性占位性病變相鑒別,將能極大地減輕患者由于不確診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以及后續(xù)一系列進一步檢診所需的醫(yī)療費用。
2)二維超聲結合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對大部分非均勻性脂肪肝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減少不必要的活檢[4]。但部分非均勻性脂肪肝有時與肝臟腫瘤鑒別較為困難,因而可視具體情況,進一步選做超聲造影、CT、MRI等檢查。
3)聲像圖呈現彌漫非均勻性浸潤改變者,需與彌漫性肝病相鑒別,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其鑒別應考慮肝包膜、門靜脈、脾臟、脾靜脈、腹水等多個指標的聲像圖改變,并結合臨床病史,實驗室檢查如肝功、AFP等綜合判斷,則不難鑒別。
4)聲像圖呈局灶浸潤及局灶浸潤缺失改變者,主要需與肝癌相鑒別??傮w來說,本病無占位效應,病變無球體感,即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切面測量病變范圍時,徑線差別較大,病變靠近肝包膜時亦無向肝表面局部膨出的表現;病變區(qū)的血管走行正常,無移位或變形,內部及周邊未見明顯異常血流信號。而肝癌則與之相反。
總之,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即使是不太可能發(fā)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單純性脂肪肝,亦可通過促進代謝紊亂、增加糖尿病和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5],導致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社會發(fā)展[6]。
[1]姜懿華,陳立,范景霞,等.海軍飛行員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3,14(3):166-169.
[2]孟祥蘭.2001—2005年民航飛行員高脂血癥和脂肪肝的調查[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6,17(2):146-147.
[3]鄒國輝.空軍不同機種飛行人員脂肪肝患病率分析[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6,17(1):52-53.
[4]鄧又斌,謝明星,張青萍.中華影像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72.
[5]范建高,蔡曉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8,1(1):1-3.
[6]鄭真,潘雪飛,江立紅,等.軍事飛行人員非酒精性脂肪肝影響因素的分析[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9,20(3):187.
1005-619X(2012)05-0437-02
201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