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暉,楊飛飛
(長江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重慶408003)
胭脂蘿卜又名涪陵紅心蘿卜,系十字花科蘿卜屬蘿卜種下的一個地方品種,是重慶市涪陵區(qū)的一種特產。這種蘿卜除了原產地涪陵之外,外地種不出內外通紅的蘿卜,都會部分或全部反白,成為普通的白蘿卜。胭脂蘿卜既是加工傳統(tǒng)風味食品紅蘿卜干、泡菜的主要原料,也是提取食用天然色素蘿卜紅的理想原料。目前市售的胭脂蘿卜干,大都采用傳統(tǒng)工藝加工而成,即采用風脫水和鹽脫水的方法進行加工。鹽脫水法加工的胭脂蘿卜干含水量較高,鹽分含量也高,有的鹽脫水蘿卜干還添加了甜味劑和鮮味劑,且防腐劑超標[1-3]。風脫水法加工的胭脂蘿卜干采用自然晾干,在晾曬的過程中,不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受天氣條件的影響極大,極易出現(xiàn)水旋或火旋,及發(fā)霉等現(xiàn)象,給加工帶來巨大損失,生產成本高,生產周期長,機械化程度低。該研究以新鮮胭脂蘿卜為原料,將泡菜制作原理與咸菜制作方法有機結合,經添加泡菜原汁發(fā)酵和熱風干燥,使胭脂蘿卜干在短時間內產生了乳酸發(fā)酵的特殊風味。該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條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廉且風味獨特的胭脂蘿卜干生產工藝。
胭脂蘿卜 購于重慶涪陵馬鞍農貿市場;泡菜原汁、辣椒粉、花椒粉、生姜、大蒜、八角茴香粉(1∶1)、芝麻、白砂糖、食鹽 均為市售。
HH-4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 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JH723N分光光度計 上海箐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CS101-ZE-BH電熱鼓風干燥箱 重慶市永生實驗儀器廠;SC-279GA保鮮柜 海爾公司。
1.2.1 工藝流程
1.2.2 發(fā)酵實驗
1.2.2.1 發(fā)酵終點確定 固定胭脂蘿卜的添加量為50%,食鹽的添加量為8%,泡菜原汁的添加量20%,在常溫下進行發(fā)酵,每隔24h測定一次胭脂蘿卜菜體中的總酸含量,并對胭脂蘿卜干品質進行感官評價。通過此方法,確定發(fā)酵終點。
1.2.2.2 發(fā)酵液配比參數(shù)確定 以感官評價為主要指標,通過預實驗得到影響胭脂蘿卜干風味的主要因素有胭脂蘿卜、食鹽和泡菜原汁的添加量。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添加范圍。正交實驗確定最優(yōu)添加量,其水平及因素見表1。
表1 發(fā)酵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factors and levels of fermentation
1.2.3 干燥實驗
1.2.3.1 干燥溫度對胭脂蘿卜品質的影響 固定干燥時間為3h,干燥鼓風狀態(tài)為鼓風,設置烘干的溫度為 20、30、40、50、60、70、80、90℃,考察溫度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
1.2.3.2 干燥時間對干燥品質的影響 固定烘干溫度為60℃,干燥鼓風狀態(tài)為鼓風,設置干燥時間為1、2、3、4、5、6、7、8h,考察干燥時間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
1.2.3.3 干燥鼓風狀態(tài)對干燥品質的影響 固定烘干溫度為60℃,干燥時間為3h,實驗設置:鼓風、不鼓風,考察干燥鼓風狀態(tài)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
1.2.4 胭脂蘿卜干調味料配方實驗 以感官評價為主要指標,通過預實驗得到影響胭脂蘿卜干風味的主要因素有辣椒、生姜、大蒜、八角茴香粉、芝麻、花椒、白砂糖的添加量。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添加范圍。正交實驗確定最優(yōu)添加量,其水平及因素見表2。
表2 調味料配方因素水平表(%)Table 2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factor sand levels of ingredients(%)
表3 胭脂蘿卜干感官評定表Table 3 Sensory evaluations of dried rouge turnip
1.2.5 產品質量檢測
1.2.5.1 感官指標 進行感官評定時,總分100分,由同學組成15人的評分小組,采用不記名評分,取算數(shù)平均值。如表3。
1.2.5.2 理化指標 總酸含量的測定(以乳酸計):按GB/T 5009.54-2003 的規(guī)定操作[4-5];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按 GB/T 15401-1994 的規(guī)定操作[6];水分的測定:按 GB/T 5009.3-2003 的規(guī)定操作[7]。
1.2.5.3 微生物指標 細菌總數(shù)的測定:按GB/T 4789.2-2008 的規(guī)定操作[8];大腸桿菌群近似值:按GB/T 4789.3 的規(guī)定操作[9];致病菌檢驗:按 GB 4789.4-1994 的規(guī)定操作[10]。
2.1.1 發(fā)酵終點確定的結果與分析 發(fā)酵時間對胭脂蘿卜干發(fā)酵品質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發(fā)酵時間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Fig.1 Influence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the quality of dried rouge turnip
由圖1可知,總酸含量對感官品質影響較大,隨著時間的增加,總酸含量不斷上升,當總酸含量在1.0%左右趨于平穩(wěn)。總酸含量為0.36%左右時感官品質最好;含量在0.35%~0.50%范圍內感官評分大于90分,感官品質較好;總酸含量在1.0%左右時感官品質較低。這是因為,泡菜的乳酸發(fā)酵一般可分為微酸、酸化和過酸三個階段[20],微酸階段總酸含量少,發(fā)酵不足,感官品質較低;在酸化階段產品風味好,為最佳食用期;但到了發(fā)酵后期,由于酸度過高口感較差??偹岷吭?.35%~0.50%范圍內,感官品質較好,發(fā)酵4d總酸含量為0.36%,因此綜合考慮,以4d作為發(fā)酵終點。
2.1.2 發(fā)酵液配比參數(shù)確定的結果與分析 通過單因素實驗得到胭脂蘿卜、食鹽和泡菜原汁的較優(yōu)添加量分別為發(fā)酵液質量的50%、8%和20%。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探討胭脂蘿卜、食鹽、泡菜原汁的最優(yōu)添加量,以感官評分為測定指標,進行L9(33)正交實驗。結果見表4。
表4 發(fā)酵正交實驗結果Table 4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fermentation
由表4可知:極差越大表明該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越大,各因素的影響從大到小依次是:胭脂蘿卜的添加量>食鹽的添加量>泡菜原汁的添加量。從表上看,A因素以A2為最佳,B因素以B2為最佳,C因素以C2為最佳,綜合考慮,以A2B2C2為最佳組合,該組合在列表中,感官得分最高。即發(fā)酵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胭脂蘿卜的添加量為50%、食鹽的添加量為8%、泡菜原汁的添加量為20%。
2.2.1 干燥溫度對胭脂蘿卜品質的影響 干燥溫度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溫度太高或太低對干燥品質均有較大影響。干燥溫度為20℃時,胭脂蘿卜的干燥品質最低,干燥溫度為60℃時,干燥效果最好,超過60℃時,隨著溫度的上升,胭脂蘿卜的干燥品質不斷降低。60℃時的干燥效果最好,可能是因為,胭脂蘿卜經自然發(fā)酵后具有了特殊的發(fā)酵風味,許多風味物質如醇類、酯類都是熱敏性物質,溫度高容易揮發(fā),而失去原有的風味;溫度過低,干燥速度慢,消耗時間長。因此綜合考慮,較佳干燥溫度為60℃。
2.2.2 干燥時間對干燥品質的影響 干燥時間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
圖2 干燥溫度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Fig.2 Influence of drying temperature on the quality of dried rouge turnip
圖3 干燥時間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drying time on the quality of dried rouge turnip
由圖3可知,干燥時間為3h時干燥效果最佳。這是由于,在干燥溫度恒定的條件下,干燥時間不足,胭脂蘿卜干水分含量高不易儲存,沒有干香風味,隨著干燥時間的延長逐漸呈現(xiàn)出干香風味,時間過長胭脂蘿卜干口感變粗變硬,品質下降。因此綜合考慮,較佳干燥時間為3h。
2.2.3 鼓風狀態(tài)對干燥品質的影響 鼓風狀態(tài)對胭脂蘿卜干品質的影響,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鼓風狀態(tài)對胭脂蘿卜干品質影響Table 5 Influence of drum wind state on the quality of dried rouge turnip
由表5可知,胭脂蘿卜干在鼓風狀態(tài)下干燥品質較好。鼓風可使干燥箱內的空氣循環(huán)流通,能使胭脂蘿卜干燥的均勻,并能縮短時間。因此在鼓風狀態(tài)下干燥較佳。
干燥溫度60℃,時間3h,鼓風,此條件下腌制蘿卜的感官評分為93分。
通過單因素實驗得到辣椒、生姜、大蒜、八角茴香粉、芝麻、花椒、白砂糖的較優(yōu)添加量分別為干燥后胭脂蘿卜干質量的0.65%、0.03%、0.09%、0.03%、0.10%、0.05%、0.03%。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探討辣椒、生姜、大蒜、八角茴香粉、芝麻、花椒、白砂糖對胭脂蘿卜干風味的影響,以感官評分作為評價指標,進行L18(37)正交實驗。結果見表6。
由表6可知:極差越大表明該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越大,各因素的影響從大到小依次是:大蒜的添加量>生姜的添加量>白砂糖的添加量>辣椒的添加量>芝麻的添加量>花椒的添加量>八角茴香粉的添加量。從表中分析可知,A因素以A2為最佳,B因素以B2為最佳,C因素以C2為最佳,D因素以D2為最佳,E因素以E2為最佳,F(xiàn)因素以F2為最佳,G因素以G2為最佳,綜合考慮,以A2B2C2D2E2F2G2為最佳組合。該組合未在列表中,而列表中A2B2C2D3E3F1G1組合得分最高,因此需進行驗證實驗,結果見表7。
表6 調味料配方正交實驗結果(%)Table 6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ingredients(%)
表7 驗證實驗(%)Table 7 Validation test(%)
根據(jù)表7可知,A2B2C2D2E2F2G2組合感官得分高于A2B2C2D3E3F1G1組合,綜合分析,最佳配方為A2B2C2D2E2F2G2:辣椒的添加量為0.65%,生姜的添加量為0.03%,大蒜的添加量為0.09%,八角小茴香粉的添加量為0.03%,芝麻的添加量為0.10%,花椒的添加量為0.05%,白砂糖的添加量為0.03%。
對以上述各項最優(yōu)指標的組合進行胭脂蘿卜干質量檢測,結果如下:
2.4.1 感官指標 香氣:具有乳酸發(fā)酵的特殊香氣以及胭脂蘿卜和香料應有的香氣;滋味:口感脆嫩,味道可口;色澤及形態(tài):色澤正常呈玫瑰紅色、有光澤、大小均勻。
2.4.2 理化指標 水分:31%,符合國家標準;總酸(以乳酸計):0.40%,符合國家標準;亞硝酸鹽(以NaNO2計):9.86 mg/kg,符合國家標準。
2.4.3 微生物指標 細菌總數(shù):493cuf/g,符合國家標準;大腸桿菌群近似值:15個/100g,符合國家標準;致病菌:未檢出,符合國家標準。
以新鮮胭脂蘿卜為原料,結合泡菜和咸菜的加工方法,用辣椒、生姜、大蒜、八角茴香、花椒、芝麻、白砂糖進行調味,研究出了胭脂蘿卜干的最佳生產工藝參數(shù)及最佳調味料配方。
3.1 通過發(fā)酵實驗得出,以發(fā)酵天數(shù)為發(fā)酵終點的最佳天數(shù)為4d;最佳發(fā)酵工藝參數(shù)為胭脂蘿卜的添加量為50%、食鹽的添加量為8%、泡菜原汁的添加量為20%。
3.2 通過干燥實驗得出,胭脂蘿卜干的最佳干燥工藝參數(shù)為干燥溫度為60℃,干燥時間為3h,鼓風。
3.3 最佳調味料配方為:辣椒的添加量0.65%,生姜的添加量0.03%,大蒜的添加量0.09%,八角茴香粉的添加量0.03%,芝麻的添加量0.1%,花椒的添加量0.05%,白砂糖的添加量0.03%。
按研究的生產工藝加工胭脂蘿卜干,生產時間只需6d左右,而傳統(tǒng)的生產方法經過幾番曝曬鹽腌至少需要25d,縮短了生產周期。采用熱風干燥,減少了曝曬上架下架的勞動成本及受氣候影響的風險。產品呈玫瑰紅色,大小均勻,具有胭脂蘿卜干特有的香氣,口感脆嫩,味道可口,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1]司軍,李成瓊,任雪松,等.胭脂蘿卜紅色素提取及其形成機理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6):79-83.
[2]李學貴.蘿卜干的腌制原理及方法[J].江蘇調味副食品,2010(3):30-33.
[3]周文美.富硒蘿卜干加工工藝的研究[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2):29-30.
[4]GB/T 5009.54-2003,醬腌菜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S].
[5]GB/T 5009-2003,非發(fā)酵性面制品及面筋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S].
[6]GB/T 15401-1994,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的測定[S].
[7]GB/T 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測定[S].
[8]GB/T 4789.2-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S].
[9]GB/T 4789.3-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shù)[S].
[10]GB 4789.4-1994,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