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岳昌慶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qū)羅坊中學 胡 俊
初顯端倪的“幾何概型”中考題超綱嗎?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岳昌慶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qū)羅坊中學 胡 俊
近年的全國各地中考試題中,概率部分好題連連,請看2011年呼和浩特市卷第14題(3分).
例1 在半徑為2的圓中有一個內(nèi)接正方形,現(xiàn)隨機地往圓內(nèi)投一粒米,落在正方形內(nèi)的概率為__________.(注:π取3)
圖1
評注:嚴格地說,這是一道幾何概型問題,而課程標準中對概率考核的要求是“能計算簡單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內(nèi)容與日常生活、自然、社會和科學技術領域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概率的意義”[1][2].
這道中考題似乎是超綱了,但實際上不然.課程標準中又有“對有關術語不要求進行嚴格表述”[1],且課程標準中還有以下“案例”供編寫教材及教學時參考.
例2 如圖2,轉(zhuǎn)動轉(zhuǎn)盤,求轉(zhuǎn)盤停止轉(zhuǎn)動時指針指向陰影部分的概率.[1]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例1不算超綱了.隨機思想是統(tǒng)計與概率的靈魂,新課程提倡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在具體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義,通過實例進一步豐富對概率的認識,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在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體會這種思想是十分必要的.中考概率問題不只單純考查概率知識,還要考查其他數(shù)學知識,如方程、函數(shù)、幾何圖形等.
例3(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科第4題、文科第7題5分)如圖
圖2
3,矩形ABCD中,點E為邊AD的中點,若在矩形ABCD內(nèi)部隨機取一個點Q,則點Q取自△CBE內(nèi)部的概率等于( ).
圖3
評注:本題是一道簡單的幾何概型題目,既考查了平面幾何知識,又加深了學生對概率——隨機思想的理解.
無獨有偶,請看例3的背景知識在中考中也曾出現(xiàn)過:
例4 (2001年中考杭州市卷第6題3分)如圖4,在矩形ABCD中,點E是AD上任意一點,則有( ).
A.△ABE的周長+△CDE的周長=△BCE的周長
B.△ABE的面積+△CDE的面積=△BCE的面積
C.△ABE∽△DEC
D.△ABE∽△EBC
略解:如圖4,選B.
評注:本題的結(jié)論更具有一般性,例3只是其特殊情況之一.
可供教師命制相關題目、學生學習時參考的類似結(jié)論有:
(1)如圖5,△ABC的中線AD將該三角形的面積平分.
(2)如圖6,三角形的重心與三角形三頂點的連線,把該三角形分成三個等面積的小三角形.
(3)如圖7,過平行四邊形ABCD對角線交點O的直線EF,分別與AD、BC交于點E、F,則直線EF將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分.
圖4
圖5
圖6
圖7
(4)如圖8,過梯形ABCD中位線GH中點O的直線EF,分別與AD、BC交于點E、F,則直線EF將該梯形的面積平分.
(5)如圖9,過⊙O的圓心O的任意直線與該圓交于點E、F,則直線EF將該圓的面積平分.
(6)如圖10,設O為任意四邊形ABCD對角線AC的中點,則折線B-O-D將該四邊形的面積平分.
圖8
圖9
圖10
(7)如圖11,過任意四邊形ABCD對角線AC中點O的直線EF∥BD,分別與BC、CD交于點E、F,則直線BF將該四邊形的面積平分.(直線BF亦被稱為“好線”)
(8)菱形、矩形、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的特殊情況,(3)中的結(jié)論也成立.
(9)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是梯形的特殊情況,(4)中的結(jié)論也成立.
(10)顯然,對于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分別將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分.
圖11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7,4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