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山東省威海市草廟子醫(yī)院內科,山東威海264211
帶狀皰疹是一種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皮膚和神經受損害的疾病。為了解常規(guī)西藥配合中藥外敷對帶狀皰疹治療效果,本次采用隨機對照(RCT)研究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共收治了80例帶狀皰疹患者,本研究可為該類疾病的臨床和科研提供理論參考依據,現將其治療及其療效等報道如下。
選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治療的帶狀皰疹患者80例,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分為干預組和正常對照組,治療干預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7.31±12.76)歲;正常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 (56.29±12.58)歲。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種及病程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西索米星氯化鈉針(安徽雙鶴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H20030255)100 mL、阿昔洛韋針(湖北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65390)0.5 g,1次 /d,靜脈滴注;維生素 B1(山東方明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H37021057)100 mg、維生素B12(河南同源制藥有限公司,H41021868)500 μg,1次/d,肌內注射;聚肌胞針(天津市生物化學制藥廠,H12021241)2 mg,隔日1次,肌內注射;西米替丁片(山西亨瑞達制藥有限公司,H14022138)0.2 g,3次/d,口服。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仙人掌50 g加冰片5 g搗爛(皮疹未破者)外敷。
記錄止皰時間、水皰干涸時間、疼痛開始緩解時間、痊愈時間和不良反應。所有患者記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
1.4.1 臨床皮疹 痊愈:水皰或血皰全部結痂,僅留色素沉著;顯效:70%以上的水皰或血皰結痂;有效:30%~70%的水皰或血皰結痂,無新發(fā)皮損;無效:少量水皰或血皰結痂,有新皮損出現??傆行蕿槿?顯效+有效。
1.4.2 疼痛 治療前及治療后第1、3、7、14、21天用VAS評定疼痛強度變化(0分為無痛,10分為最劇烈疼痛)。分別在治療后第7、14和21天評價兩組患者的綜合療效,評價標準為VAS評分下降至0~2分為顯效,3~5分為有效,6分以上為無效。
根據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結合帶狀皰疹患者患者疼痛的特點,科學設計實驗方法、保證質量及對患者的保密性。
選取擬分析的因素,分別予以分級和數量化。將調查內容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統一錄入計算機,建立 SPSS數據庫,通過計算機邏輯校對和抽樣復核確保資料錄入的準確性。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態(tài)性檢驗、x2檢驗、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常規(guī)西藥配合外敷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療效: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兩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各項指標也均明顯好于對照組(P < 0.05)。見表 1,2。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x2=7.16,aP<0.05
表2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 s,d)
表2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 s,d)
注: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止皰時間 止痛時間 結痂時間 痊愈時間對照組 5.2±1.7 6.2±2.4 7.6±2.8 15.1±4.1治療組 2.8±0.8b 4.1±1.1b 5.2±1.3b 11.7±3.9b t 3.53 2.46 3.58 4.52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后根神經節(jié)或其他發(fā)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目前帶狀皰疹的治療原則主要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繼發(fā)感染等。帶狀皰疹的治療一定要嚴格規(guī)范,最好能采取以上各種綜合治療措施,其中頭面部急性帶狀皰疹,在臨床治療上應以盡早減輕疼痛感,防止皮膚損傷,加快皮損愈合和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癥為目標,減少神經末梢的刺激、傳入神經電刺激偶爾有效,營養(yǎng)神經口服或肌注B族維生素,如B1100 mg、B12250 μg或B1、甲鈷胺250~500 μg等。采用抗病毒:泛昔洛韋片 0.125 g;口服,8 h 1次;萬乃洛韋300 mg,口服,2次/d;無環(huán)鳥苷200 mg,口服,5次/d;聚肌胞 2 mg,肌注,隔日1次。干擾素300萬U,肌注,1次/d[9]。止痛藥的選擇較多,口服去痛片等鎮(zhèn)痛藥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d;嗎啡控釋片30 mg,必要時口服。脊柱旁神經節(jié)封閉治療等 。在心理治療方面也應加強,如改善老年人的孤獨感、改善對疾病的認識、認知行為性治療等[10]。
綜上所述,本資料采用隨機對照研究方法,探討筆者所在科室常規(guī)西藥治療及西藥配合外敷治療帶狀皰疹總共80例的臨床療效,通過對帶狀皰疹各種臨床療效指標的統計檢驗分析,發(fā)現治療干預組的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在總結臨床治療經驗的基礎上,綜合多項治療技術和理念,應用創(chuàng)新的治療手段,針對不同患者制定個性化臨床治療方案,縮短治療時間,以期徹底治愈不留任何后遺癥。這與國內外研究結果相一致,在今后的研究中筆者將更深入探討常規(guī)西藥治療及西藥配合外敷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療效,以期更好的治療帶狀皰疹。
[1]王瓊林,郭源.外陰帶狀皰疹12例治療體會[J].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05,10(5):47-49.
[2]徐衛(wèi)中.泛昔洛韋與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治療老年帶狀皰疹36例效果觀察 [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5,12(2):121-122.
[3]楊雪梅.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40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7(3):45-46.
[4]尹光文,何秋波.穿琥寧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5,38(4):241-242.
[5]李銀蘭,王玉梅.中藥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療效及腦電圖觀察[J].光明中醫(yī),2006,34(2):11-12.
[6]王天舒,杜健兒,朱全剛,等.中藥三七和利多卡因巴布貼劑用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治療[J].實用疼痛學雜志,2000,4(2):4-5.
[7]胡運平.口服阿昔洛韋結合中藥外敷治療老年帶狀皰疹22例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20):194.
[8]周程.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64例[J].皮膚病與性病,2004,26(1):25-26.[9]張學忠,秦應藝.泛昔洛韋與阿昔洛韋輔治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23):55-56.
[10]李欽峰.He-Ne激光治療青少年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療效觀察[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3(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