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祿華, 謝錦芳
(懷化學院外語系,湖南懷化418008)
范疇理論是認知語言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英語詞匯的認知研究有較強的解釋力。范疇 (category)是指事物的類型和范圍,是范疇化的產物和結果,是我們理解和認識世界的基礎。
所謂范疇化(cagorizatiteon),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歸為同一個類型的過程,例如,人有各種各樣的人,但是我們把不同的人種統(tǒng)稱為 “人”,這就是范疇化。范疇化使得我們通過分類理解世界上的事物和所發(fā)生的事件?!盁o論在方法論還是在內容上,語言學與范疇化密切相關。對于我們的思維、感知、行動和語言來說,沒有什么比范疇化更為重要的了?!盵1](P1)。
范疇理論認為,事物可以分為三個范疇:基本層次范疇(basic category),上位范疇(superordinate category)和下位范疇(subordinate category)。
基本層次范疇并非按從最普通到最特殊的這樣一種層級結構組織的,其組織方式使得在認知上最基本的范疇正好處在最普通到最特殊的概念的中間。概括(generalization)從基本層次向上進行,而細化 (specialization)則從基本層次向下進行。[2](P49)認知科學發(fā)現(xiàn)大腦是從中間層面開始認識事物的,因為在此層面上,人們的分類與客觀主義的自然分類最接近,人們處理自然事物最有效,最成功?;緦哟畏懂犑侨祟悓κ挛镞M行區(qū)分最基本的心理等級,是認知的重要基點和參照點。[3](P59)基本范疇具有如下特點:(1)經驗感覺上的完整性;(2)心理認識上的易辨性;(3)地位等級上的優(yōu)先性;(4)行為反應上的一致性;(5)語言交際上的常用性;(6)相關線索的有效性;(7)知識和思維的組織性。[4](P138)
在基本層次范疇的上面是上位范疇(superordinate categories)。上位范疇盡管與鄰近范疇成員有區(qū)別,但范疇內成員之間的相似性較低。上位范疇比基本層次范疇的區(qū)別特征要少。Lakoff(1987)概括了上位范疇的主要特點:(1)它們處于從屬地位,因為它們依賴基本層次范疇來獲得大部分特征;它們也可稱為寄生范疇(parasitic categorizaton)。 (2)不過,上位范疇也有一些跨范疇的特征。這些特征也適用各自的基本層次范疇,但是,如果要突出它們時,就要用到上位范疇。(3)與突出效應密切相關的是上位范疇的聚集功能。也就是說,上位范疇就某一特征而把下一層次的范疇集合起來,這一過程可以在不同層次上重復,構成范疇的層級結構。[5](P65)
在基本層次范疇下面的是下位范疇。與基本范疇相比,下位范疇盡管內部成員相似性高,但與鄰近范疇相比區(qū)別性較低,信息性較弱。只有當人們需要更加細致的區(qū)分時才進行下位范疇的切分,如當別人問你平時喜歡什么娛樂活動時,你可能首先回答的是看電影或聽音樂或打牌等,而不大可能回答看某種類型的電影或聽某種類型的音樂或玩某種類型的牌,而只有當別人問你喜歡看什么電影、聽什么音樂或玩什么牌時,你才有必要說出其具體的電影、音樂和牌類。
根據范疇理論,反映客觀事物的語言詞匯同樣也可分為三個范疇等級,它們是(1)具有單一完型特征的基本范疇詞匯如dog,flower,chair等;(2)具有高度概括性無單一完型特征的上位范疇詞匯如animal,plant,furniture等;(3)具有比基本范疇詞匯信息更加具體的下位范疇詞匯如hond,rose,armchair.這三個不同范疇等級的詞匯在語言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以下將分別進行探討。
由于基本范疇詞匯是最早產生且具有單一完型的詞匯,它們作為反映基本范疇事物的語言符號與自然最接近,最匹配,而首先被認識、掌握和記憶,因此,他們具有原型效應和特殊的認知地位。
如前所述,基本范疇詞是事物最早獲得的名稱,有較大的任意性;它們的生命力也極強,具有很強的構詞能力。雖然基本范疇詞的數量有限,而且大體上已經固定,但在它們的基礎上構成的非基本等級詞匯幾乎可以說是無限的。英語的三種主要構詞手段都離不開基本范疇詞匯,由它們所構成的詞匯占英語總詞匯的55%,其中派生17.5%,復合27%和轉換10%。[6](P65)
以基本范疇詞head為例,在它的基礎上加前綴和后綴可構成 headage,headed,header,headful,headily,headiness,heading,headless,headward和heady等派生詞;由head再加一個自由詞素可構成 headband,headboard,headboy,headdoctor, headdress, headggirl, headlamp, headline,headmaster,headmistress,headphone,headtax,headword等七十多個復合詞;head不加任何東西可構成形容詞如:the head name on the list,a head current,the head postoffice,the head football coach,the head cook,a head waiter。這些短語中的head都是形容詞。雖然head的詞形沒有變化,但詞性不同,由名詞轉換成了形容詞;Head還可由名詞轉換成動詞,在以下例句中,head是動詞。例如:
1)Football playersmay head the ball.(足球運動員可以用頭頂球。)
2)The river heads in the mountains.(這條河發(fā)源于群山中。)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由此可見,基本范疇詞具有很強的原型構詞效應。是突破詞匯量的有效途徑,是詞匯認知的基礎。
基本范疇詞大都是多義詞,根據原型理論,一個多義詞所形成的語義范疇中的各義項地位是不同等的,有原型義項(或中心義項)和邊緣義項之分。其原型義項是人們首先獲得的,也是語符最原始、最基本的義項,語義范疇就是圍繞這個原型義項通過家族相似性不斷向外擴展而逐步形成的。原型義項是邊緣義項的基礎,原型義項和邊緣義項之間的聯(lián)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據的,是一種家族相似性關系[3](P61)。如head是一個典型的多義詞,它作為名詞的35個義項構成了head的語義范疇,其原型意義或中心意義是指人的頭,其余是邊緣意義。中心意義和邊緣意義之間存在著家族相似性關系和替代關系。
Head的家族相似性關系體現(xiàn)為其中心意義“人頭”和其邊緣意義之間的形狀或外表相似如a match head,the head of an arrow,the head of a nail等;位置相似如the head of a sail,the head of a staircase,the head of the Nile等;重要性相似如at the head of the class,heads of the state,head of the family等。[7](P801-803)
Head的其他邊緣意義與中心意義是替代關系。其替代關系表現(xiàn)為部分代整體或具體代抽象。如a hot head,a chilli head,a film head等是部分代整體。而a wise head,a good head for business,keep a cool head in an emergency,lose one'head是具體代抽象。Head的邊緣意義一方面是通過家族相似性的隱喻機制向外擴展形成的;另一方面是通過具體代抽象和部分代整體的轉喻機制來實現(xiàn)的。
如上所述,基本范疇詞匯是英語詞匯的基礎和核心,因此是詞匯學習的重點和首選。然而,上、下位范疇詞匯也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它們也是英語中不可或缺的詞匯。由于上位范疇詞表示類概念,又叫上義詞;下位范疇詞表示種概念,又叫下義詞。上、下位范疇詞之間構成一種上下義關系即一般和具體的關系,了解并運用詞的這種上下義關系對詞匯和語篇學習有重要作用。
在詞匯習得方面,認知上、下位范疇詞之間的上下義關系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記憶詞匯,提高詞匯學習效率。首先,通過上義詞演繹下義詞可以增加詞匯,如用上義詞go可演繹其下義詞ride,run,walk,fly,sail;用上義詞walk可聯(lián)想其下義詞 trudge,saunter,totter,stride,stroll,hobble,limp,tiptoe,stagger,hopand amble.從而達到豐富詞匯之目的;同樣,用下義詞歸納上義詞有助于記憶詞匯。如通過下義詞solid,liquid,gas可歸納出matter(物體)這個上義詞;由下義詞stomach,heart,liver可歸納出organ這個上義詞。這樣可以提綱挈領地記憶詞匯。
在閱讀方面,了解上、下位范疇詞之間的上下義關系有助于猜測詞義,提高閱讀理解效率。閱讀時有些讀者往往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這樣既影響閱讀速度,又影響閱讀質量。其實,除了查詞典,還有一些更加有效的方法。如借助語境、分析單詞結構以及利用上下義關系等。其中,利用上下義關系猜詞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猜詞策略 (word attacking strategy.)這是因為上下義關系首先是詞義之間的關系。它對于把握詞匯的正確信息,更好地理解文章具有重要意義。如在句子 “some writing genres are included in this essay album,narration,description,argumentation,etc” 中, “narration,description,argumentation,exposition”為一般詞匯,意思是記敘文,描寫文,議論文和說明文,而“genres”是個較陌生的詞,前四個詞是作為writing genres的下義詞,是對 “genres”的進一步展開和闡述。因此在推斷“genres”的意思時,可以通過歸納 “narration,description,argumentation,exposition” 的上義,即取它們的共同義而大致推出該詞為“體裁”的意思。
句子的基本單位是詞或詞組,而段落的基本單位是句子。就段落而言,它由兩類句子所組成,一類是主題句(Topic Sentence)或概括句(General Sentence),一類是支支撐句(Supporting Sentence)或細節(jié)句。主題句是含有上位范疇詞的句子,是對細節(jié)句的概括,表示段落的一般概念或上義即中心思想,細節(jié)句是含有下位范疇詞的句子,是對主題句的展開和支撐,表示段落的具體概念或下義。段落體現(xiàn)出一種上下義關系。了解并運用句子和段落的這種上下義關系,可以提高閱讀理解效率。由于段落通常是圍繞段落的中心來展開的,而中心思想也大多是由主題句來表達的。因此,在閱讀段落時,抓住了表示一般概念的主題句就等于把握了段落大意。而且主題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往往是比較固定的。只要運用段落的上下義關系,正確區(qū)分主題句或上義句和細節(jié)句或下義句,就能提高閱讀效率。但有時段落沒有主題句,只有細節(jié)句,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細節(jié)句所表達的共同信息,也可以歸納出段落的中心思想。
語篇的基本單位是段落。語篇中的段落有兩種類型:一類是主題段,一類是支撐段或細節(jié)段。語篇中的這兩種段落分別對應于段落中的主題句和細節(jié)句。主題段和主題句、細節(jié)段和細節(jié)句它們雖然篇幅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主題段和細節(jié)段之間是一般和具體的關系即上下義關系。從語篇的體裁來看,常見的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這些體裁的結構通常是基于上下義關系理論的三段論模式。即第一部分(主題段)提出主題或論題;第二部分 (中間段或細節(jié)段)進行敘述、說明或論證;最后部分(結尾段)給出結果或得出結論。用我們熟悉的術語叫一般具體一般或總分總的模式。這種模式也正是上下義關系理論的體現(xiàn),其關鍵詞是由上、下位范疇詞來擔任的;從語篇的要素來詮釋,主題、中心思想和細節(jié)是語篇的三要素。其中的中心思想和細節(jié)也是一種上下義關系。[7](P293-299)
因此,熟悉上、下位范疇詞在語篇中的這種語義關系,對聽說讀寫語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學習語篇通過兩種途徑,即輸入與輸出。其中輸入指聽和讀,輸出指說和寫。聽說讀寫是手段,語篇是內容或對象,而對語篇的掌握才是目的。因此,把握語篇的上下義語義關系,可以促進語篇聽、說、讀、寫的齊頭并進,從而達到多、快、好、省地掌握語篇的目的。
綜上所述,英語詞匯有范疇等級之分,范疇理論觀照下的基本范疇詞匯是語言的核心詞匯,具有構詞及語義原型效應,對擴大詞匯量、理解和猜測詞義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范疇理論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有較強的解釋力;范疇理論視角下的上、下位范疇詞之間存在著一般和具體即上下義關系,它們既有演繹、歸納作用,又有語篇功能,在語言中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范疇理論為英語詞匯的認知學習和運用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1]Taylor,J.1989.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Categoriz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束定芳.認知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3]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王 寅.認知語言學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
[5]Lakoff,G.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張韻斐.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概論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7]陸谷遜.英漢大詞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78.
[8]王 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