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立濤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保定)
專利權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享有的專利權提供擔保,并在相應的機構進行登記,當債務人不能履行到期債務時,債權人有權就其價值優(yōu)先受償。在專利權質押的法律關系中,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專利權則為質物。由于作為質物的專利權不同于傳統(tǒng)的動產質物,因此作為權利質權的專利權質權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動產質權的特殊性質。
(一)專利權質權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第三條規(guī)定“以專利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中國專利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以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這說明專利權質權的成立生效不同于以交付為生效要件的傳統(tǒng)動產質權。專利權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具有無形性和財產性,以專利權設定質押作為債權的擔保是對傳統(tǒng)的以動產實物為客體設定質押擔保制度的一種創(chuàng)新和突破。專利權質押登記的生效條件對整個專利權質押的設定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專利權質押登記生效后才能起到債權擔保的作用。
(二)專利權價值具有不確定性。專利權雖然具有財產權的屬性,但是其與有形物的財產權不同,有形物的財產權價值是確定的,而專利權的價值是不確定的,這是由專利權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因為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型和法定授權性。例如,一項專利權在獲得專利之初,由于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和技術性,沒有可代替技術,它的價值就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發(fā)展,??茩嗟膬r值可能就逐漸減少。同時,專利權的價值還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一項專利如果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其轉化為產品的可能性大,價值也大;如果只是具有發(fā)展?jié)摿Γ瑹o轉化為產品的現實可能性,則價值就小。專利權作為一種非物質性的財產權利,由于受到時間、地域、市場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它的財產價值始終處于不斷變化之中。
(三)專利權質權具有用益性。因為專利權質押是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專利權設定質押后,質權人不是直接占有質物,而是通過登記來起到公示作用,這就決定了專利權質押具有類似于抵押權的性質。鑒于公示方法在劃分物權類型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專利權擔保更多具有抵押的特點。專利權設定質押后出質人仍可就專利權繼續(xù)使用,這也是由專利權的時效性特點所決定的,只有大規(guī)劃的和產業(yè)化的實施專利其內在價值才能得以實現,一旦擱置,就可能因為技術進步而使其大大貶值,這一特點使得專利權的內在價值與使用價值均得以充分發(fā)揮,物盡其用。
(四)專利權質權變現的復雜性。專利權質權作為債的擔保方式的一種,其擔保作用就是體現在當債權到期,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處分設定質押的專利權,以其所得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專利權具有可轉讓性,這是其作為權利質權的基礎,但是專利權的轉讓條件多,程序復雜,如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14條規(guī)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由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批準”。同時,由于專利權價值的不確定性和預期性,在專利權變現時首先應當對專利權進行評估,而我國目前無形財產的評估市場比較混亂,評估方法不一,使得評估價值差別大,不確定。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不健全、流動性差,使得變現的時間長、成本高。
專利權具有可轉讓性、財產性,專利權質押貸款作為一種新興的擔保方式其可行性已毋庸置疑,但專利權質押貸款在實踐中卻未達到一種全盛狀態(tài)。
(一)政府采取多種措施推動專利權質押貸款。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無形資產在整個社會資產的比重逐步增加,知識和技術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知識產權作為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水平的集中體現,是企業(yè)提高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但一些科技型中小企業(yè)在技術研發(fā)階段投入了大筆的資金,當技術成熟后,需要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生產時,企業(yè)的資金往往已經消耗殆盡。這些科技型企業(yè)往往只是擁有一項或幾項核心技術或服務等無形資產,缺乏土地、房產等實物不動產作為抵押,使得這些企業(yè)不能或者很難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yè)貸款融資難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在這種背景的推動下,一些地方政府積極采取措施推動專利權質押貸款,例如江蘇省實行政府與銀行密切合作,由政府推薦熟悉且優(yōu)質的企業(yè)給銀行,使得這些企業(yè)可以通過專利權質押從銀行獲取貸款。例如,重慶市、武漢市、溫州市、湖州市等地方政府都出臺了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辦法,企業(yè)用專利權質押貸款后,由政府對貸款后所支付的利息給予補貼。
(二)金融機構對專利權質押貸款進行有益嘗試。作為金融機構的銀行,從貸款的安全性考慮,往往愿意接受以土地、房屋等不動產作為抵押的擔保貸款,很多銀行將大量資金投入到房地產市場。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深入,銀行對房地產市場貸款緊縮。銀行也需要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新,也需要不斷地擴寬業(yè)務范圍,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在這一背景之下,很多銀行開始涉足專利權質押貸款業(yè)務。如,2006年底根據天津市知識產權局與農業(yè)銀行天津分行簽訂的《專利權質押擔保銀政合作框架協(xié)議》,天津市康庫得機電技術有限公司以自主研發(fā)的授權發(fā)明專利——超大型塑料注射成型機及工藝為質押,獲得了1,700萬元貸款,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一筆專利權質押貸款。
(三)地方知識產權局成為專利權質押貸款的試點單位。2009年是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密集涌現的一年,《浙江省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四川省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上海市《關于本市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實施意見》、《廈門市專利權質押貸款工作指導意見(試行)》、《無錫市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等均在這一年出臺實施。首批全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單位的試點工作也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啟動。北京市海淀區(qū)知識產權局、吉林省長春市知識產權局、江西省南昌市知識產權局、湖南省湘潭市知識產權局、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知識產權局等6家單位成為第一批試點單位。在地方知識產權局的協(xié)調組織下,各試點地區(qū)都相繼成立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領導小組,并陸續(xù)為中小企業(yè)舉辦銀企知識產權融資項目對接會或組織中介機構為有融資需求的企業(yè)提供專門指導和服務。
近年來,隨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深入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已被企業(yè)和金融機構逐漸接受,但中小企業(yè)所獲得的金融支持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極不相稱。
(一)專利權質押貸款沒有統(tǒng)一、系統(tǒng)的規(guī)定。我國的《擔保法》、《物權法》等法律中對專利權質押貸款僅有一些零星、分散的規(guī)定,尚無統(tǒng)一、系統(tǒng)的操作細則。同時,《擔保法》和《專利法》也沒有進行合理的銜接,目前國外的做法通常是在《專利法》中把專利權質押作為專利權利用的一種方式加以具體的規(guī)定,而我國的《專利法》中根本就沒有專利權質押的相關規(guī)定。我國也應該在專利法中對此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對可以設定質押的專利權范圍、質押生效條件、設定質押后出質人的處分權、質權人的保全權等做出統(tǒng)一的規(guī)定。
在現行的法律規(guī)定中沒有關于專利權質押的程序性規(guī)定,如企業(yè)申報、銀行進行形式審核和實地調查、知識產權評估、專家論證等均沒有詳細、具體的規(guī)定。加之專利權質押貸款手續(xù)復雜,辦理周期長,貸款前還須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對專利權進行質押的登記,也使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成本增加,不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yè)的融資。
(二)專利權價值評估具有復雜性。由于專利權本身具有無形性、時間性、地域性等特點,使得專利權價值具有不確定性,同時專利權價值還受到各種其他因素的影響。另外,我國尚未有相關無形資產評估的統(tǒng)一法規(guī)、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法、無形資產評估機制的準入和退出規(guī)則、無形資產評估業(yè)務經營活動規(guī)范、業(yè)務違法責任等,使得不同的評估機構運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對統(tǒng)一專利權作出的價值評估可能差別也會很大。很多銀行對專利權質押貸款呈觀望態(tài)度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即使是專業(yè)的評估機構作出的價值評估,市場是否認可這一價值,銀行也難以把握。
(三)專利權質權變現具有困難性。目前,我國的專利權流轉市場不完善,專利權有價無市,難以變現。根據現有的法律規(guī)定,當債權不能得到清償,實現質權的方式有:折價、拍賣、變賣質物,所得價款優(yōu)先受償。但是,專利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不同于傳統(tǒng)的有形動產,折價、拍賣、變賣均不能使專利權的價值得以充分地體現。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才能使專利權可以自由流轉,充分體現其市場價值。
同時,專利權的轉讓條件多,程序復雜,如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14條規(guī)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由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批準”。這也對專利權的及時變現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使得變現的時間長、成本高。
(四)專利權質權受到侵害難于維護。傳統(tǒng)的動產質權是以將質物轉移給質權人占有為標志,質物在債權人占領、控制之下對于債權人來說是相對安全的,但是專利權質權作為一種權利質權是以登記為設立標志,質權人不對專利權直接占有,出質人仍然可以對專利權進行轉讓、實施、許可實施而獲得收益,專利權質權的安全性債權人無法保證,有受侵害之可能,這種侵害既可能來自于出質人,也可能來自第三人。專利權需要交納年費,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專利權人不交納年費將導致專利權失效,使得質權人的權利無法得以實現。第三人可能因專利侵權與出質人形成專利侵權糾紛,在出質人怠于行使權力時,雖然質權人可以行使代為權,但是賠償的實現仍然需要出質人的全力配合,一項專利權在被授予之后,任何人認為授權不當均可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專利權無效的請求。一旦專利權被宣告無效,質權人的質權也就不復存在,專利權質權受到侵害后難于維護。
目前,我國的專利權質押貸款正在經歷由試點到普及的過渡程序中,專利權質押貸款作為一種新型的貸款擔保方式正逐步得到社會各方的普遍認可,但是其應有的功能還未得以充分發(fā)揮。專利權質押貸款涉及政府、銀行、中小企業(yè)、擔保公司等多方主體,只有這些主體共同努力,才能使專利權質押貸款制度日臻完善。
[1]王利明.擔保物權制度的發(fā)展與我國物權法草案.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2]李文江.構建專利權質押貸款的風險防范體系.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7.
[3]解悅.江蘇省首例發(fā)明專利質押貸款在寧誕生.南京日報,20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