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果 沈紅英 王 燕
骨科手術病人多需長期臥床,容易發(fā)生肺部感染和出現(xiàn)便秘等[1]。我科將縮唇式呼吸與傳統(tǒng)的腹式呼吸方式融合在一起,建立了縮唇腹式呼吸模式,運用于骨科手術病人,對預防病人肺部感染、便秘效果滿意?,F(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骨科手術病人202例,男132例,女70例。年齡12~73歲,平均年齡(36.8±2.6)歲。胸椎手術31例,腰椎手術23例,股骨頭壞死9例,股骨頸骨折27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7例,脛骨骨折36例,腓骨骨折30例,股骨骨折29例。將202例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102例、對照組100例。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診斷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訓練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術前實施縮唇腹式呼吸訓練且術后每天堅持,具體方法如下:病人取坐位或者仰臥位,全身盡量放松,雙手置于兩肋下,吸氣時,緊閉口唇,腹部膨隆;呼氣時,腹部縮小內(nèi)收,口唇緊縮,縮唇程度以不感到費力為度,使氣流慢慢從口中呼出,增加呼吸時氣道阻力,防止小氣道過早閉塞,減小肺內(nèi)殘氣量,吸氣與呼氣之比為1∶2或1∶3。要盡量做到深吸慢呼,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盡量達到“極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為度[2]。每天做2次,早晨和睡前(或上午10點和下午4點)各做1次,每次20~30 min。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病人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骨科手術特別是大手術后,病人往往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容易導致肺部感染和便秘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既影響病人術后恢復,給病人帶來痛苦,同時也增加了醫(yī)療費用,給家屬帶來負擔。我院骨科護士針對骨折病人由于軀體移動困難、自理缺陷等護理問題導致的肺部感染和便秘等并發(fā)癥,創(chuàng)建一套縮唇腹式呼吸模式,提高了病人生命質量,取得了明顯的效果??s唇腹式呼吸是將縮唇呼吸與腹式呼吸融合在一起,縮唇呼吸訓練可以增加氣道外口段阻力,使等壓點移向大氣道,提高氣道內(nèi)壓,防止小氣道過早閉合,利于肺內(nèi)殘氣量的排出,有助于下一次吸氣時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在增加肺泡通氣量的同時,排出更多的CO2,減少肺泡殘氣量,從而改善氣體交換功能[4]。腹式呼吸是讓橫膈膜上下移動,由于吸氣時橫膈膜會下降,把臟器擠到下方,因此肚子會膨脹,為此,吐氣時橫膈膜將會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進行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吐出較多易停滯在肺底部的CO2,并可增加肺活量,促進肺膨脹和改善肺通氣,使肺功能處于最佳狀態(tài),有效預防各種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腹式呼吸時,主要是膈肌和前腹壁肌的運動,一般平靜呼吸時,膈肌上下移動1~2 cm,腹式呼吸運動時,膈肌上下移動可達5~10 cm,膈肌和腹肌的起落運動增強,對內(nèi)臟起按摩作用,從而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有效預防便秘的發(fā)生[5]。
[1]林 梅,鐘佩珍,關露娟.中醫(yī)辨證施治在骨折臥床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5):121.
[2]胡艷飛,胡蘭芬.腹式呼吸訓練在頸髓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5,4(5):217 -218.
[3]李湘榮.骨科病人合并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當代護士,2008,11:69.
[4]鐘秀鳳,曹秀芬,葉錦素.骨科臥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療,2011,32:126.
[5]劉 敏.腹式呼吸在骨科病人緩解便秘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6,24(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