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瑜,李永強,朱順利,梁衛(wèi)民,張玉龍
尿道肉阜多見于絕經后中老年女性,不少患者可以完全沒有癥狀。有些則表現為局部燒灼樣的疼痛,常因排尿、行走、性交或衣物磨擦面加劇;部分患者則因局部損傷或感染可有少量出血。少數患者疼痛較劇烈,以致因懼怕排尿而引起尿潴留。我院2006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50例尿道肉阜患者,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尿道肉阜50例女性患者,年齡35~83歲,平均年齡58歲。病史1月~2年。排尿痛及排尿后會陰、下腹牽扯痛45例,尿道口出血40例,排尿梗阻感38例,尿頻、尿不盡感、下腹脹痛40例。
1.2 診斷方法 本病最主要的特征是尿道疼痛出血[1],以排尿時及排尿后為著,牽扯到會陰及下腹,同時伴有尿頻,尿不盡感,尿道口出血,排尿梗阻感等。泌尿系統(tǒng)體格檢查可見尿道外口新生物,多呈球形,體積2~5 mm之間,位置以截石位6點處為多,呈粉紅或鮮紅色,組織較松脆,觸之易出血。輔助檢查:尿常規(guī)檢查排除泌尿系感染,泌尿系B超、膀胱尿道鏡檢查排除膀胱病變。
1.3 治療方法 本組50例,其中5例腫瘤較小者外涂己烯雌芬軟膏;45例手術,其中30例電刀切除,15例行手術刀切除。麻醉后先于4點、8點各均以5/0腸線縫一牽引線,防粘膜回縮。切除肉阜并電灼其基底部,以5/0腸線縫合切口,并留置F16-18氣囊尿管5~7 d。拔尿管后以1‰高錳酸鉀溶液坐浴,3次/d,共1周,留置導尿管期間口服抗生素。
1.4 治療結果 本組4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術后12個月隨訪35例,其中30例尿道外口邊緣整齊光滑,術前癥狀消失,3例手術區(qū)欠光滑,但未見明確新生物,術前癥狀明顯改善。2例半年后尿道外口再次出現肉芽狀腫物,給予外涂己烯雌芬軟膏治愈。5例未手術外涂己烯雌芬軟膏治愈。本組45例術后行病理檢查,術后病理診斷;慢性炎性肉芽腫20例,乳頭狀瘤8例,血管瘤型4例,纖維瘤型5例,混合型8例。
尿道肉阜多發(fā)于絕經后,一般認為與雌激素水平降低有關,有報道指出雌激素不足導致尿道黏膜脫垂可能是演化為尿道肉阜的第一步。局部炎癥刺激亦可導致尿道黏膜外翻,尿道口周圍上皮增生、炎性細胞侵潤及小靜脈曲張等從而形成肉贅樣病變。尿道肉阜在絕經前及青春期女性很少見,但也曾有2歲幼女即發(fā)尿道肉阜的報道[2]。
尿道肉阜多位于尿道6點位(截石位),多呈紅色,大小約0.5~1 cm,質軟,一般觸之疼痛,部分易出血,尿道有燒灼感,往往排尿時癥狀明顯,性交、行走衣褲摩檫時疼痛加重?;颊哂袝r出現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應行B超、靜脈尿路造影、膀胱鏡檢查等排除泌尿系統(tǒng)其他器官疾病。
尿道肉阜臨床癥狀與泌尿系統(tǒng)其他疾病有相似之處,注意鑒別以免誤診。(1)有尿急、尿頻等膀胱刺激癥狀時,與單純的泌尿系感染相鑒別:有血尿時,要進行體格檢查明確病因。(2)尿道口紅色腫物注意與尿道黏膜脫垂相鑒別:尿道黏膜脫垂可見尿道口紅色腫物呈環(huán)狀向外突出[3],一般無明顯疼痛,觸之不易出血,中間有口,可插入導尿管;尿道肉阜亦可突出尿道口外,但有蒂位于尿道口內,觸之疼痛,部分易出血。(3)與尖銳濕疣、假性濕疣鑒別:尖銳濕疣常發(fā)于陰道口、大小陰唇、陰蒂、尿道口、會陰部。疣體表面凹凸不平、粗糙,呈白色、紅色或淺灰色[4],經體格檢查一般可以鑒別。與尿道癌鑒別,尿道口或陰道前壁可觸及腫塊,病理診斷可確診。(4)若尿線變細、排尿不暢應與尿道狹窄、膀胱頸部梗阻鑒別:女性膀胱頸部梗阻主要癥狀是:早期為排尿遲緩、尿流緩慢、尿線變細,逐漸發(fā)展為排尿費力,呈滴瀝癥狀[5]。亦易于鑒別。
尿道肉阜易被延誤診斷,原因是泌尿外科醫(yī)師女性較少,又由于人文心里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不愿接受體格檢查。這要求醫(yī)師做好溝通工作,做好必要的體格檢查,以免誤診。
尿道肉阜治療早期可外涂雌激素軟膏替代治療[6],肉阜體積較大時可以用電灼、冷凍、切除或激光等治療方法。電刀切除能減少出血,并把基底部徹底切除,以防復發(fā)。切口以5/0腸線縫合,一般留F16-18氣囊尿管5~7 d;注意預防尿道口狹窄,并要注意尿道口的護理。
預防尿道肉阜要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潔,注意衛(wèi)生,盡量減少尿道口的刺激,預防尿道感染很重要。
[1] 吳階平,主編.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792.
[2] 潘 鑫,主編.醫(yī)院泌尿科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手冊(中)[M].合肥:安徽印象出版社.2004:881.
[3] Akani CI,Pepple DK,Ugboma HA.Urethral prolapse: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ospitalized cases in Port Harcourt[J].Niger JMed,2005,14(4):396-399.
[4] 陳永鋒,張木有,主編.性病診斷治療[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9:214.
[5] 周榮祥,主編.膀胱外科[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214.
[6] Dona H RMD.General urology[M].9th edition los A Los 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197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