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卿
(廈門市海滄區(qū)職業(yè)中專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6)
如何引導中職生自主學習英語
楊麗卿
(廈門市海滄區(qū)職業(yè)中專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6)
讓學生學會學習必須體現和落實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上,并最終使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本文結合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分析了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同時探討了如何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自主學習,為終身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學習習慣;興趣;引導;自主學習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在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學習方法指導,開拓學生的智力源泉,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自行形成學習能力。我們如今所倡導的“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職業(yè)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目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目前多數中職生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成績不佳,缺乏學習內驅力,往往過分地依賴教師,不懂運用有關的學習策略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著力體現以“教法”為主導,“學法”為主體的關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
那么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而教師思想的重視、方法的指導則起著重要作用。
首先,教師良好的授課習慣,能為學生起表率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良好的習慣,如:儀表、情緒、語言、板書和解題習慣等。青少年的模仿力很強,教師應做出榜樣,讓學生模仿,在不斷模仿訓練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次,加強思想教育,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堅強的意志、嚴格的要求和努力的實踐,例如:時間觀念要強,早讀質量要有保證,作業(yè)完成要及時,自習課要有秩序、有效率等。教師應在循循善誘、曉之以理的基礎上,啟動學生堅強的意志去努力實踐、自覺培養(yǎng)。集體對個人起著關鍵的外因作用。加強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有助于個人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勤奮、嚴謹和注重探索知識的學風,將激發(fā)學生積極上進;團結互助的人際關系,也可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第三,在常規(guī)教學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記單詞、詞匯的習慣。音、形、義結合是有效記憶詞匯的根本。學生在反復誦讀之后試著拼出來,也可在草稿本上反復寫幾遍。對照中英文記了幾次后,努力做到中英文互譯。幾輪記憶后,把難記的單詞做記號,重點突破。這樣有針對地自測記單詞、詞匯,往往事半功倍。(2)培養(yǎng)學生大聲朗讀的習慣。朗讀能使眼、口、耳、腦協同行動,通過多種渠道反復刺激,使知識點快速輸入大腦??山ㄗh學生養(yǎng)成晨讀的習慣,此時大聲朗讀英語不僅記憶深刻,而且能增強語感。通過朗讀訓練英語語感,記住英語的習慣用法、固定搭配等,解題時自然能迎刃而解,而不必依賴枯燥的語法。(3)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讓學生主動通過廣泛閱讀,開闊視野。英語閱讀分精讀和泛讀。精讀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細讀短文,抓住時、地、人、事,結合上下文的構詞法推測詞句的意義,推理文章隱含的意思。泛讀時,講究效率和速度,學生自覺提速,放寬視野,運用聯想、猜義等方法獲取信息,就能廣泛開發(f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漸習慣了通過閱讀來學習課外知識,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熱愛和弘揚祖國文化。
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探索知識就變成一種需要、一種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首先,課堂要能吸引學生,教師就要精心備課,優(yōu)化教學。(1)利用直觀教具,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直觀教具可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和應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學生興趣十足,輕松掌握了書上的知識點、要點。如學習“聚會上招待客人”時,教師事先準備一些飲食道具,讓學生表演對話,自然就用到:Welcome to my party.Would you like …to drink? What would you like? Please help yourself.等重要句型,同時也學習了有關水果、飲料、食物等詞匯,學生主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因此,創(chuàng)設模擬交際環(huán)境,能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提高學習熱情。(2)利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將多媒體、視頻、錄音等用于教學,所提供的音像生動形象、聲音優(yōu)美、文字清晰,將講授的知識直觀展現,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如播放“色拉英語”、“走遍美國”、“海倫英語口語”等視頻,學生主動在視聽中模仿日常交際語,學生參與的熱情高。
其次,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要注意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隨意批評、羞辱或體罰學生;還應多激勵、贊賞學生,抓住合適的機會給學生以誠摯的鼓勵。課堂上教師還應以“分類關心、個別引導、全員幫助”的態(tài)度來積極營造和諧互助的教學氛圍。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降低要求,并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學法上的指導。實踐證明:教師的理解、信任、尊重是學生奮發(fā)學習的動力。
總之,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自主探索知識,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1.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教師猶如導航儀一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語言規(guī)律。教師對學生自學方法的指導,直接關系著學生自主學習效率的高低。
(1)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收集相關學習資料。這是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獲得知識的前提,也是提高聽課效率的保證。預習方法的指導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①引導學生快速了解本單元基本內容、談論話題、語法項目;②要求學生預習時要找出重點、難點、疑點,并在相應段落作記號,或者在筆記本上做記錄,這樣能找出自己的薄弱點,使聽課更有目的性、針對性;③要求學生利用參考書、網絡資源等查閱資料,嘗試解決學習材料中的疑點和難點,找到自主突破口,為課堂參與做好準備。如學習“Thanksgiving Day”、“Mid-Autumn Festival”學生主動查閱材料,從時間、飲食習俗、節(jié)日活動等方面比較兩者的異同。養(yǎng)成收集和查閱的習慣,日積月累,學生的視野開闊了。④檢查預習效果,每節(jié)課用5-8分鐘讓學生闡述預習中的問題,教師可提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回答,還可列出重點詞匯和句型讓學生進行比較,使學生看到預習效果、增強自信,從而養(yǎng)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2)指導學生聽課。聽課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聽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
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領會授課意圖、教學步驟,如導入、對話教學、練習鞏固的方法等,讓學生適應各種教學活動形式。
其次,指導學生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表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應該在聽課中逐一解決。因此教師備課時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根據學生水平,預測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課堂上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參與聽、說、讀、寫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如指導學生進行“pair work”、“group work”練習,從中學習知識點、提高口語交際,并增進相互了解。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使學生自學英語的興趣得以保持。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就會精力集中、主動探究,由此邁出自主學習的重要一步。
最后,指導學生做筆記。課堂筆記要精煉、快速。學生聽課時應把教師歸納的重點詞組、固定搭配記下來,還應記下課堂上沒聽懂的問題,以便課后查閱。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好筆記可以讓學習內容脈絡分明,有利于課后復習,從而提高聽課質量。
(3)指導學生復習。復習是克服遺忘的最有效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復習,鞏固課堂所學:一是朗讀或背誦所學對話或課文,根據交際項目自編對話練習;二是整理學習筆記并做適當的補充練習??勺寣W生把當天學到的重點知識、典型習題整理在日積月累本上,鞏固知識點;還可通過造句、寫小短文,盡量把學過的詞組、短語、句子運用在短文中。每天明確布置聽、說、讀、寫任務給學生,讓學生課后自學更有目的性。
2.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訓練自主學習能力。
備課時要有“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教師應充分分析學生的需要,在設定教學任務和目標時,應認真考量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范圍;設計的學習任務應接近或略高于學生語言水平,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從而樂于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授課時要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1)鼓勵學生多開口:一是讓學生多問,“好問、善問”是自主學習的體現,學生發(fā)現問題,學會用why、how提問,然后教師給予適當啟發(fā),并鼓勵其集體討論、找到解答;二是讓學生多讀,在讀中發(fā)現問題、學到知識,在讀中增強語感。知識的輸入需要教師的精講,而知識的輸出則體現在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認識、進行情感交流等,因此教師要更多地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2)鼓勵學生多練習。課堂上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練習中動腦、動口、動手,自覺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如介紹愛好時,指導學生結合sports、food、subjects、season等相關詞匯組織語言練習,并書寫成文,落實寫的訓練,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此外,教師授課要面向全體學生,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經常會提出一些比較新的見解和主張,這時教師應適時引導,同時為其余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在設計問題、分配任務時,教師要分層次對待,讓學生人人能參與語言活動,課堂上展示自我、樹立信心。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的熱情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總之,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要讓學生盡可能少地依賴教師。學生能通過自身努力達到的,教師應積極鼓勵其獨立完成。
中職生自我意識及表現欲強,科學評價學生已成為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應從多角度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如多表揚、少批評,尤其要欣賞他們的點滴成功。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不輕易地批評學生的錯誤,而是要鼓勵、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用平等的態(tài)度幫助他們糾正錯誤,促使他們更好地主動探索。其次,要讓學生也參與評價,使學生在評價與被評價中獲得自信。同時,教師要把評價方式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形成一個較完善的評價體系。通過課堂表現、作業(yè)完成情況、月考成績等綜合考量學生的月評分數。有的學生基礎差,缺乏學習信心,教師應看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tài)度,用加分來記錄他們的課堂參與情況,并在月評成績中體現。實踐證明:月評加分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既尊重了每位學生,又合理地評價了學生,既減輕了后進生的心理壓力,又激勵了優(yōu)等生再接再厲,最終在和諧競爭的氛圍中形成和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中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從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探索,并在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習慣、激發(fā)興趣、指導自主學習策略、科學評價學生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達到愿學、樂學、善學,在用中學并能學以致用。通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全體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為終身學習、為今后順利融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 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G71
A
1008-7427(2012)08-0050-02
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