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妮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10)
探討網絡環(huán)境下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
王 妮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10)
本文闡述了網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的內涵,分析高職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自主學習的現狀,并對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模式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旨在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
高職學生;網絡環(huán)境;自主學習
大學英語是高職院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由于英語基礎差,高職學生普遍覺得這門課程難度較大。而且,目前很多教師還是遵循課堂以講授為主,課外放任學生自由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對教師存在極大的依賴性,自主學習能力極其薄弱,這不但阻礙了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也造成了英語教學水平停滯不前。為了改變現狀,有必要探討一種提高高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教師教學水平的學習模式。
自主學習概念最早由Henry Holec提出,他認為“自主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能力”。[1]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的和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2]從建構主義角度來看,學習的過程從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變?yōu)閷W生自己建構有意義知識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對知識進行主動建構,各個學習主體還在一定情境下協作、討論、交流、互相幫助,同時教師提供指導和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完成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學習資源,如書籍、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CAI、互聯網的信息等,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網絡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各式各樣的學習工具,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能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建構??梢哉f網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符合構建主義學習理念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huán)境。[3]
這種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使課堂教學從“教師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管理,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主體能動性,同時也體現了他們的個性。但是,教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教師雖然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和知識灌輸者,但是卻成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此外,由于高職學生的基礎較差,而且他們長久以來習慣了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依賴性更強。要使他們建立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
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yǎng)“具有足夠的基礎知識,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實用人才”,要求高職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以促進自身的發(fā)展,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筆者對所在院校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發(fā)現本院高職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存在很多問題。
(1)本院由于起步晚,底子弱,在網絡資源和網絡課程建設方面加強,學生對網絡課程不甚了解。
(2)學生對使用網絡工具的認識還是很有限,很多學生對網絡的了解僅限于用QQ上網聊天,玩網絡游戲,瀏覽網頁,下載音樂電影等,對于如何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還是一知半解。
(3)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薄弱,自我監(jiān)控能力差。由于生源類別和文化層次的關系,他們總是被動地學習,對教師過分依賴,依靠教師掌握學習進程和安排學習內容,不能根據自身情況,運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確定學習內容,以完成既定的目標并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
如何構建適合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筆者認為,應該根據高職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結合課堂教學建構一種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培養(yǎng)高職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筆者承擔的大學英語課程,針對所有非英語專業(yè)的高職大一學生,采用高職高專教材《高級職業(yè)英語教程》。下面以該教材讀寫課程第一冊第三單元Planning Your Career為例,談談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高職學生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
3.1 設計任務
“任務驅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蘊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利用網絡資源,上網查詢、交流、協作,最終完成任務,旨在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通過網絡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網上學習策略,產生和增強從網上發(fā)現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網絡學習習慣。[4]
教師應該先對教學單元的目標進行分析,設計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的教學任務。需要注意的是,設計教學任務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知識和經驗基礎,設計難度適中的,通過學生的努力能夠完成的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以Planning Your Career這一教學單元為例,該單元要求學生學會運用英語這門語言,了解什么是職業(yè)規(guī)劃,學習職業(yè)規(guī)劃的步驟并制定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針對所授班級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職業(yè)知識缺乏的情況,筆者給學生布置了通過自主學習需完成的任務。1.了解各種職業(yè)的英語表達;2.確定自己的理想職業(yè);3.分組制定一份英文職業(yè)規(guī)劃。通過任務的真實呈現,學生對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的理解更加清晰。
3.2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查找信息
網絡蘊含著無窮無盡的信息,為學生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電子化學習資源,但由于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文化層次不高,實施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還需要教師的適當引導,否則容易迷失方向,無法完成學習目標。在完成第一項任務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工具、圖書館資料、網絡課程平臺等,收集到各種職業(yè)的英文表達方式,確定自己的理想職業(yè),教師應該指導他們如何有效地查找資料。比如在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時,可以輸入 “職業(yè)的英語表達”進行快速的查找。通過這一階段的信息搜集,學生了解各種職業(yè)的英語相關表達,獲取了一些職業(yè)方面的英語資料,為下一階段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鍛煉了學生的主動獲取信息、篩選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3.3 創(chuàng)建網絡交互學習環(huán)境
教師可以利用博客、BBS、Q群等網絡平臺交流工具,創(chuàng)建交互的學習環(huán)境,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信息反饋。學生把搜索得出的各種職業(yè)的英語表達方式以及自己的理想職業(yè)發(fā)布在班級BBS上,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了解各自的理想職業(yè),教師應及時回答疑問并糾正錯誤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成果加以鼓勵。關鍵是讓學生進行開放的自主學習,樹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4 開展小組合作的網絡自主學習
通過上一階段的學習,每一個學生對各種職業(yè)的類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確定了自己的理想職業(y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想職業(yè)布置分組合作的學習任務,如把理想職業(yè)為網絡工程師的學生分為一組,任務是制定一份網絡工程師的英語職業(yè)規(guī)劃。各組可以通過聊天室、Q群、MSN群等網絡即時交流工具,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選出一位組長,對學習任務進行分工,組織小組學習,記錄學習過程。各個組員表達各自對如何成為網絡工程師的不同思路,通過相互幫助、提示、討論,合作制定出一份切實可行的網絡工程師的英語職業(yè)規(guī)劃,完成第三個任務。
通過協作形式的自主學習,各個學習者利用網絡通過會話協作,更好地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上述三種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觀察和學習的能力,使他們擺脫對教師的過分依賴,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習成效。這種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能夠克服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的弊端,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高職教育培養(yǎng)具有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然而,筆者這種教學模式的研究尚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還有很多方面值得進一步探討,如在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對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等等。
[1] Holec 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m, 1981.
[2] Zimmerman B.J., D.H.Schunk.Self-regulated learning &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M].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1.
[3] 俞理明,郭鴻杰.因特網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建構主義學習觀[J].外國語言文學,2003,(1).
[4]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Network-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Ni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build a mode of network-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concept of network-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twork-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71
A
1008-7427(2012)08-0031-02
2012-04-25
2011—2012年度中國職教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高職高專英語類教學改革項目“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和對應學習策略的研究”子課題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1084。
作者系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