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軍
(大連女子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遼寧大連116021)
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禮儀教育意義的思考
王潤軍*
(大連女子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遼寧大連116021)
禮儀素質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諸多原因造成當代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禮儀素質較差。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禮儀教育;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意義
近幾年來,職業(yè)教育呈現(xiàn)出較好的發(fā)展勢頭,但不可否認的是中等職業(yè)學校生源的主體多是中考失利的學生,生源質量相對較差。許多學生不僅在學習上成績欠佳,而且在思想上對自己要求也不太嚴格,有著不良的行為習慣,禮儀素養(yǎng)較差。一些不良行為的存在已嚴重損害了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形象,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障礙,必須引起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以及家長的重視。
造成當代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禮儀素質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現(xiàn)行教育體制存在問題。由于我國教育體制中應試教育體制尚未得到徹底改變,唯分數(shù)論仍然根深蒂固地影響著大多數(shù)家長,致使人們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習是否用功,分數(shù)是否排名在前。因此,家長和老師往往忽視對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養(yǎng),尤其是禮儀方面的教育和訓練。二是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現(xiàn)在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千般呵護,萬般寵愛,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較少關心和理解;依賴性較強,自理能力差;感恩意識、集體意識、服務他人與社會的意識較差;交際和溝通能力較欠缺。有些家長自身的禮儀修養(yǎng)就不夠高,又不懂科學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地影響。還有一部分學生為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后孩子交給老人撫養(yǎng),結果孩子在外結交一些有著不良行為習慣的朋友,法律意識都非常淡薄,就更不用說禮儀素養(yǎng)了。還有些孩子的父母因忙于生計整日早出晚歸,對孩子放任不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不到良好的關愛與引導,也得不到來自于父母的禮儀方面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三是職業(yè)學校的教育、管理存在問題。近年來,職業(yè)學校愈來愈重視對學生禮儀素質的培養(yǎng),但有些學校仍然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對學生的日常禮儀行為規(guī)范和養(yǎng)成教育抓的不得力、不得法,這些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有剩余的時間、條件和精力,他們會通過不同的途徑去體驗社會多彩的生活。由于學生判斷力的低下,受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誘導,在他們的身上就會出現(xiàn)不遵守禮儀規(guī)范的行為,不道德的行為,甚至是違法犯罪的行為。四是社會風氣存在問題。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受媒體和文學作品的影響較大,往往學校幾年的教育抵不上一部小說、一部電影電視劇、一期娛樂節(jié)目、一篇報道、一個明星對學生的影響。因此,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部制定的《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要求“中等職業(yè)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觀念,培養(yǎng)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要達成中等職業(yè)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禮儀教育承擔著重要的任務。禮儀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內容,是職業(yè)教育的基礎教育。我國古人就提出“德誠于中,禮形于外”,可見德與禮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禮儀要求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相互尊重、平等待人,彬彬有禮,親切誠懇,儀表端莊,而這些都源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學生通過禮儀教育深刻體會禮儀的內涵,感受禮儀之美,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運用禮儀規(guī)范,能夠使學生在禮儀文化的熏陶中,在禮儀規(guī)范的約束下,強化道德觀念,提高道德素質,培養(yǎng)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這樣就會為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中等職業(yè)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直接面對社會對他們的選擇,若想讓學生盡快地適應未來的職業(yè)生活,讓他們在職業(yè)生活中有較強而持續(xù)的職業(yè)競爭力,就必須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待人處世的能力,而這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禮儀教育。在人際交往活動中,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會作為一種潛在的信息傳遞給對方,良好的禮儀表現(xiàn)可以樹立成功的交際形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要進行交流,需要以禮儀來表達彼此之間的尊重、友好、敬佩與善意,增強相互間的了解和信任,以達到和諧、完美的人際關系。禮儀教育能塑造職業(yè)學校學生良好的形象,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在社會公眾面前充分顯示出職業(yè)特點,使他們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氣質風度與眾不同,從而能夠增強他們的職業(yè)競爭力,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準備好一張“職場通行證”。
近年來,國家與社會對人們的幸福感頗為關注。升入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由于在初中學校時忙于應付考試,所以較少接受禮儀方面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學生對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在交往中尊重他人,似乎沒有什么概念,他們在與人交往中也常常會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如交際恐懼、自卑、嫉妒、自我封閉、孤傲、自憐等心理問題。有些學生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xiàn)心神不定,坐臥不安的狀況。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導致了學生幸福感的降低。而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讓他們在與人交往時懂得尊重他人,懂得為他人考慮和著想。通過讓他們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不斷地加強自己的禮儀修養(yǎng)和素質,會讓他們在他人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表現(xiàn)出良好的氣質與風度,讓他們成為受人歡迎的人,從而會提高他們的心里承受力,克服一些人際交往中的困惑與矛盾,使他們能夠快樂的生活,幸福感自然會得到提升。這樣,他們無論是在學校、家庭還是在社交場合都能夠表現(xiàn)的落落大方,自然優(yōu)雅,禮貌待人,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禮儀”不僅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社會風氣、民族風貌,也關系到文化事業(yè)、經濟事業(yè)、國際交往等各個領域的基礎建設,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國際經濟地位的逐步提升,這些都對我國國民的整體文明禮儀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勞動者,他們的文明禮儀素質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整體的文明程度。而只有提高整個民族整體的文明禮儀素質,才能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美譽。禮儀在我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我國古代把禮儀作為安邦治國之本。荀子說:“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保ā盾髯印ざY論》)禮儀是個人修養(yǎng)的至高境界。《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遺死?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禮儀促進人際和諧。《禮記·曲禮》上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笨梢?,禮儀是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人安身立命、經世治民、禮尚往來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這些精辟的論述從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出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時至今日,禮儀教育肩負著選擇、傳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崇高使命,它一方面要把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轉化為青少年一代的素質結構,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礎上,形成嶄新的時代美德。對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禮儀文化,形成時代美德無疑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責任編輯:閱文]
Thoughts on the Meaning of Etiquette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ANG Run-jun
(Dalian Women’s Vocational School,Dalian 116021,China)
Etiquett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and is important content of school educati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Etiquette education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since present etiquette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is poor.
etiquette education;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ignificance
book=2012,ebook=1
G711
A
1008-388X(2012)02-0068-02
2012-04-05
王潤軍(1968-),女,湖南澧縣人,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