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玲
(淮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呢”是一個表達(dá)“語氣”的語氣詞。然而,說“呢”是一個語氣詞,就必須確認(rèn)它的語氣。但是,胡明陽在考察“語氣助詞”在分句末的語氣意義時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都有‘假設(shè)’‘條件’的語氣,可是什么語氣助詞都能用,而且不用語氣助詞一樣有這種語氣,足見那是由分句本身的意義決定的,和語氣詞無關(guān)。”不僅是分句中的語氣詞如此,句末語氣詞也未必是表示語氣的。如學(xué)術(shù)界圍繞“呢”是在疑問句表達(dá)疑問語氣有兩種看法:一種就是“呢”不表達(dá)疑問語氣,正如邵敬敏先生所說:“我們一般認(rèn)為表示疑問的語氣‘呢’在任何疑問格式中都不負(fù)載疑問信息?!蓖瑫r,根據(jù)孫汝建先生的博士論文《語氣和口氣研究》中給語氣和口氣的界定:“語氣是指說話人根據(jù)句子的不同用途所采取的說話方式和態(tài)度??跉馐侵妇渥又兴枷敫星榈姆N種表達(dá)法?!蔽覀冋J(rèn)為“呢”是一個表達(dá)口氣的語氣詞。下面主要探討“呢”在陳述句和疑問句中的作用。
呂叔湘先生在《中國文法要略》一書中將“呢”分為傳信和傳疑兩類。而陳述句中的“呢”歸于傳信這一類,并指出:“‘呢’字之表確認(rèn),有指示而兼鋪張的語氣,多用于當(dāng)前和將然地事實(shí)?!边@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
(1)我也要去呢,待會兒再見。
(2)周大媽,有個老奶奶找你呢。
例(1)中表示的是將要發(fā)生的事,例(2)中表示的是當(dāng)前發(fā)生的事。但是,這兩例中的“呢”在作用上也不是完全相同。首先,兩例中的“呢”都有完句的作用,失去“呢”字,“我也要去”和“周大媽,有個老奶奶找你”都不能單說。其次,例(2)中的“呢”還有輔助表示時間的作用,這是因?yàn)椤罢摇笔莿討B(tài)動詞,要使句子完整,必須加上一些表示時間成分的詞語,很顯然,例(2)中并沒有這樣的次,因此,語氣詞“呢”在這有輔助表示時間的作用,而例(1)中“我也要去呢”中“要”有表示時間的作用。
“呢”字除了表示確認(rèn)的口氣,在句中構(gòu)成“形容詞+呢”或“動詞+呢”時,“呢”有強(qiáng)調(diào)的口氣。例如:
(1)早呢,再談一會兒。
(2)你九太爺小呢,今年才八十八呀!
(3)這個藥粉靈得很呢,敷上就不疼了。
(4)我也正在這里算計著呢。
(5)他心里在這里受著窄呢。
(6)我在這里陪客呢,晚上再回來。
這六個例子中的“呢”都是對前面的形容詞或動詞進(jìn)一步強(qiáng)調(diào),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同時,“呢”有著舒緩語氣的作用。
在“代詞+呢”的句型中,“呢”字帶有提頓的作用,同時可以輔助用來判斷句子的話題。例如:
(1)你呢,成年際拉車出臭汗,也該漂漂亮亮地玩幾天;我呢,當(dāng)了這么些年老姑娘,也該痛快幾天。
(2)他這個人呢,就是有點(diǎn)迂。
(3)你呢,其實(shí)人也不壞,就是脾氣太臭。
在這三個例子中,“代詞+呢”置于句中,將話題與述題分開,可以輔助用來判斷篇章的話題,同時又有提醒對方注意的作用。
在“才……呢”這樣的結(jié)構(gòu)中,“呢”字主要是將句中的語氣拉長,更蘊(yùn)含著對現(xiàn)實(shí)情況的否定。例如;
(1)你能找一個來給我看了,我才信呢。
(2)他的話,鬼才信呢。
(3)天氣這么差,你才去呢。
在“名詞+才+動詞+呢”的句式,去掉“呢”字,將這些句字放入具體語境中同樣說得通,如:“你能找一個來給我看了,我才信?!薄八脑?,鬼才信?!薄疤鞖膺@么差,你才去?!笨梢姟澳亍弊衷谶@不表達(dá)某種口氣,而只是增加句子的長度,將句子的語氣拉長。同時由于這種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整個句子帶有否定的意味。
上個世紀(jì)80年代以前,學(xué)者們一致認(rèn)為“呢”在疑問句中表示疑問語氣,自從胡明陽對“呢”的疑問語氣詞地位提出質(zhì)疑,學(xué)術(shù)界就一直對此爭論不已。
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認(rèn)為疑問句中的“呢”是疑問語氣詞,比如胡炳忠、葉蓉、康亮芳、齊滬揚(yáng)等;一派認(rèn)為疑問句中的“呢”不是疑問語氣詞,如金立鑫、張伯江等。承認(rèn)“呢”是疑問語氣詞的一派,如齊滬揚(yáng)主要采用歷時與共時相結(jié)合的方法。而否認(rèn)“呢”是疑問語氣詞,則主要采用對比刪除法。這兩種方法都有可行性,但并不十分科學(xué)。例如對比刪除法在使用時必須有一個大的前提,就是整個句子的語氣必須等于“呢”加其他部分的語氣,而這一點(diǎn)是有待商榷的。但是,我們?nèi)绻麑ⅰ澳亍笨闯杀磉_(dá)口氣的語氣詞,那么上述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呂叔湘先生在《中國文法要略》中講到“呢”時指出:“呢”是一個疑問語氣詞,同時也是一個直陳語氣詞,因此,“呢”不能用于是非問句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直陳語氣呢?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肯定的口氣。那么,“呢”為什么不能用于是非問句就可以解釋了。這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yàn)槭欠菃柧湓诮Y(jié)構(gòu)上與陳述句相同,只要語調(diào)變?yōu)樯{(diào),或者帶上疑問語氣詞,陳述句就可以變成疑問句。但是,由于“呢”有肯定的口氣,那么就會使句子變成陳述句。例如:“下雨了嗎?”將“嗎”換成“呢”就變成了“下雨了呢”。改變了句子的語氣。而特指問、選擇問、正反問中有特定的疑問詞,因此,句子中有“呢”也不會發(fā)生誤解。例如:
(1)什么時候去北京呢?
(2)你是去北京,還是去上海呢?
(3)里面有沒有人呢?
上面的三個例子,“呢”進(jìn)入疑問句后,客觀上使得原有的疑問句語音拉長,起到了舒緩語氣的作用。其次,“呢”在疑問句中也表達(dá)了猜測的口氣,用在疑問句中表達(dá)了說話人對事物深究的意思。二是從語用的平面來講,人們用語言進(jìn)行交際的過程,同時也是信息傳遞的過程,信息可以分為新信息和舊信息,舊信息是已知信息,新信息是未知信息。新信息的重點(diǎn)通常稱為焦點(diǎn),焦點(diǎn)是說話人最想讓聽話人注意的部分,但并不是所有的新信息都是焦點(diǎn)。因?yàn)椤澳亍庇胁聹y的口氣,用在疑問句中有深究、強(qiáng)調(diào)的意思,決定了它只能針對疑問句中的焦點(diǎn)信息進(jìn)行探究。漢語的是非問,可以采用“s嗎?”“是不是s?”“s,是不是?”等不同的形式來表達(dá),如:
(1)小王昨天上班了嗎?
(2)小王是不是昨天上班來的?
(3)是不是小王昨天上班來的?
(4)小王昨天上班的,是不是?
其中的s部分,說話人認(rèn)為對聽話人來說是已知信息,而“……嗎?”“……是不是……?”“……,是不是?”等這些部分表示詢問,“詢問”則是說話人所要告訴聽話人的“新信息”。但是“詢問”這個新信息不是“焦點(diǎn)”。所以,“呢”不能用于是非問句中。
語氣詞“呢”是一種表達(dá)口氣的語氣詞?!澳亍弊钟迷陉愂鼍鋾r,從句子平面來看:(1)“呢”有完句功能;(2)“呢”有提頓的作用。從語用平面來看:(1)“呢”有表示確認(rèn)的口氣;(2)“呢”有表示強(qiáng)調(diào)、夸張的口氣;(3)“呢”有輔助表示話題的功能?!澳亍庇迷谝蓡柧鋾r,從語用平面來看,主要用于針對話題的焦點(diǎn)提出探究,舒緩語氣,表達(dá)猜測的口氣。這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呢”為什么不能用于是非問句。
[1]邵敬敏.語氣詞“呢”在疑問句中的作用[J].中國語文,1989(3).
[2]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3]胡明揚(yáng).語氣助詞的語氣意義[A].北京話初探[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8.
[4]齊滬揚(yáng).語氣詞和語氣系統(tǒng)[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江藍(lán)生.疑問語氣詞“呢”的來源[J].語文研究,1986(2).
[6]張伯江.疑問句功能瑣議[J].中國語文,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