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琦 張 昊
(1南京曉莊學院;2金陵科技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學生社團是指學生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愿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他們可以打破院系、學校、年級的界限,將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組織起來,發(fā)揮他們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個人身心發(fā)展的相關活動。
在目前國內的高校中,學生社團已經成為學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營造校園科技、文化氛圍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許多高校中都存在著為數眾多、成員龐大的各類社團組織,如何促進這些學生社團有序、健康地發(fā)展,是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一個新課題。
當前,許多高校的學生社團發(fā)展迅速,規(guī)模不斷壯大,在校園中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可是當前很多高校對于學生社團發(fā)展的支持與投入卻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1.學生社團建設的經費投入不足。目前高校內的學生社團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官方”經費支持的,為了保證活動的開展和社團的日常運作,絕大部分學生社團經費的來源都是通過收繳一定數額的會員費(每人每學年5—20元)。因此我們每年可以在新生報到的時候看到校園內鱗次櫛比豎起的社團招新大旗。經費投入的嚴重不足使得很多學生社團很難保證活動質量和活動效果。沒有穩(wěn)定的活動又會導致會員的大量流失,因此很多學生社團的發(fā)展會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直至消亡。
2.學生社團建設的場地設施不足。和目前高校中出現的占座情況類似,我們經常可以在很多的高校教室的門上或者黑板上看到“此教室今天已被XX社團占用,請上自習的同學另找地方”的字樣。很多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很難找到固定的活動場地,特別是一些對活動場地有特殊要求的社團,如聲樂、器樂類社團、舞蹈類社團、瑜伽類社團等。在“顛沛流離”的社團活動中,找不到歸屬感的很多成員往往會選擇離去。
3.學生社團指導老師數量的不足。因為學生社團很多是非官方的群眾性組織,因此在聘請指導老師的過程中需要社團成員自己去尋找、聯系老師。而擔任社團指導的老師也往往是義務進行指導。因此很多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往往由高年級的學生來擔任,甚至有些學生社團的社長就是指導老師。缺乏高水平的指導老師,是很多高校學生社團層次無法提升的一個重要癥結。
不少學生社團組織因為成立時間比較短暫,因此其組織本身的制度建設不夠完善,有的社團甚至沒有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難以對成員起到約束的作用。對于社團經費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財務使用情況不公開、不透明,普通社員往往不了解經費的使用情況。
目前高校學生社團對于成員的進出基本沒有什么嚴格的約束機制,只要通過所謂的面試,繳納一定的會費,就自動成為該社團的成員。成員進出自由,對于社團開展的相關活動想參加就參加,不想參加就不參加。甚至有的學生還是多個社團的成員。時間一長,新鮮感的消退,很多社團成員在不知不覺中就出現了大量的流失。很多社團在剛招完新成員時往往能達到幾十到上百人,但是一個學期后,有效的活躍社員可能就剩下了十幾個甚至幾個人。長此以往,既不利于整個社團的正常新陳代謝,也不利于社團的傳承,對社團中的成員而言,參加社團的意義也基本沒有實現。
當前高校學生社團主要分為文體藝術類社團、專業(yè)型學術類社團和志愿服務類社團。很多同學出于興趣愛好使然,對于文體藝術娛樂類社團比較偏愛,此類社團從招新到開展相關的社團活動都比較能夠聚攏人氣。而專業(yè)型學術類社團在活動開展的內容和形式上受到多種局限,往往很難吸引學生的關注。近年來隨著各種公益活動宣傳力度的加大,對高層次志愿服務人員需求的增加,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類社團的發(fā)展也得到了極大的鼓舞,許多高校的志愿服務類社團在校園內外都取得了良好的聲譽。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社團在校園科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形成百家爭鳴的活躍校園氛圍,引導學生社團有序、健康發(fā)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學校團學負責部門應建立專門的社團管理機構,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有效指導。如在學生會內部設立社團部,或單獨成立大學生社團聯合會。通過這些部門和組織可以及時有效地了解學生社團的組織結構、發(fā)展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活動。特別是幫助、指導學生社團建立和完善各自的章程、經費使用制度、成員管理細則等內容,使社團的發(fā)展更加正規(guī)化,社團成員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所在社團的情況。
每學年,由社聯或社團部對每個社團的活動開展情況、現存社員人數、經費使用情況等進行考核,對不同的社團進行評分或定星,評選出優(yōu)秀社團進行表彰和獎勵。對于那些缺乏活力、管理混亂或經費使用出現重大過失的社團給予警告、整改或注銷等處分。
學生社團的發(fā)展根本在于社團的活動質量,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經費的支持很難組織出高水平的社團活動。學校應設立專項經費,對于各社團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當然對于不同的社團,支持的力度應該有所差別??v向上按照各社團建設的實際情況加大經費的投入,如按照社團年度考核的情況,劃分檔次,分別投入不同的經費。橫向上則應該按照各社團不同的性質來進行投入,增加對于專業(yè)型學術類社團和志愿服務類社團的投入,適度對文體藝術娛樂類社團進行投入。
只有經費沒有場地,許多社團也無法順利開展活動。因此學校還要從場地、設備等方面加大對于學生社團的支持力度,定期向學生社團開放相關場館。如室內籃球場可向瑜伽、柔道、跆拳道等社團開放;音樂廳可向合唱團、器樂類等社團開放;舞蹈房可向街舞等社團開放;各實驗室可向專業(yè)型學術類社團開放。這樣既提高了場館設備的使用率,也可以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
高校內教師資源豐富,但許多社團卻缺乏專業(yè)的指導老師。如果學校能夠將擔任社團指導教師的工作量納入教師工作量的計算,對于教師指導學生社團活動取得的成績給予相關的獎勵,那么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愿意投身到社團指導的工作中來。專業(yè)型學術類社團活動本來就是學校第一課堂的延續(xù),許多學生的專利發(fā)明、科研成果都是在日常的社團活動中取得的。而文體類社團作為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載體,對于學校高雅文化氛圍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鼓勵廣大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積極主動擔任學生社團的指導教師,這樣對于學校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的趨勢在于聯合,而聯合的基礎在于交流。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理工科的高??蒲蟹諊鼮闈夂瘢囆g類院校更加偏重文藝氣息。因此不同的高校有自己不同的優(yōu)勢社團,而請進來走出去能夠幫助學生社團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通過學習借鑒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
學生社團雖然扎根于高校,但是它服務的對象卻不僅限于高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能夠擴大社團活動的受眾面,使各社團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優(yōu)勢服務于社會。特別是高校志愿服務類的社團,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所學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開展相關服務,如:視光學專業(yè)學生的護眼服務、經管專業(yè)學生的理財服務、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維修服務等都很好地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服務社會的同時提高了自身思想覺悟。
學生社團是當代高校校園文化發(fā)展的獨特產物,對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學生成長成才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fā)展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需要幾代社團人為之堅持不懈地共同努力。學生社團的發(fā)展根植于學校,離不開學校的關心、幫助和支持。相信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在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下,在社團人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學生社團工作一定會成為校園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1]李俊杰.探索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社團建設[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03).
[2]張煒.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1(03).
[3]藍天敏.高校學生社團建設與管理[J].教育研究,2011(05).
[4]呼禾.高校學生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世紀橋,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