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7)
合唱是音樂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有著極其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能表現如詩如畫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同時它又是一項很好的群眾歌詠活動,能使人們直接簡便地進入音樂世界,去感悟音樂帶來的和聲美、協(xié)調美、立體美、均衡美及意境美,體驗人聲交響的無窮魅力。在練習合唱的過程中,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意識、社會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因而中學音樂教育中,合唱教學和排練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各類學?;旧厦磕甓紩写蟠笮⌒〉暮铣荣?。我所在學校每年都舉辦校園合唱節(jié)及合唱比賽,每次我都要給學生排練并且擔當評委工作。在這些活動中,我發(fā)現了學生合唱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并進行了如下教學探究。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基礎和基本動力,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學習音樂并持續(xù)發(fā)展,終生熱愛音樂的根本保證。合唱教學中要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觀摩活動,讓他們多欣賞優(yōu)秀合唱作品。
如果僅讓學生欣賞藝術性很強、演唱水平較高的合唱,他們就很容易在羨慕的同時產生高不可攀的情緒,覺得那是專業(yè)團體的合唱,自己唱不好,從而缺乏信心。于是我在合唱教學中“由高往低”地讓學生欣賞合唱作品,即先欣賞高水平的合唱,再欣賞那些跟學生貼近的、易唱的合唱。
案例一:在合唱訓練中,我首先讓學生觀賞中央樂團演唱的《牧歌》和維也納童聲合唱的《藍色的多瑙河》,讓學生感受合唱的藝術美,并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發(fā)和幫助。接著讓學生觀賞流行歌曲改編的由武警合唱團演唱的 《菊花臺》,讓學生感到既熟悉又易唱,并萌發(fā)想唱的念頭(很多學生都很興奮,會邊看邊跟著哼唱);緊接著,我又讓學生觀賞我市九中合唱團演唱的《乘著歌聲的翅膀》和《沃爾塔瓦河》。圓潤輕柔的女聲,優(yōu)美起伏的旋律,帶給大家美好的感覺。學生都覺得九中同學能唱好,自己也能唱好,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合唱的興趣。
最后我讓學生觀賞極具表現力和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電影《修女也瘋狂》中的《I Will Follow Him》片段。這時同學們個個聚精會神,隨著音樂聲,有的會意地笑著,有的跟著節(jié)奏擺動著,課堂上呈現出熱烈的氣氛。接著我進行了簡單的講解與分析:“這首合唱堪稱經典之作。前半部分用較嚴謹的手法、古典的風格演繹著修女們的循規(guī)蹈矩和虔誠、單純的生活,后半部分從鋼琴師起身彈琴開始音樂風格發(fā)生很大變化,由古典轉為現代,且融合了黑人的藍調音樂和爵士樂,演唱方法也融合了通俗唱法,讓修道院里的修女們也瘋狂了一回?!边@時我又提示道:“請注意,這個片段最吸引人的是什么?是表演者們的激情!她們在臺上,無論老的、少的、瘦的、胖的、美的、丑的,個個充滿自信,全身心投入,熱情四溢。這樣才有強烈的感染力,才會深深地吸引所有的觀眾??梢?,表演是一定要有自信和激情的,這樣表現力才會強,才會有感染力。當然,對作品的理解、把握和演繹也是非常重要的?!?/p>
欣賞了各種類別的合唱,加上教師的分析和啟發(fā),學生都情緒高漲且充滿了信心,他們都有了強烈的表現欲望,這時候再進行合唱訓練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們常說合唱是聲音的交響曲。合唱既要強調旋律、節(jié)奏準確,又要注意音色融合、統(tǒng)一;它匯集了很多人的聲音,還要有聲部間的和諧。因而聲音訓練是合唱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在學生合唱中經常會出現節(jié)奏不穩(wěn)、不整齊和聲音不和諧的現象,這就非常需要進行發(fā)聲練習,使每個參演者發(fā)聲有氣息支撐,聲音會控制,使合唱音色接近并趨于和諧。我常用的發(fā)聲練習如下:
1.sol mi do,sol mi do。
要求:聲音短促、跳躍、有彈性。
2.do re mi fa sol,sol fa mi re do 。
要求:聲音有氣息支撐,圓潤、連貫。
這兩條發(fā)聲練習既簡單易學,又能很好地讓學生學習氣息支撐和控制,使學生的發(fā)聲圓潤、干凈而富于彈性。第一條要注意唱得彈跳,有氣息支撐的彈跳,要提醒學生做到“快吸快呼”。這條主要是練氣息的;第二條要注意音與音之間的轉換,要提醒學生唱得位置統(tǒng)一。這條主要是練聲音位置的。
有些合唱中還會出現低音部不明顯,或低音跟著主旋律(高音部)走,不知不覺中,合唱變?yōu)榱她R唱,甚至聲音一片混亂,這就需要經常進行多聲部發(fā)聲練習。在合唱訓練中,由單聲部到二聲部、三聲部再到四聲部進行發(fā)聲練習,并且每個聲部分別練習,唱熟每個聲部的旋律。只有在很熟練的情況下,多聲部才能合在一起,這時還要提醒學生注意聲部間的均衡和諧,學會邊唱邊聆聽聲部間其他聲部的旋律。
由于科技的發(fā)展,電腦的普及,網絡的盛行,當今的學生知識面擴展,涉足的音樂類別較多;年輕的學生活潑好動充滿朝氣,具有鮮明的時代感,他們這個年齡層又比較有自主意識,喜歡流行的有時代氣息的音樂。給他們排練合唱要注意挑選好曲目。
案例二:我校一年一度的一二·九合唱比賽又要開始了。高一(13)班是我擔任音樂教學的一個班,班主任給了我三首歌曲(《打靶歸來》、《五月的鮮花》、《在太行山上》),要我選一首進行排練。上課時我跟同學們講了合唱比賽的具體要求,并把三首歌曲的歌名寫在黑板上。這時課堂上像炸開了鍋,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我明白了,同學們都比較喜歡通俗歌曲,對唱這些歌不滿意,覺得這些歌太正統(tǒng),太老土,沒有時代感。于是我引導:“一二·九是學生運動。青年學子們是最有熱情、最愛國、最有歷史使命感的一個群體,我們今天紀念一二·九,就是記住歷史,努力學習,展望未來。我們可以結合當今的時代,找一些歌來唱,當然可以是一些經典歌曲,也可以是現代的通俗歌,但內容要積極向上、振奮人心的。通過合唱,主要表現我們這一代青年學子視野開闊,不僅努力學習,而且關心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關心政治。”學生個個都在思考著。我接著說:“進行曲這種形式,雄壯有力,結構整齊,眾人合唱時比較有氣勢。而通俗歌曲大都結構不太規(guī)整,用于合唱,需進行很好的編排到位的表演,還要有一定的聲音技巧,才能有很好的舞臺效果?!边@時課堂上又響起了一片議論聲。一位學生建議道:“唱《We Are Ready》,它是奧運主題歌,有時代感,跟祖國及政治有聯系。”我心里感嘆道:學生還真是不簡單?!禬e Are Ready》這首歌唱出了中華民族多年的等待,也唱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與紀念一二·九能合拍。
……
很快,經過全體學生討論推薦,一致認可唱《We Are Ready》。定好了要唱的曲目,全班同學熱情高漲,當場推薦了四個領唱。全班上下團結一心、分工有序,每個同學都認真學唱,盡心排練,整個班級呈現出一派積極向上的景象。那段時間,高一(13)班的課間幾乎都飄蕩著《We Are Ready》的歌聲。
合唱排練中,聲音的訓練、聲部的協(xié)調等技巧固然重要,但演唱激情和表現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現場演出時,心理素質往往決定了表現力,現場發(fā)揮得好,感染力就強。我們經常發(fā)現很多學生臺下練得好好的,上了臺不是忘了歌詞就是聲音出問題,更別說表現力和感染力了。因而演出前多彩排和多走臺,加強心理素質訓練,這對提高合唱水平及促成合唱演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也在歌聲中成長。
案例三:進行了幾輪排練之后,經過初選,高一(13)班進入了復賽。復賽的前一天我來到高一(13)班。我知道今天的訓練至關重要,一定要鼓舞士氣,強調精神面貌,整體彩排一遍。從列隊到走臺,進行了幾番彩排,我發(fā)現合唱時音量太小,沒有氣勢。我重新分聲部訓練并再三提出要求,從歌曲的歌詞講到一二·九學生運動,又講到集體主義精神和榮譽感,但收效甚微,學生聲音依舊不夠響亮,沒有激情。明天就要比賽了,這樣肯定不行。于是我轉而進行戰(zhàn)前動員和心理素質的訓練:“同學們,比賽是要有很好的競技狀態(tài)的,唱歌是要有激情的,有激情才會有很好的表現力,表現力強感染力才強,才會感染觀眾,才會有好的比賽成績。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我要求每位同學原地跳躍(盡量往上跳,這樣會使整個人興奮起來),站在原地以腰為軸轉動身體(這樣便于放松身體,并讓氣息流動起來)。接著,我又要求全班跟著我大聲喊。我喊:“高一(13)班!”全班喊:“第一名!”經過十分鐘左右的強化訓練,終于歌聲響亮起來了,充滿了激情。同學們也非常開心,臉上不由自主地綻開了花,整個高一(13)班成了歌聲的海洋。
合唱比賽終于開始了。比賽前幾分鐘我沒有進行聲音的訓練,而是進行了以上的強化訓練。這樣既加強了必勝的信念,又消除了比賽前的緊張。高一(13)班全班同學個個斗志昂揚,最后終于以嘹亮的歌聲,熱情的表演,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獲得了本次合唱比賽的第一名。
經過多日的訓練,學生對歌曲非常熟悉,已沒有了新鮮感,演唱熱情也會隨之減弱,這時就需激發(fā)學生的歌唱激情,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樹立比賽或演唱必成功的信念。這也是取得這次比賽成功的關鍵所在。
總結: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大方活潑,思維敏捷,但由于從小備受寵愛,學習條件優(yōu)裕,使得他們個性較強,自我意識較重,缺乏團隊精神,而且國家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淡薄。經濟的發(fā)展,科技的提高,世界的競爭,都需要大批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且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才。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合唱能訓練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yǎng)他們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因而普通中學進行合唱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在合唱教學中,既要進行大量的觀摩和聲音的訓練,又要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還要注意選曲和演出前的彩排,使學生們在歌聲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