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崇雅中學 王德華
數(shù)學課的形式相對于其它學科而言,顯得平淡、公式化,尤其是新授課,傳統(tǒng)的流程一般是:引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課堂小結(jié),課外作業(yè)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作為教師只是簡單地照書授課的話,學生提不起興趣,學生聽課的效果必定不好,也勢必直接影響教學質(zhì)量.
基于這些考慮,我認為上課伊始,就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關(guān)鍵在于如何引入新課.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入新課的時候,講究方法的多樣性,趣味性,科學性.下面是我在引入新課時采用的一些方式.
在講授《有理數(shù)的乘方》一課前,我講述了“棋盤上的學問”的故事.
古時候,在某個王國里有一位聰明的大臣,他發(fā)明了國際象棋,獻給了國王,國王從此迷上了下棋,為了對聰明的大臣表示感謝,國王答應(yīng)滿足這個大臣的一個要求.大臣說:“就在這個棋盤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第2格放2粒,第3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32?!恢钡降?4格.”“你真傻!就要這么一些米粒?”國王哈哈大笑.大臣說:“就怕你的國庫里沒有這么多米!”
你認為國王的國庫里有這么多米嗎?這個問題與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有理數(shù)的乘方”的知識有關(guān),這一課涉及到263,263的意義是什么?263怎么讀?這些都是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
在講授《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一課前,我列出了下面幾道填空題讓學生完成.
練習:按要求填空.
(1)a2+___+9b2=(a+___)2.(2)x2-4y2=(x+___)(x-___).
(3)____-25=(2x+5)(2x-5).(4)(mn-1)(mn+1)=()2-1.
(5)x2+x-6=(x+___)(x-___).
以上練習題都是我們在八年級學習過的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這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三種方法——因式分解法”要涉及到的知識.
在講授《勾股定理》一課前,我提出了下面的一個問題.
小明的媽媽買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電視機.小明量了電視機的屏幕后,發(fā)現(xiàn)屏幕只有58厘米長和46厘米寬,他覺得一定是售貨員搞錯了.你能解釋這是為什么嗎?(我們通常所說的29英寸或74厘米的電視機,是指其熒屏對角線的長度.)
電視機的平面是長方形,它的長58厘米,寬46厘米,它的對角線有多大?對角線的長度怎么求?這些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勾股定理.
在講授《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一課前,我引用了這樣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銷售中的盈虧:某商店在某一時間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賣出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贏不虧?
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怎樣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yīng)用題”的問題.
在講授《正數(shù)和負數(shù)》一課前,我引用了我國登山遠動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shù)墓适?2005年5月22日,我國四名藏族登山隊員,在接近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下,在近十級的大風中,他們在珠穆朗瑪峰峰頂,測量獲得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4米.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怎樣表示這個數(shù)據(jù)?
引入新課的方法、形式多種多樣,要注重趣味性,科學性.其目的只有一個: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質(zhì)量的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wù).
要做到引入新課的趣味性、科學性,要求教師熟悉新課的內(nèi)容,熟悉新課知識與學過的知識和后面還沒涉及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只有這樣才能用好、讀透學過的知識,才能為學習后面還沒涉及的知識打好基礎(chǔ)、作好鋪墊.
要做到引入新課的趣味性,還要求教師自身具有良好的文學功底.引入新課的趣味性需要教師有很好的文學功底去挖掘和創(chuàng)造.
要做到引入新課的科學性,也要求教師自身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的經(jīng)驗,問題的提出是否能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新課引入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
總之,引入新課是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應(yīng)該引起每一位教師的足夠的重視.以上列舉的引入新課的五種方法,只在于拋磚引玉,為大家指引出一個摸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