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樹建
(開封日報社,河南 開封 475000)
面對新媒體的競爭,面對都市報的強力市場擴張,地市黨報如何辦出特色,增強輿論引導力和市場競爭力,是一個大課題。深度報道伴隨改革開放潮流迅速崛起,至今已經(jīng)是平面媒體、廣播電視或者新興媒體提高自身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自2011年1月開始,《開封日報》成立了深度新聞報道部,開設了《新聞深讀》版。一年多來,《開封日報》深度報道突出地方特色,放寬視野選題,找準定位,搞好策劃,做出精品,出版了70余版的報道,逐步站穩(wěn)腳跟,受到讀者的好評,當年被報社評為品牌欄目。尤其在深度報道策劃選題方面,《開封日報》獨辟蹊徑,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口碑。
深度報道策劃決定了深度報道的質量和報道效果。深度報道的核心就是一個“深”字。“深”就是縱向拉長、延伸新聞。深度報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一個“廣”字。“廣”就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側面,就是新聞事實的橫向擴展性,橫向聯(lián)系度。
《開封日報·新聞深讀》版定位是“關注重大主題反映社情民生”。按照《開封日報》編輯部安排,2011年我們采取每周一版(周四出版)的幅度安排深度報道版面,今年擴大為每周兩版(周二周四五版出版)。
《開封日報》是要把深度報道作為一個品牌推出來的。在大量的線索中,哪些能夠做深度報道,哪些不能?我們是從以下三個方面判定的:
重要性。做什么,不做什么,是要看主體是否重大,報道對象是否與受眾利益密切相關,是否具有典型性、現(xiàn)實針對性和時代感,是否能通過剖析得出具有普遍價值的結論。
公共性。深度報道要選擇公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挖掘新聞背后的新聞,事實背后的事實,剖析事理,解疑釋惑。公共性要求報道能夠激起人們的共同興趣,擴大宣傳效果。
時效性。深度報道一樣屬于新聞,不能單純?yōu)椤吧睢倍吧睢保瑫r效性也是深度報道的一個要件。時效性是深度報道的引發(fā)點,是受眾關注的興奮點。時效性要求的深度新聞由頭可以是一個節(jié)日、一件新發(fā)生的事或者是一條新政策。
身邊的新聞最精彩,本地讀者最關心本地新聞。地市黨報的區(qū)域性特點決定了其在本地的信息、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優(yōu)勢,具有權威性和貼近性,為做好本地新聞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
站在本地看本地,看什么?要看現(xiàn)在??船F(xiàn)在就是突出深度報道的新聞性,對本地重大事件和百姓關心的話題進行報道。開封書店街的歷史上溯北宋,鼎盛于明清,是一條與日本神田書市齊名的中國唯一的一條以“書店”命名的街道。但是,近年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書店街疏于管理,經(jīng)營紛亂,致使該街上的書店越來越少,造成幾近名不副實的結果。開封市各界看在眼里急在心頭。2011年夏秋,我們先入為主,圍繞書店街開展了系列策劃報道。2011年6月9日《開封日報·新聞深讀》刊登《書店街,一道書香四溢的風景》整版報道,介紹書店街的歷史文化、改造歷史、紛亂現(xiàn)狀和百姓呼聲。報道刊出后,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開封市開展了書店街街景綜合整治工作。2011年7月21日《新聞深讀》版刊登《書店街,靚麗新景走過來》一文,介紹書店街改造方案、群眾期盼、工程進度,回答疑問,推進工作。2011年11月3日《新聞深讀》版刊登《書店街,梳妝打扮繪新圖》一文,介紹改造后的書店街狀況、發(fā)展方向、市民感受等。2011年11月27日《新聞深讀》版刊登《古風古韻書店街》一文,介紹書店街開街盛況,對改造工作進行了全景回顧,并對書店街未來進行展望。2012年1月27日《新聞深讀》版刊登《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精彩序曲——2011年我市書店街街景綜合整治紀實》一文,對書店街改造進行了升華式總結報道。此次書店街綜合整治報道時間跨度半年,用近5個版的幅度報道同一新聞事件,在《開封日報》歷史上還很少見,充分展示了黨報在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站在本地看本地,還要看過去、看將來。鄭(鄭州)開(開封)城際鐵路尚在建設中,我們策劃了《城際列車將開來》報道,介紹其作用、影響;開封今年要實現(xiàn)養(yǎng)老保險全覆蓋,我們策劃了《農(nóng)民將有養(yǎng)老金》報道等。
今年,《開封日報·新聞深讀》版策劃了三大貫穿全年的系列深度調查報道,一個是“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系列調查”,一個是“都市情感系列調查”,一個是“商戰(zhàn)”系列調查。系列調查均以整版推出,點面結合、說古談今,影響巨大,效果很好,彌補了地市報選題的不足。
現(xiàn)代社會具有廣泛的聯(lián)系性,一個地方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全國具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要克服地市級黨報深度報道選題難問題,站在本地看全國是我們的一個思路。
我們利用全國、全省政策調整,做市民關注的新聞。全國的新聞也是本地的新聞,關鍵是要將全國的變成本地的。2011年6月個人所得稅法修訂。這是一個關系億萬人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當時,國家政策出臺了,本地怎么辦?面對市民的疑問,我們策劃了《個稅調整,影響你了嗎》報道,從個稅調整的政策、有多少人不再繳納個稅、參與全國個稅調整立法聽證的開封人、調整后每月少繳多少錢及個稅調整額重大意義等方面進行策劃,走訪本地政府部門、專家教授及法律界人士,對個稅調整這一全國信息進行本地解讀。報道讓全國新聞貼近了本地實際,受到了很好的評價。2011年5月1日醉駕入刑,我們做了《醉駕,法律零容忍》報道。教育部公布新課程標準后,我們做了《毛筆字即將重回課堂》報道。
為加強深讀報道的時效性,《開封日報》整合采編資源,團隊作戰(zhàn),快速出擊,采取快速操作的組合式報道模式,由多位記者分工協(xié)作分部分完成同一個策劃主題。在寫作方面,我們主張散文化的寫作方式,讓讀者耳目一新。
在編排上,《開封日報·新聞深讀》由文字編輯和版式編輯兩位編輯完成。為了不使文章顯得沉悶冗長,我們設置了核心提示、小標題,由版式編輯對版面進行美化設計,精心編排,調節(jié)版面,使版面更大氣,更適合讀者快餐式閱讀,擴大“后期制作”效果。
經(jīng)過一年多的探索,我們確定了地市黨報深度報道的“中性報道”思路,既要搞調查性報道或者監(jiān)督性報道,又要突出服務性,在突出報道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做好解釋性、分析性報道。拓寬視野,放開思維之后,我們有了源源不斷的深度報道新聞選題,為讀者提供了精美的深度新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