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李新林
高一的學生剛從初中升上來,由于閱歷較少,閱讀面窄,因而思想較為幼稚,認識較為膚淺,思維往往簡單化,就事論事,淺嘗輒止。因此對問題開掘不深,文章立意不高。
所以,高中作文教學的“第一課”就必須告訴學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思想境界。必須學會透過現(xiàn)象挖掘事物的本質(zhì),要力爭在常人的觀點上再進一個層次,只有有了獨立的思考和深刻的思想,文章才會成為思想的載體,才會有分量。
下面以一次作文課為例,談談我的一點做法。
學完樂府雙壁之一的經(jīng)典名篇《孔雀東南飛》,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為:《蘭芝(或仲卿),我想對你說》,要求選取蘭芝或仲卿其中的一人作為傾訴對象,表達對他的看法和情感??梢员磉_敬佩仰慕之情,也可以對其勸慰寬解,當然也可批評指責……作文完成后,很多學生的觀點大出我的意料。比如,無論是對蘭芝還是仲卿,不少學生都勸二人該放手時就放手,無需用死亡祭奠愛情;世外有桃園,何不攜手去;天涯何處無芳草,不必在一棵樹上吊死;既然失去了愛情,就選擇親情吧??傊?,對他們?yōu)閻矍楂I出生命不以為然……
這引起了我的深思。固然,作文觀點的多樣性反映了學生思維的活躍和豐富,但毋庸諱言,學生對蘭芝仲卿愛情的理解不但顯得膚淺,有的甚至已經(jīng)打上了游戲愛情的時代烙印。我認為,很有必要通過作文講評課,讓學生充分討論,思想發(fā)生碰撞,從而引導學生對蘭芝仲卿愛情做更深刻的思考,理解認識蘭芝仲卿愛情的經(jīng)典價值所在。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于是,在作文講評課上,我提出了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孔雀東南飛》為什么能成為流傳千年的經(jīng)典?劉焦二人為愛殉情到底有無價值?大家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思想碰撞的火花絢爛無比。最后,同學們形成了幾點共識:第一,劉焦之死在當時有必然性。因為他們面臨的抉擇只有兩種可能:或者向焦母劉兄屈服,違背自己的愛情誓約;或者以死來維護兩人的愛情誓約。違背自己的愛情誓約?不可能。因為在劉焦看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那么有沒有除“以死殉情”以外的第三種選擇呢?也沒有。這是由他們所處的社會條件所決定的,在當時封建禮教主宰社會的條件下,焦母、劉兄是強者,而劉蘭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另外,劉焦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擺脫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封建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他們并非從根本上反對封建教條,他們所反復辯解的是他們并沒有違反封建規(guī)范,他們的認識不能不受時代的局限。所以,他們無路可逃。當然,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轉(zhuǎn)移或否定實踐意義上的客觀價值。他們的死,是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zhì)的控訴。千百年來,人們同情、贊美這對青年戀人忠貞不渝的愛情,更欣賞欽佩他們?yōu)樽非髳矍楹妥杂啥M行的不屈的反抗精神,雖是悲劇,卻極富正義色彩。劉焦的自盡,是失敗,也是勝利。這種方式的抗爭,雖說消極,但畢竟是黑暗當中的一線光明,給后人以積極的啟迪。劉蘭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禮教的早期叛逆者,因為他們沒有逆來順受地屈從。雖然死與屈從,都是封建禮教對他倆的毀滅,但這是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毀滅。如果他們屈從了,那么雖然他倆的肉體還活著,但他們的靈魂、他們的愛情理想?yún)s不復存在了。而死,卻表現(xiàn)了他倆為堅持愛情理想而作的抗爭,符合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贏得了后世人民對他倆的同情與尊敬,成為后代粉碎封建枷鎖的精神鼓舞。這才是它永恒的價值所在,所以才能成為流傳千年的經(jīng)典。
通過以上分析,學生認識到:客觀事物是錯綜復雜的,它既有現(xiàn)象,又有本質(zhì)。如果我們能撥開假象的迷霧,穿透表象的藩籬,作深入的思考,對現(xiàn)象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就能挖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質(zhì)來,就能寫出立意新穎,見解深刻,綻放獨特光彩的文章。
在此基礎上,我希望有感觸、有領悟的同學重寫一次這篇作文。結果,不出所料,絕大部分同學都交上了一篇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思維高度的優(yōu)秀作文,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從本質(zhì)上贊揚蘭芝仲卿銘心刻骨的忠貞愛情絕唱。這令我驚喜不已,我似乎看到了學生思想在一點點成長、成熟。
有一次,學校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來我校講課,在回答同學們關于作文秘訣的提問時,他有一段精彩闡述:寫作一定要有深刻的思想,要通過觀察、通過閱讀、通過思考,把自己的思想系統(tǒng)建立起來,才能寫出好文章。所以,高中作文的本質(zhì)在于要引導學生注重進行思想修養(yǎng),在觀察、讀書的時候,能經(jīng)常營養(yǎng)自己的思想,經(jīng)營自己的境界,這是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是的,告訴學生:思想的深度才是作文的精髓。引導學生思考得更深刻些,從每一次作文開始。附:學生第二次寫的一篇優(yōu)秀作文。
一生一世一雙人
——蘭芝,我想對你說
淅淅瀝瀝的秋雨猶綿綿,溫柔地落在夜幕中,總讓我好似在午夜夢回間又聽到了那遠方蘭芝你和仲卿“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纏綿繾綣的情話……
驀然,驚雷滾滾,低低啜泣傳來,這,可是蘭芝你在深院閨房中哀怨地落淚?這,可是蘭芝你在仰望星空時黯然地相思?這,可是蘭芝你在舉身赴清池前悲戚地抗爭?
這,已不得而知。或許有人不理解,不過區(qū)區(qū)仲卿,何必如此,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或許有人嗤之以鼻,不過區(qū)區(qū)仲卿,何必如此,與親人陰陽相隔,天各一方?但我堅信,你不過是誓死捍衛(wèi)著你忠貞的愛情,為那千古名句做出了最完美的詮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歷史的年輪一圈圈轉(zhuǎn)動,自古以來,為愛而戰(zhàn),你并不孤單。梁祝化蝶,比翼雙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黛玉葬花,香銷玉殞……誰敢說這些都是最美好的結局?然而,誰又能否認這些都是最動人的愛情?你與仲卿在地不為連理枝,想必是幸福地在天愿做比翼鳥了吧?這何嘗不是一種有情人終成眷屬呢?
但,仍有人勸慰你,不要放棄生命??!連我聽罷都忍不住要替你辯護,除了舉身赴清池,難道要你和仲卿在漫長的歲月中相戀相愛不相親嗎?抑或是在殘忍的時光消磨下,人老珠黃,和仲卿相看兩相厭嗎?死有輕如鴻毛,有重于泰山。在那個封建的社會,在那個百善孝為先的社會,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會,你怎么忍心讓心愛的丈夫在母親與妻子間痛苦地抉擇?于是,你為了仲卿,毅然做出了“及時相遣歸”的決定,你為了仲卿,決絕縱身清池以表對那個社會不滿的抗議。這,還怎么算是放棄生命?你已將生命獲得淋漓盡致了啊!即使是你母親,恐怕也是支持你的吧?
蘭芝,你把你的愛情,在瞬間定格成永恒,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被掩埋而熠熠生輝。就算上窮碧落下黃泉,你也要和仲卿執(zhí)手的吧!
蘭芝,秋雨淅瀝中,我仿佛看見了你,在舉身赴清池前夕,單薄的背影孤伶伶地佇立在清冷的屋檐下,低吟淺唱著那句我想對你說的話——
一生一世一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