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林榮貴
作文除了能夠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外,對促進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和知識的增長,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學生作文時,把獲取的知識、技能、技巧,如識字能力,詞語的積累,文法知識與修辭技巧等,應用于實踐之中,這些足以說明作文水平是衡量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標志。重視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作文教學。如何重視作文指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最終達到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就這個問題,結合教學實際,談點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痹谛W作文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張揚個性,激發(fā)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的心態(tài),樂于表達。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曾經(jīng)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币虼撕芏鄷r候,教師們應在激趣方面下手。
1.在游戲活動中教會學生作文。兒童有好奇、好玩的特點,應順應兒童的心理,構建作文過程。游戲活動是他們的樂園,游戲不僅使他們情緒盎然,而且感悟深刻,他們樂于把游戲的過程介紹給他人,樂于把游戲的情趣表達出來與他人共享。2.謎語引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愛學習興趣。3.利用課件,展示學生喜歡的人物畫面,如孫悟空、哪吒、喜洋洋等??傊處煈獎?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作文教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知識灌輸過程,更重要的是啟迪、激發(fā)和調(diào)動的過程。
生活是學生成長的搖籃,生活也是學生習作的重要源泉。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币龑W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感受世間美好的事物,體驗人間美好的情感,獲得做人的啟迪,這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更是指導學生作文的需要。因此,在作文訓練的過程中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味生活,觀察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從生活中學作文,生活作文的訓練指導,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層次:
1.活動作文。要指出的是活動作文的活動并非是為作文而特意組織的活動,而是根據(jù)學生參加的各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回顧活動過程,探討活動的意義。在此基礎上,作為小作文,或者說是輔助作文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命題為文。比如學校組織參觀蝴蝶展,活動后,引導學生寫下了相關的諸如《漫游蝴蝶王國》、《漫步蝴蝶世界》、《參觀蝴蝶展》等習作。這樣的作文指導雖然不及所謂大作文來得細致,但卻促使學生對活動進行再回顧,從而進一步升華學生的認識,并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比如這次習作,我在指導六年級學生討論活動意義、復習參觀記的寫法的基礎上,特別提出了要在文中展開合理想象的要求。學生大多寫的是前兩個題目,寫得很輕松,類似于科學小品。
2.隨機作文。即是針對一些有教育意義但又不為學生關注的生活實際,及時地引導學生用心回味體察,使他們明辨是非,學會關心,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做人。比如一袋包子事件,上課時家長冒雪送來帶著熱氣的包子,自己的孩子卻滿臉不快。我抓住時機,經(jīng)過引導了解,不僅讓全體學生明白送包子的原因,更使學生感受到一個父親不顧病體一心想著孩子的偉大父愛,經(jīng)受到了一次深刻難忘的愛的教育。在此基礎上進行《一袋包子》及其相關材料的習作,學生大多寫得真切感人。修訂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苯處熒朴谧プ‰S機事件,引導學生用心觀察感受,這正是引導孩子們不斷走向成熟學會做人的最好契機。有了對生活的敏銳感受,學生的作文已經(jīng)成功了一大半。很多學生對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材料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正反映了我們教師平時的缺乏引導。
3.生活日記。學生自發(fā)地利用日記、周記等方式記下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見所聞所感。比如,讓學生記錄“我”的故事、家庭生活交響曲、我們班的故事、大自然素描、社會生活萬花筒等等。筆者以為這種生活日記必須要求學生注意寫真實,表真情,用心如對待朋友,不可馬虎了事。日記的數(shù)量及篇幅,不能強求一律,重在鼓勵自覺,重在表彰先進,激勵后進。日記的形式,鼓勵百花齊放,鼓勵創(chuàng)新。詩歌散文可以,議論文應用文也可以,學生可以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式來表情達意。日記的交送不必強求統(tǒng)一時間,學生可以隨時送給老師批閱,教師也應及時給予評價鼓勵。教師要在為學生保密的前提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日記的批閱要以談心式的批語為主,盡量少在日記本上改錯,刪節(jié),保持日記整潔,使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每一次批閱都是在和自己做推心置腹的交流。對于不良傾向應耐心引導,循循善誘,不能公開,需要給其他學生做榜樣的,也要事先給其打招呼,征得其同意。當學生用心用情記日記的時候,也是使學生作文走向自覺的時候。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的思想情感是通過言語表達出來的。語文學習的一個基本目的,就是提高運用語言來表達思想內(nèi)容的水平。而小學設置寫作課程的宗旨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力。目前,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差,常寫錯別字,條理不暢,病句連篇,用詞不當,語言貧乏,這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即使是比較好的文章,細讀之后,不當之處俯拾皆是。例如用詞不妥,句與句之間缺乏基本的邏輯關系,描寫、比喻、引用等嚴重失當,缺乏基本的生活常理,而這類作文似乎還相當普遍??梢?,要達到文從字順,通達連貫,我們面臨的任務是相當艱巨的。因此,我們學習作文,應當注重語言的錘煉,在提高語言表達水平上多下功夫。
1.在平時的句子訓練中,應重視句式訓練。在進行作文指導時,鼓勵學生長短句并用,使整句如儀仗行進,散句如林間散步,使文章錯落有致。教師在平時的語文作業(yè)中可以讓學生適當做一些句式訓練的題型,如寫對聯(lián)、摘抄名言、仿寫、片段描寫等練習,這樣不僅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高了,也適當滲透了作文訓練。
2.重視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師應對學生的修辭運用進行專項的訓練,可以利用課件,為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修辭句式并練習,讓學生根據(jù)一定的語境,結合修辭的效果,表達一定的意境。在作文中,鼓勵學生適當運用修辭,增加文章的生動性、說服性,增強語言氣勢,使文章情緒激昂,氣勢磅礴。
3.讓學生摘抄、背誦一定的美文,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因為學生朗讀、摘抄、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美文之后,會產(chǎn)生一定的知識儲備。時間長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當他們拿到作文題目時,會運用以往儲備的語言,來自如地表達他們最想表達的感情,不至于滿紙空話,沒話找話。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興趣是學習作文的動力,生活是寫好作文的源泉,優(yōu)化語言文字表達則是寫好作文的保證,這三者缺一不可。必須加強指導,強化訓練,不斷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