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娟
剖宮產是產科應用最廣泛和常見的手術方法之一,是處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但是最近幾年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剖宮產的增加使手術后并發(fā)癥也隨之增加,做好剖宮產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可以大大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有利于產婦和胎兒的安全,縮短產婦術后恢復時間,我院對160例剖宮產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體如下。
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剖宮產手術160例,孕36~42周,年齡為23~38歲,平均住院7 d,均康復出院。
2.1 術前護理 手術前要認真做好準備,主動與產婦交談,掌握產婦的一般情況,是否有既往病史、做過手術、使用藥物過敏等情況。耐心給產婦介紹一下剖宮產的原因,囑咐產婦注意休息,簡單介紹醫(yī)生和護士的水平和技術,讓其對醫(yī)生的水平有所了解可以更加放心,心里比較踏實;介紹有關手術方法和麻醉方式,以及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認真和產婦溝通,取得產婦及家人的信任和配合,消除產婦的恐懼心理,必要時可以安排手術后的產婦將其親生經歷講給她,說說手術中的感受等,同時做好產婦家屬的工作,家屬的狀態(tài)直接影響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將手術中所用到的相關器械和儀器都提前準備好,縮短產婦手術前的等待時間,這樣可以減輕產婦的焦慮和恐懼的心情。
2.2 術中護理 大多數產婦剛進手術間時,都會更緊張,更加害怕、恐懼,這時應該熱情主動關心產婦,及時安慰和勸導產婦,這樣產婦更有安全感,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手術中應嚴密觀察產婦的情況及胎心,注意手術室溫濕度,合適的溫度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術后切口的感染率。麻醉時,護士應握住產婦的手,麻醉成功后及時留置導尿管。麻醉成功后,要細致關懷,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分散其注意力。分娩成功后,告知產婦胎兒的性別和發(fā)育情況,給產婦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早開奶,早吸吮,增強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手術完成后,護士和麻醉師一起送產婦回病房,將產婦安置在床上后,向病區(qū)護士詳細交班。
2.3 術后護理 術后經常巡視患者,剖宮產后有些產婦沒有多大變化,但是有些因為疼痛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的狀況,這時護理時及時對患者進行疼痛知識的教育,消除對疼痛的恐懼。并恰當地采用術后鎮(zhèn)痛方法,緩解疼痛,促進產婦盡快康復。應該注意手術后切口處的護理,了解術后切口的情況,觀察是否有紅腫、滲液、滲血等情況。有效及時控制感染,促進傷口早日愈合。術后可以讓產婦隨意臥位,給其講清楚早下床的好處,這樣可以使產婦恢復更快。剖宮產切口基本內縫,多數術后5 d出院,特殊情況可延期。一般術后6 h候可以給產婦少量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少食多餐,切勿吃產氣的食物及豆制品等。護理人員鼓勵產婦母乳喂養(yǎng),幫助產婦選擇合適的體位哺乳,并教會正確的哺乳姿勢、技巧,如有乳房腫痛的現象,及時進行按摩,在寶寶吸吮后如果仍有多余的乳汁,應指導產婦適當的擠出。術后鼓勵產婦早下床,早活動,正確的適量的活動可以減少并發(fā)癥,有利于盡早康復。
我院剖宮產手術160例患者中沒有一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平均住院7 d,均康復出院。
近年來,剖宮產日益增多,剖宮產是產科應用最廣泛和常見的手術方法,雖是小手術,但是如果不合理護理,及時護理術后常出現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護理干預貫穿于整個圍手術期,細致、全面、有針對性的護理有利于產婦和胎兒的安全,縮短產婦術后恢復時間,有助于產婦身體盡快恢復。
術前認真準備,術中密切觀察,術后經常巡視產婦,采取適時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拉近護士和產婦之間的距離,使產婦及其家屬對醫(yī)院更加信任,改善護患關系。通過圍手術期的護理,使患者輕松順利地度過特殊時期,可以有效地減少產婦各種并發(fā)癥的產生,為產婦日后康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護理干預的開展,鍛煉了護士的工作能力,使護士的經驗更加豐富,激發(fā)了護士學習的積極性,護士的整體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大大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通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滿足了產婦的需求,提高了護理的質量,促進產婦盡早康復。
[1]李菊花,徐伍蓮.剖宮產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當代護士(??瓢?,2009,01.
[2]瞿永鳳,李玉華.臨床護理路徑在擇期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4(15):34-36.
[3]潘琴,王永鴻,楊國瓊.278例剖宮產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中國傷殘醫(yī)學,2011,02.
[4]張秀梅.88例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的護理.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6);1990-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