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鋒 潘慶輝 徐 穎浙江省溫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溫州325000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病、高發(fā)病。筆者采用中醫(yī)辨證論治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患者進行手法為主的分型論治,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5月—2011年7月我院門診腰三橫突綜合征患者195例,男84例,女111例;年齡19~46歲,平均32歲;病程最長8年,最短1 周;橫突左側壓痛35例,右側壓痛52例,雙側壓痛108例;臀上皮神經受累87例,髂脛束感覺異常40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診斷標準:①有彎腰扭傷史、長期慢性勞損史和腰部受涼史;②多見于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③一側慢性腰痛,晨起或彎腰疼痛加重,久坐起立困難,有時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明顯,可觸及條索狀硬結;⑤X 線攝片可示有第三腰椎橫突過長或左右不對稱。
1.3 中醫(yī)辨證 分為寒濕型、瘀血型、腎虛型三型。寒濕型以腰部冷痛重著為主,陰冷天加重,苔白膩、脈沉而遲緩。瘀血型以腰痛日輕夜重,拒按為特點,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澀。腎虛型以腰痛酸軟,喜按喜揉,疲勞加劇,反復發(fā)作為特點,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或弱。本組寒濕型29例,瘀血型129例,腎虛型37例。
推拿手法:①在腰雙側膀胱經、夾脊穴附近以滾法操作5min,疏通腰部經脈之氣,同時使雙側肌肉放松。②再于腰三橫突尖腫塊處施彈撥法2min,注意由輕到重,先邊緣再中間。③掌揉雙側腰肌,放松由于彈撥而引起的肌肉緊張2min。④重復以上三步可以多次,務使腰部肌肉放松,局部腫塊敏感度下降。寒濕型加艾條懸灸腰陽關10min。瘀血型加齊刺腰三橫突患處,同時拔火罐,以皮膚略瘀紅狀為度,時間大約10min。腎虛型加艾條懸灸腎俞穴10min,再掌擦命門穴、腎俞穴。每次治療均先以推拿基本手法治療,然后根據辨證分型進行治療,隔天1 次,10次為1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 按《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進行改良,優(yōu):癥狀和體征消失,勝任原工作;良:癥狀消失,體征改善,勞累后癥狀偶爾出現,但不影響工作;有效:癥狀消失,體征改善,勞累后癥狀反復,須經治療后才緩解;無效:癥狀略有改善,體征無改善,不能勝任原工作。
3.2 臨床療效 本組195例經2個療程治療后,優(yōu)35例,良138例,有效2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9.49%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屬中醫(yī)“痹癥”范疇,《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故外感而發(fā)的腰痛以寒濕為多見。寒濕之邪侵入經脈,血脈瘀阻不通而痛;血脈不通,則筋脈失榮,不通、不榮皆致腰痛?!敖浗j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此外腰為人體活動之樞紐,承重行屈伸,姿勢不當、動作不協調、用力過大皆可使局部氣機阻滯,氣滯則血瘀,氣血瘀滯而痛。外治之法,以疏通經絡為主,故能氣血通達。久病必虛、久病必瘀,虛、瘀又加劇腰痛癥狀。由此可見寒濕、瘀血、腎虛三者都是腰痛的病因,三者可以各自致病,但又相互關聯致病?!端貑枴づe痛論》中提到“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為推拿、艾灸用溫補法、疏通法來疏通經絡、溫通經脈治療腰痛提供了理論依據。
鑒于腰三橫突結構特點的特殊性和生物力學作用特點[2],臨床治療往往著重于分析腰椎及橫突的結構特點與生物力學作用。對于效果欠佳的患者,區(qū)別寒濕、血瘀、腎虛之不同致病因素,從中醫(yī)辨證論治的角度來分析、治療,常取得顯著療效。
寒濕型腰三橫突綜合征,艾灸腰陽關溫通督脈,驅寒濕之邪外出,加強手法疏通經絡的效果;瘀血型加齊刺局部、拔罐,結合腰三橫突綜合征結構特點,引邪外出,活血通絡;腎虛型灸腎俞,擦腎俞、命門,以達到補腎壯筋健骨之效。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32-233,536.
[2]張伯勛,王巖.現代頸肩腰腿痛診斷與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