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宏兵
(江蘇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68)
如今微博深受大學生的喜歡,一些高校(老師)紛紛開通微博來做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湖南師大星網(wǎng)。這有利于老師及時了解大學生當下思想狀況和其他方面的問題或需求,幫助適應校園生活,培育健全人格。但是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老師)利用微博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得到足夠重視和解決才能充分發(fā)揮微博思政工作的優(yōu)勢。
一些思政微博信息大都是學?;蛘卟块T公告或新聞,使得思政微博成為“微縮版”校園網(wǎng),與學生真正關心的問題有距離。同時思政微博內容“狹義化”,信息內容大都集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如名人名言,道德楷模。很少發(fā)布大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難,如學業(yè)困惑、貧困救助、情感生活、就業(yè)指導等方面。信息發(fā)布定位不準確、內容不全面導致學生對思政微博不感興趣和關注,也就不會有相關的信息反饋。這樣思政工作者既不了解微博思政工作的具體效果,也不能及時了解和解決學生在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問題。思政工作失去了針對性,使得工作事倍功半。思政微博流于形式,網(wǎng)絡優(yōu)勢無法發(fā)揮。
思政微博粉絲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思政工作者不注重思政微博的營銷。在思政微博“廣而告之”中,內容介紹不全面不具體,如微博各項功能的介紹或利用;或者推廣方式單一,如僅注重網(wǎng)絡文字式的推廣。這使學生對微博提不起興趣或者因不會熟練利用而離開。其次,微博沒有很好的經(jīng)營。信息內容存在不足,如上所述?;蛘咝畔l(fā)布形式單一,大都以文字為主,難以引起關注和互粉。同時思政微博孤立作戰(zhàn),缺少對同類微博的關注和未組建“大學生思政工作”微博群,乘勢追擊,擴大戰(zhàn)果。另外,微博中的信息組織不力、與粉絲互動少等因素也會使原有粉絲離開。這樣微博思政工作就失去了教育對象,思政微博也就失去了意義。
從思政工作者角度來說,一方面部分思政工作者缺乏對微博功能的全面了解和跟進,沒有掌握微博技巧來開展信息的問答和討論,最終因信息傳播和交流的途徑不通暢,產(chǎn)生了與學生粉絲互動少的局面。另一方面一些思政工作者態(tài)度不端正,工作敷衍。面對大學生的詢問和質疑,要么置之不理,要么馬虎應對,出現(xiàn)信息“官方化”和“空洞化”。大學生從微博中找不到需要的“困難幫助”和“問題答案”,導致他們對“微博問政”失去了興趣和互動。
另外,少數(shù)思政工作者在與學生微博互動中缺乏民主平等的心態(tài)。他們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和說教口吻與學生交流,對提問和質疑給以嘲諷或打擊,缺乏引導和寬容。這也導致學生不認可思政微博,微博思政工作難以開展和形成“常規(guī)化”。
可以從強化微博經(jīng)營和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兩方面著手。首先,微博經(jīng)營要以提高信息發(fā)布質量和微博推廣營銷為抓手。一方面思政微博信息要新穎豐富,具有時代感和針對性。除了傳統(tǒng)的優(yōu)秀人物及言論介紹外,還要與時俱進,發(fā)布那些發(fā)生在大學生身邊的好人好事以及當前社會上先進人物事跡來闡述思想道德教育理論,使之具有時代感和親切感。除思想道德教育外,信息還要涉及與學生當前和未來權益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入黨、學習、生活、就業(yè)等。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增強信息針對性。思政工作者要主動搜集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訴求,并進行統(tǒng)計歸類,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提供答案,或調整自己今后思政工作的重點(方向)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對思政微博的興趣和關注,把它當成身邊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另外,信息發(fā)布形式要多樣化,可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讓枯燥灌輸理論或問題解決方案變得生動多彩,使之容易被大學生接受和操作。
另外,學會微博營銷。老師要充分利用與學生接觸的每一個場合,如授課、班會、班級活動,或者利用黑板報、黑板墻、校報、校園網(wǎng)等靜態(tài)信息載體來向學生介紹、宣傳思政微博的內容、形式以及作用??傊?,爭取大學生對思政微博的關注與互粉是微博思政工作的重要前提。
其次,要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一方面要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微博知識,特別是幫助學生提高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取舍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信息表達能力。鼓勵和幫助大學生開通微博,主動搜尋和關注學生微博并與之展開積極互動。同時,要及時多手段地管理這些粉絲,把微博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阿里巴巴理查德說:“我的觀點就是要積累粉絲。粉絲過百,相當于班級黑板報;粉絲過千,相當于學校布告欄;粉絲過萬,相當于行業(yè)內刊;粉絲過十萬,相當于時尚雜志;粉絲過百萬,相當于地方電視臺;粉絲過千萬,相當于中央級報紙;粉絲過億,相當于衛(wèi)視;粉絲過十億,就是全國性電視臺?!盵1]
第一,思政工作者要利用微博即時交流模式,了解學生思想困惑或生活難題,積極主動、耐心細致地進行心理咨詢和思想解惑,講道理、提建議、指方向、給答案。
第二,針對大學生的共性問題或當前社會熱點事件開展“微博大討論”,幫助學生分析社會現(xiàn)象,澄清思想疑慮,批判錯誤思想(思潮),樹立正確觀念,指導科學行為。對學生隱私話題,可通過微博一對一聊天功能進行單線溝通[2]。組建以老師和優(yōu)秀學生為主體的“意見領袖[3]”。憑借個人威望及“同齡人效應”來影響粉絲的觀念和決定。
第三,在與學生互動中要有平等和民主意識。思政工作者一方面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和粉絲交朋友。在灌輸思想或答疑解惑時要注意文字表達方式和口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有包容心,不怕“拍磚”。允許學生自由地質疑、發(fā)言和評論,包容一些不當、不妥,甚至偏激的言論。從另一角度看,學生的一些言論也能促使思政工作者審視自己,進而提高思政工作水平。
第一個是微博和平面媒體的關系。微博雖然能節(jié)約時間成本和空間成本,但這受到計算機及網(wǎng)絡設備和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限制。因而不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大學生就處于微博思政工作的“盲區(qū)”。另外,微博受字數(shù)限制,師生雙方都不能完整、深度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在利用微博做思政工作時,若要實現(xiàn)大面積的教育和深度教育就必須繼續(xù)保留和利用傳統(tǒng)的平面媒體。思政工作者要繼續(xù)利用高校的宣傳欄、報告欄、校報??绕矫婷襟w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只有把兩者各自優(yōu)勢結合起來才能實現(xiàn)思政工作的立體化。
第二個就是虛擬空間和現(xiàn)實空間的關系。微博是思政工作的一個新方式,卻不能代替現(xiàn)實生活中老師和學生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一些共性的思想(問題)可通過微博的宣傳、引導和討論,起到教育一大片的效果。但微博不一定帶來教育對象的互動?,F(xiàn)實教育則彌補了這個缺點。在現(xiàn)實中師生雙方能徹底交流交心,過程中學生的思想的反復,情緒的波動,行為舉止的反映,都便于思政工作者及時了解工作成效,調整工作思路和具體方法,牢牢掌握思政工作的主導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大學生“聽其言,觀其行”。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服務還需要思政工作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步一步地去做,并且要做出成效,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護,反過來才能促進微博思政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總之,通過微博來開展思政政治工作才剛剛興起和流行。這需要思政工作者邊學邊做,邊做邊總結,不斷改進和完善思政工作內容和服務方式,提高微博思政工作的實效。
[1]崔學敬.我國政務微博的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11(11):51-53.
[2]王雪婷.高校微博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130-132.
[3]錢珺.淺談微博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方法創(chuàng)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