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錫英
空間詩學是當下極具前沿性的學術領域。卡爾維諾是20世紀鮮見的小說創(chuàng)作和小說理論雙豐收的作家,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理論、研究、鑒賞和品評作品方面有著出色的才華。他被與博爾赫斯、馬爾克斯等并提,被稱為“作家們的作家”。卡爾維諾的詩學理論主要集中于《新千年文學備忘錄》、《為什么讀經(jīng)典》、《文學的作用》、《時間零》等作品中。其輕的詩學、童話思維、元小說寫作等受到了學者較多的關注。但是人們較少從空間詩學的視野全面審視卡爾維諾的文藝思想、理論話語和文學創(chuàng)作,因此,從空間詩學維度來探賾卡爾維諾詩學蘊含的價值有重要意義。
在20世紀文化思想的震蕩轉型和變革中,空間理論突破線性時間思維的約束,以令人矚目的方式成為當代學術領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人們將其稱為“空間轉向”(spatial turn)??臻g轉向意味著當代哲學思維范式的嬗變,蘊含著提問方式、言說方式和解釋方式的重要變革。空間轉向波及當代各種學科,空間已是當代思想重要理論資源。麥克·克朗主編的《思考空間》一書指出:“空間在現(xiàn)代思想中無處不在?!臻g在不同的學科領域呈現(xiàn)不同的不同的性質。例如在文學理論中,空間往往是操作者處理文本的一種方式,用來轉換文跡。在在傳媒理論中,空間呈現(xiàn)出敘事及時間的美學轉向特征——一種基于視覺傳媒的構建模式……在所有的學科中,空間是一種表現(xiàn)策略”(轉引自麥永雄38)。
當代空間詩學理論資源引人注目。巴什拉的《空間詩學》(1957)強調(diào)人在空間中的體驗和想象,他分析了20世紀眾多文學作品的空間意象蘊含的詩性體驗。巴赫金的“時空體”、“超視”、“外位”等詩學話語豐富了空間詩學資源。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提出一個文本斷片、句子或段落,不單是直接或間接話語中兩個聲音的交叉,它是無數(shù)聲音交叉、無數(shù)文本介入的結果。所以,在她看來,任何文本的構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對另一個文本的吸收和轉換。這里引文的拼接,一個文本對另一個文本的吸收和轉換就是一種不同于時間思維方式的操控文本的手段,儼然是一種空間思維的范式。??隆⒘徐撤鼱?、德勒茲等人的空間哲學又大大豐富和充實了空間詩學。當代詩學的交叉性、跨學科性、文化間性等特征均顯示出了它的空間特性。
卡爾維諾的詩學話語中雖沒有出現(xiàn)“空間”的字眼,但是表現(xiàn)出了極為濃厚的空間特性??柧S諾的詩學觀與結構主義和后結構主義的較為清晰的聯(lián)系,而從空間理論的視域看,結構主義文論和后結構主義文論都是關于空間的詩學。對作家和批評家來說,空間是處理文本的一個方式,空間是對世界的一種感知方式,結構是一種空間存在和感知方式。1967年卡爾維諾移居巴黎,在那里停停留留有15年之久,與法國著名的結構主義大師列維·斯特勞斯,符號學家羅蘭·巴特等人來往密切,與原樣學派和烏力波文學圈交往頻繁。在這個璀璨的文化之都巴黎,符號學、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等當代先鋒思想豐富了他的創(chuàng)作,充實了他的小說詩學。結構主義和后結構主義諸多概念在學理上與空間理論密切相關。結構主義強調(diào)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完整性,后結構主義強調(diào)開放性、生成性、流變性、碎片化等。它們的區(qū)別也可以說是處理空間的方式的區(qū)別,是審視世界的思路的不同??柧S諾雖然沒有使用空間這一術語來,但是他較多地使用了具有空間性的詩學話語,有意識地將空間視為處理文本的一種方式。他的迷宮、時間零、結晶體、大百科全書等詩學概念都是具有鮮明特色的空間概念,并用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檢驗小說的空間詩學問題,極富思想啟迪。
卡爾維諾的文學思想具有典型的空間思維特質,他的詩學及其創(chuàng)作實踐都朝向一種開放性、繁復性和生成性?!懊詫m”、“時間零”、“結晶體”、“百科全書”都具有濃郁的空間的思維特質。此外,卡爾維諾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互文性”特點也蘊含著豐富的空間思想。
迷宮這個空間體系有許多復雜的通道和死巷,比挪·韋斯認為“迷宮因它的多層次性和復雜表征而成為世界文學形象的典型”(Beno 71)。迷宮繁復的空間特點啟發(fā)了卡爾維諾,他追求多頭緒的寫作,追求多重理解的生成性,試想,卡爾維諾的哪一部小說不是像穿越迷宮一樣費解呢?《命運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看不見的城市》皆是如此。
時間零這個術語極具卡爾維諾的獨創(chuàng)性,在他的論文集《你和零》中有提及,更是在短篇小說集《時間零》中用一系列的短篇小說《時間零》、《追趕》等試圖圖解這個理論。在《時間零》中卡爾維諾是這么闡述時間零的:“弓弦松弛,我伸開左手持弓,我右手向后拉弦,羽箭在空中飛鳴,懸停在它軌道三分之一的地方。同時一頭獅子張牙舞爪向我撲來,也懸停在它軌道的三分之一的離我的箭稍遠一點的地方”(Calvino 95)。這個絕對的時間卡爾維諾稱它為時間零。羽箭和獅子的空間運行軌跡是微妙的,是通向多種可能性的,空間的敞開性的文學空間實驗就是《寒冬夜行人》,每一個小故事都是到某個點便戛然而止,給人留下無限遐想。
結晶體和百科全書寫作關注的都是寫作的開放生成,極富空間思想。結晶體無限延展,有多個琢面,百科全書有眾多的系統(tǒng),每一個系統(tǒng)都有諸多的線索可以無限發(fā)展生成。這些空間體驗卡爾維諾十分精巧地運用到了《看不見的城市》、《帕洛瑪爾》等小說創(chuàng)作中。
“互文性”(文本間性)這個概念有著豐富的空間詩學思想??柧S諾的文本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對另一些文本的吸收和轉換、拼接、引用等等?!睹\交叉的城堡》編織進了很多意大利的民間故事,《寒冬夜行人》模仿了多種國別多種文體的創(chuàng)作,《看不見的城市》化用了歷史人物忽必烈和馬可波羅的相關背景。
卡爾維諾的空間詩學和文學空間生產(chǎn)在現(xiàn)在看來極具前瞻性??柧S諾在1986年去世,那時候的空間理論尚沒有像現(xiàn)在那樣豐富。但卡爾維諾在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和詩學理論中已經(jīng)比較系統(tǒng)地討論了空間的多元性,看到了多維空間交疊的特征,他精巧的文學創(chuàng)作使他成為多維敘事空間的創(chuàng)造者。他對空間問題的思考和文學空間實驗都具有濃厚的后現(xiàn)代主義特點,體現(xiàn)了后結構主義哲學、美學已和空間理論融匯的特點。
荷蘭哲學人類學教授約斯·德·穆爾在《賽博空間的奧德賽》中指出賽博空間是“超越人類生命發(fā)生于其間的地理空間或歷史時間的一種新的體驗維度,而且也就是進入幾乎與我們?nèi)粘I钏蟹矫娑枷嚓P的五花八門的迷宮式的關聯(lián)域”(穆爾2)。卡爾維諾的詩學概念“結晶體”和“百科全書”寫作的多維敘事空間就具有賽博空間的特點。結晶體的多面結構,不斷生成不斷變化。卡爾維諾在《新千年文學備忘錄》的“繁復”主題中提到:“當代小說作為一部百科全書,作為一種知識方法,尤其是作為一個聯(lián)系不同事件、人物和世間萬象的網(wǎng)絡”(卡爾維諾105)。結晶體和百科全書的不斷生成變化就好比是賽博空間,賽博空間的特點是瞬息同步性、多媒體性、超鏈接性、互動性等。如超文本超鏈接一樣,結晶體的每一個晶面都能發(fā)展,百科全書的每一系統(tǒng)每一個細節(jié)可以發(fā)展成為繁復的系統(tǒng)。這樣的創(chuàng)作,使得傳統(tǒng)的線性閱讀已經(jīng)不太適用于卡爾維諾的小說,他的《寒冬夜行人》、《看不見的城市》、《帕洛瑪爾》等章節(jié)之間不存在時間的邏輯關系,更多地體現(xiàn)了空間的多元、開放關系。
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勒茲(1925-1995)為20世紀空間哲學貢獻了以下重要的概念:如生成、褶子、塊莖等。這些空間性的哲學概念為我們審視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式?!顿Y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中說:“生成是一個根莖,它不是一棵分類樹或譜系樹”(德勒茲 加塔利336)?!敖Y晶體”和“百科全書寫作”的詩學概念也體現(xiàn)出了這種根莖的空間詩學思想。根莖,又稱“塊莖”,是迥異于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分類樹”或“譜系樹”的模式,后者具有中心論、等級制等特點?!案o”(塊莖)則強調(diào)開放性和逃逸性。
時間零詩學像根莖一樣具有開放性和逃逸性?!皩τ诿恳粋€多元體,都存在著一個邊界,它絕不是中心,而是包含之線或極限的維度(我們根據(jù)這個維度對其他那些維度計算)——所有這些線或維度在某個時刻構成了一個集群(逾越這個邊界,多元體可能會改變其本性”(345)。雄獅縱身躍起、羽箭空中飛鳴那一刻不是高潮,不是中心,而是邊界,越過這個點,事物會朝著不同的性質和方向發(fā)展。同樣利用時間零詩學創(chuàng)造的《寒冬夜行人》里是個小故事,每一個故事的結束點與其說是高潮,還不如說是敘述的某種維度,或邊界,逾越這個維度,敘述會朝著不同的空間發(fā)展??梢姇r間零詩學具有開放性、變動性的特點,它打破傳統(tǒng)敘事的一維性,強調(diào)跨越邊界,敘事可以有自由馳騁的空間維度。
卡爾維諾的詩學思想與德勒茲的“褶子”(fold)論契合度也是相當高?!榜拮印边@個概念是德勒茲在他的哲學著作《褶子:萊布尼茨與巴洛克風格》中的核心概念。德勒茲認為褶子以其豐富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外部宇宙和內(nèi)心世界之中。褶子的折疊、解褶、再折疊構成了一個互動的多重的豐富空間。迷宮就是一個褶子??柧S諾的迷宮式寫作就是褶子的折疊,迷宮中有無數(shù)條曲線與無數(shù)個點相切的變化曲線,讀者的閱讀就是解褶,讀者的閱讀與闡釋其實也是一種再折疊,這反復創(chuàng)造的文字迷宮、意義迷宮不就是一個褶子嗎?《看不見的城市》這個文本華麗至極,卡爾維諾說這個文本含義在他的所有小說中是最豐富的,因為他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多維敘事空間具有褶子般的變化性、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精神。
卡爾維諾對小說敘述形式的探索可謂到了極致,他喜歡創(chuàng)新,每一部作品和以往的相比都有新的變化??偟膩碚f,卡爾維諾的詩學理論和文學創(chuàng)作最大的貢獻是探索了多維敘事空間并付諸于實踐。他的多維敘事空間融合了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后現(xiàn)代空間哲學和美學等思想,極具前瞻性,它的價值不僅僅限于文學。
Beno,Weiss.Understanding Italo Calvino.Sou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3.
德勒茲加塔利:《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 》,姜宇輝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
Italo,Calvino.Time and the Hunter.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
麥永雄:“后現(xiàn)代多維空間與文學間性——德勒茲后結構主義關鍵概念與當代文論的建構”?!肚迦A大學學報》(哲社版)2(2007):37-46。
伊塔洛·卡爾維諾:《新千年文學備忘錄》,黃燦然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
約斯·德·穆爾:《賽博空間的奧德賽—走向虛擬本體論與人類學》,麥永雄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