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_熊瑞芳
梁衡先生的創(chuàng)作總是追求新意,又十分嚴謹。對許多老題材總要重新審視。他在一首談寫作的詩里說:“老樹開花沐春風,舊題貴在翻新聲。”為寫《心中的桃花源》,他已經(jīng)看了很多書,走了許多地方,又要我在九江代他找資料,我寄去十幾本。他讀后又不遠千里,再訪九江,親臨陶淵明故里,實地閱讀桃花源。我也有幸隨同。
廬山東麓的陶淵明紀念館,是濃縮陶淵明思想和文化的窗口。在陶靖節(jié)祠,梁衡先生駐足陶淵明像前。這位田園詩祖,頭帶漉酒巾,手持《山海經(jīng)》,目露清風,面貌朗月,似采菊東籬下,又似戴月荷鋤歸。《桃花源記》就出自斯人。歸來亭、碑廊、柳巷、菊圃、洗墨池和陶淵明墓,梁衡先生一一拜謁。冬日的暖陽為風物故舊抹上一層淡淡的光輝,那樣清,那樣靜,仿佛詩人《飲酒》詩描述:“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p>
星子縣玉京山的虎爪崖下,有一巨石,高一丈,寬一丈余,橫斜溪澗,周圍榛莽叢生,異常偏僻荒涼,詩人每每醉酒后就來石上躺著醒酒。梁衡先生攀嶺越石,不避陡峭,尋到這塊醉石?!短一ㄔ从洝?,定是詩人醉臥此石醒來后淋漓揮就。石上題刻《醉石詩》:“淵明醉此石,石亦醉淵明。千載無人會,山高風月清。”而今,一位解讀桃花源的先生來此,與淵明千年際會。山高山深,石秀石奇,悠悠寸心,兩心相知。
《桃花源記》的地理原型之一是星子縣的康王谷??低豕?,也叫廬山垅,在廬山最高峰漢陽峰以西,是廬山最長的峽谷。從谷口進山,溪澗泉流蜿蜒而下,竹影搖曳,如屏如畫,溪聲林濤,仙氣逼人??低豕戎校恋乜諘?,桃樹成林,田園入畫,一如世外。盡管時序入冬,展現(xiàn)在梁衡先生眼前的桃林,仍透著曠世的仙氣,隱逸無常,一派真境。
在《心中的桃花源》中,梁衡先生寫道:“陶淵明不是政治家,卻勾勒出一個理想社會,讓人們不斷地去追求;他不是專門的游記作家,卻描繪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圖,讓人們不斷地去尋找;他不是專門的哲學家,卻給出了人生智慧,設(shè)計了一種最好的心態(tài),讓人們?nèi)ソ饷?。如果真要說專業(yè)的話,陶淵明只是一個詩人,他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用美來凈化人們的心靈?!辈稍L結(jié)束時,主人請他談?wù)勼w會,他即興賦了一首六言詩:“非儒非道非佛,求真求靜求我。先生歸去千年,卻在今人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