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藝術這個西方的藝術形式在中國經(jīng)過一個世紀的發(fā)展,它的發(fā)展過程已經(jīng)變成一個本土化、民族化的過程,也是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藝術家們不斷的從國畫的藝術元素中吸取精華,并和西方的繪畫藝術語言進行融合。作為新生代的中國意向油畫,我們將積極的把中國的傳統(tǒng)國畫藝術融入到意向油畫中,努力為中國意向油畫尋求發(fā)展之路。
中國意向油畫作為油畫的一種繪畫藝術樣式,其語言風格也是由繪畫的物質材料本身所決定的。而我們中國的國畫語言風格同樣也有物質材料的特性,國畫以其獨特的繪畫材料,決定了中國畫的氣韻生動, 筆墨的靈動、瀟灑與飄逸或工細入世等技法美感,使畫面更多的趨向于儒雅、濕潤、柔軟而富有詩意的寫意藝術效果。
國畫的這種具有寫意性的繪畫風格,為中國意向油畫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繪畫形式。而中國意向油畫的創(chuàng)作根據(jù)自身材料的特性,積極的探索和融化與國畫的繪畫風格的交融,使之能夠讓中國意向油畫立足于國畫的藝術手法之上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
受到民族審美趣味和傳統(tǒng)美學觀念熏陶的中國意向油畫家,創(chuàng)作出的意向油畫極富國畫的“筆墨情趣”。他們在創(chuàng)作時,將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的筆法、筆意融入其中,“筆墨情趣”有效的抒發(fā)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這都對當代的意向油畫家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主要以幾種方式表現(xiàn)在中國意向油畫家的繪畫作品中。
1、在西方油畫的繪畫技法上,運用國畫的筆墨法和寫意性。在表現(xiàn)這種繪畫技法的時候,中國的意向油畫家利用油畫材料的性能,加以中國傳統(tǒng)國畫技法的指導,注重抒發(fā)主觀情緒,強調“神”和“意”的表達。在畫面中著重表現(xiàn)畫者的主觀情趣,同時對神韻和意境進行強調,其目的是追求造型的寫意性,其形態(tài)不拘于具象。吳冠中先生的油畫創(chuàng)作風格就是這種形式的代表。
2、意向油畫在西方繪畫的構圖和透視方式上,在繪畫技法上融入了國畫的骨法運筆。在意向油畫的畫面上,對于植物、人物和風景的處理都是采用以線條勾勒的表現(xiàn)方式,然后運用筆墨突出地去表現(xiàn)對象的最本質的物性和生命特征。
中國的意向油畫以西方的油畫來表達中國的國畫的意境和精神,將西方的抽象融入東方的意境之中,結合國畫的“筆墨情趣”,將東方情懷自然滲透到畫面中,使中國的意向油畫表現(xiàn)出新的藝術風格。
油畫色彩的變化會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如時間、地點、對象、氛圍等的不同,都會使畫面的冷暖關系、明度關系、純度關系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但是中國的意向油畫的色彩關系不僅僅是受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還蘊含畫家個人的情感。色彩與其他的語言形式相比,色彩具有很強的表情感染力和形式美的功能。
色彩是油畫最重要的元素,繪畫作品的成功與否就取決于色彩元素的運用。藝術家文森特?凡?高就曾經(jīng)說過“繪畫的使命是色彩,色彩不是靜止的,而應該是活動的和有朝氣的?!痹谟彤嫷纳手校覀儜撎貏e注意畫面中的色彩對于個人情感的表達,作品中的意蘊表現(xiàn)是整個繪畫作品的審美標準。所以,意向性油畫色彩的運用更在于畫者對生活的理解以及對色調的把握程度,最重要的要把畫者自己心中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彰顯畫者的個性。
我國著名的意向油畫家潘玉良,其畫風主要是把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藝術語言融入到意向油畫里,將中國畫的表現(xiàn)技法和書法的運筆法運用其中,用中西方的繪畫藝術語言形式來創(chuàng)作,形成了她的獨具中國韻味的繪畫語言。其代表作《奸貓》,就是屬于他的中西繪畫藝術語言合璧的杰作。在這幅意向油畫中,其作品充分運用油畫色彩的造型特點,使作品具有豐富而含蓄的特點,整幅作品是以紫紅色為背景,然后采用不同冷暖的紅色及黃色等灰色的表現(xiàn),使畫面色彩顯得深厚,整個空間飽滿且質感強。在創(chuàng)作時,她在用用筆技巧和表現(xiàn)形式上充分利用國畫的水墨畫法的筆法,在對貓的刻畫上,其運筆之瀟灑猶如沒骨法,其色彩的濃淡變化是對意向的最好表達,一個奸睡的憨貓就顯得栩栩如生了。
中國的意向油畫不管是在用筆上,還是造型上都傳承了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語言中的“傳神”的審美標準,整個畫面形象塑造游走與“似與不似之間”。
在中國的意向油畫里,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涵。為了使意向油畫能夠達到這種精神境界,這就要求意向油畫藝術家要進行主觀的提煉和概括,然后在融合自己對自然界事物的領會,對畫面形式進行精心的設計以表達某種意境。中國的意向油畫藝術語言與西方的油畫藝術語言之間的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它們所蘊含的本土文化精神的不同,中國的意向油畫所秉承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它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哲學的代表,在中國的意向油畫作品中所包含的哲學觀點正是對國畫精神的展現(xiàn)。
我國的油畫大師蘇天賜,在他的油畫作品中,運筆之灑脫飄逸,生氣靈動。蘇天賜和老一輩的油畫藝術家一樣,擁有深厚的國學功底,所以在他的意向油畫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尤為明顯。在《秋日湖畔》這幅作品中,對于湖邊的樹枝只是寥寥數(shù)筆,進行簡單的勾勒,畫面中的景物都是進過精心的概括的,運用虛擬的表現(xiàn)手法,把畫家自己的情趣恰當?shù)娜谌肫渲?,使整個畫面充滿生命的張力。
當代中國意向油畫不斷學習國畫的“以白當黑”的理念,在油畫作品中,經(jīng)常采用留白的方式,以此來體現(xiàn)國畫的“大象無形”的審美觀念,如畫家李可染的《細雨漓江》蒙蒙細雨中的漓江水如平鏡,細雨綿綿愈遠愈淡,唯有在空漾迷離的江面上穿行輕巧的漁舟,使觀者置身于這夢幻般的靈空世界。在畫面中表現(xiàn)出人與自然融合,黑色的主色調在蒼茫的意象中表現(xiàn)了深渺的境界,使觀者在自然中領悟到的某種無限豐富永恒的感慨。
中國意向油畫不僅僅是簡單的運用西方的油畫藝術,更是將融合中華民族文化,及國畫的精神內涵。中國意向油畫其主要表現(xiàn)東方情節(jié),是中國獨特的民族文化對油畫藝術家的影響,使其追求一種自然精神的升華。它的表現(xiàn)形式不拘于物象的形狀、色彩等而是側重與使用國畫的意境去體會,然后在作品中去表現(xiàn)自己的感悟。
當代世界藝術大師趙無極先生的油畫是以表現(xiàn)自我內心的感受為宗旨,在他的酣暢淋漓的油彩下,洋溢著強烈的東方氣息,在行云流水的節(jié)奏中,在變換多姿的色彩中,傳達著天人合一、虛靜的藝術精神境界。
總之,中國意向油畫在中國特有的藝術文化氛圍下不斷發(fā)展,在它的藝術風貌里深深的印下了中國文化的精神,以國畫的獨有的哲學觀念融合與意向油畫藝術語言中,追求“形似”“意境”,以寫意的表現(xiàn)手法彰顯國畫藝術的精神內涵。
[1]鄭若麟,朱德群.《美的執(zhí)著追求者》[M],《文匯報》 2005
[2]趙力 余丁.《中國油畫文獻》[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3]劉淳.《中國油畫史》[J].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