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漢》被很多媒體譽為2008年“最具風格”的電影之一,特別是其“‘笑’果不凡。”[1]他們稱贊影片“各位主演演繹了不同的硬漢故事”[2]。我以為媒體的觀點太趨奉市場而幾乎忽略了影片的核心意蘊?!队矟h》并不完全是一部寫實影片,它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其意蘊更是寓言式的。
一
《硬漢》塑造了一個理想主義的人物,講述了一個非現(xiàn)實的故事。這是理解影片內(nèi)容的前提。
老三是個被提純了的文化符號,寄予著創(chuàng)作主體的自覺。他智商不高,尤其是心地單純得一塌糊涂。每天在家只做一件事——苦練功夫;每次出門只為一個目的——打擊壞人。他崇拜偶像,虔誠地向往純凈的世界,并堅信自己是“為了消滅邪惡而存在的”“一種力量”。
這樣的“力量”——他,抽離于現(xiàn)實之外,卻傾注到現(xiàn)實當中,這是影片中各種沖突發(fā)生的貫穿性力量之來源。他喜歡自己的女朋友,但卻不知道如何給她珍愛,無法帶給她安全感和穩(wěn)定感。他嫉惡如仇,視一切壞人為自己不共戴天的敵人,但他卻只知道采取以暴制暴的個人主義方式,這使他行走在黑白兩道之間,而黑白雙方都不能接受他。他是高度理性化社會中的異類,但他卻以極端感性的方式跨越了理性無法到達的彼岸。他極其個人,卻無私無畏,無時無刻不在為社會團體和他人著想。他不聰明乖巧,行為方式也笨拙,腦子里就只一根筋,卻比任何人都更專注,更投入,結(jié)果使得他實際上已經(jīng)超越了好些所謂的聰明人和優(yōu)秀分子的能力。他毫無幽默感,卻認真地制造了很多笑料。他不怕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和社會的異類,是一個永遠一條道走到黑的偏執(zhí)狂。
這樣一個智商不高的人,同樣很難理性地生活和行動。他只執(zhí)著地活在自己的內(nèi)心中和有限的世界里,依據(jù)自己的直覺理解和好惡判斷是非,采取打擊行動,而很難領會他人的意圖,依循社會的規(guī)則。小偷教小孩做賊,他打。他們騙他說,以后不這樣了,明天就送小孩上學去。他深信不疑,原諒了他們。警察批評他打人不對:“你以為你把他們打了,他們以后就不做壞人了嗎?”他的回答是:“哦……我懂了,我應該把他們的膝蓋打折,這樣,他們以后就當不了壞人了?!绷钊丝扌Σ坏?。女朋友暗示需要他的愛:“把你的紅纓槍給我……”。他沒有聽懂,以為要他的寶貝,嚇得撒腿就跑。本來是去應聘當武術教練的,卻把人家的教練打扒了,自己的工作也黃了。
在個人與他人、現(xiàn)實的沖突中,影片關注點卻是傾向于個人的,就是說,影片講述了老三的經(jīng)歷和故事,但是價值觀是趨向于他本人而非相反。這樣,出離了塑造一個血肉豐滿的典型性格和具體形象,人物成了一個寓意符號:單純、執(zhí)著、嫉惡如仇、武藝高強,還有不可缺少的運氣、巧合與機遇。
我認為這類影片不必擔心票房,主要理由就是基于這一點。這個人物符號切合了當今社會大眾的心理渴望。當人們對現(xiàn)實無奈,對理性失望,對社會問題束手無策之際,總希望有一種非現(xiàn)實的力量、非理性的沖動、超社會的存在可以憑借,來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老三就是這么一個邊緣人。他沒有群體歸屬,不尋求他人認同;他只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從不奢求保護;他不計后果,不講策略,遇見壞人就打,掄起拳頭就上;他見義勇為沒有任何個人目的,比如金錢、名位、愛情。老三既不比形而下的人低俗,也不比形而上的人高尚。他就是他,既不上,也不下,卻既能上,又能下。
因此,如果說,影片的“笑”果不錯的話,那么這笑聲既是給予老三的,又不完全是給他的。當老三無所顧慮的向那些壞人施展的正義的拳腳,恰好滿足了觀眾內(nèi)心對于和諧與安全的潛意識需要,是他們內(nèi)心中自我愿望的鏡像表達和實現(xiàn)。與其說《硬漢》的主角“老三”是一個類似“傻根”和“阿甘”的男人,不如說現(xiàn)代觀眾心理需要“傻根”、“阿甘”和“老三”,需要執(zhí)著的男人,呼喚執(zhí)著的硬漢精神。
二
人物的理想主義色彩之外,影片在主題方面則是寓言式的。它寓意著對現(xiàn)代社會的理解,探求解救當下社會現(xiàn)代性問題的藥方。寄寓的方式和意味融化在人物、情節(jié)、故事等方方面面。
從人物來看,以老三最富于寓言意味。前面我們分析了老三并非一個現(xiàn)實性人物,他是寄予創(chuàng)作者理想的載體。他的性格特點是傳統(tǒng)而革命的。老三是一個具有傳統(tǒng)美德的男人,表現(xiàn)在他對正義和道義的執(zhí)著追求。他堅信塵世間有一種正義的力量,并甘愿成為它的化身。他頭腦簡單,心地善良,臨危不懼,甚至視死如歸,不愛其軀。在與壞人的斗爭中,他是最堅決、最無懼的。即使在博物館里,自己深陷絕境的時候,他仍然以揭穿謊言為己任,而不以茍且保護自己為目的。
以老三為核心,影片中的諸多人物與他形成各種關系。部隊政委與和他在一起的小男孩笑笑從正面烘托了他的品德,其他人物和他以一種相對復雜的關系存在。反面人物以國際級大盜阿龍為代表,他們的人生目的是金錢至上,這和老三構(gòu)成對立關系。有人以“硬漢”為線將影片中出現(xiàn)的若干男人統(tǒng)統(tǒng)串聯(lián)起來,統(tǒng)統(tǒng)歸之為一類人,從而認為影片塑造了一群“硬漢”。我以為這不妥。影片著力塑造的就只有一個人,老三。其他人都與他因一種關系而存在,本身并無獨立性。警察與老三是交叉關系,在懲惡揚善、維護社會正義方面,他們有共同性,但是他們也有不同的地方。警察代表政府,對犯罪分子依法實行專政,這是職業(yè)要求和法律需要。老三則從自己的感性判斷出發(fā),用個人的方式打擊壞人。盡管他在影片中并沒有錯打好人,但他曾經(jīng)被警察誤認為是壞人,說明了他的行為還是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jù)與現(xiàn)實理性的。也就是說,他的主觀愿望是好的,但他的方式和效果是有問題的。這種人物關系的安排,寄托了創(chuàng)作主體的是非判斷。同時,老三的曲折經(jīng)歷又間接地傳達了創(chuàng)作者對這種性格和價值觀的辯證理解。
故事情節(jié)層面貯滿了文化寓言符號。老三,是正義、傳統(tǒng)、執(zhí)著、善良、單純的化身。他最崇拜的偶像一個是民族英雄岳飛,一個是部隊的政委,他身邊只有一個好友,同樣也是智障兒童的笑笑。他最酷愛的武器是紅纓槍,每天習演的是宋朝武術。他用紅纓槍和宋朝武術打擊現(xiàn)代社會里的壞人。他追求理想為上,連愛情都無暇多顧。尤其是,他將打擊壞人作為了自己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人生目的。從更深一層意義來理解,他斗爭的目的只是斗爭本身,沒有摻雜外在的目的,是純之又純的。這已經(jīng)將他的行為抽象化了,本體化了,賦予了更高的意義和價值。他與偷盜、綁架等犯罪分子的對立成為影片的主要矛盾,這并不是個別的人與人之間的對立沖突,而是兩種價值觀念符號之間的嚴重對立沖突。以阿龍為代表的犯罪分子,不顧道義和法律,采取非法手段,悍然要將他人財物掠為己有。因此,影片在傳統(tǒng)道德和現(xiàn)代欲求的對恃中,表達了對現(xiàn)代性的反思。
我們可以把這種反思看作是影片為當下社會提供的一套解救藥方,即對現(xiàn)代性問題某些方面的糾偏。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社會對個性的崇仰,對追求個人價值的認可,人們在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擴張個人欲望方面過度膨脹,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致使社會價值標準和個人價值觀紛紛發(fā)生了某種錯位。特別是金錢觀念侵蝕到了人的每一根神經(jīng),唯利是圖成了某些人的唯一生活追求,直至發(fā)展到殺人犯罪侵掠搶劫等危害社會和他人的極端程度。這是現(xiàn)代性本身的矛盾。這時,老三出現(xiàn)了,以顯著區(qū)別于他人的特點宣告了一個新的形象和觀念的誕生。他對金錢觀念、個人主義、名位利益等諸多現(xiàn)代概念不屑一顧。從他的個人裝扮、語言表達、行為性質(zhì)等等看來,他吸取了民族傳統(tǒng)優(yōu)良品質(zhì)的精華,并融入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積極因素。老三是這兩個方面的有機結(jié)合體。
盡管影片對老三的姿態(tài)持贊賞態(tài)度,并保持著最終樂觀心態(tài),但是并非全盤盲目樂觀和簡單贊賞,而是表現(xiàn)了一種辯證的思考。這在影片中以敘述老三的曲折遭遇來表現(xiàn)。老三不但武裝了代表傳統(tǒng)文化符號的紅纓槍,而且習演著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代表的武術,用它們來懲治現(xiàn)代壞人會怎么樣呢?首先,它的方式出人意料,連犯罪分子都沒有料到,觀眾也沒有料到。其次,它是有效的。老三最后的勝利是最好的證明。再次,它取得勝利來之不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一方面說明了傳統(tǒng)和主流的力量,另一方面說明了現(xiàn)代性頑疾的難以克服??傊?,在處理現(xiàn)代性問題的過程中,除了借助于有效的資源之外,更需要現(xiàn)代人的努力和堅持。
三
僅僅有上述人物和主題的因素,還很難使影片成為受觀眾喜愛的產(chǎn)品。人物的智障因素極容易使影片主題墮入人道主義關懷的窠臼,而主題的教化性質(zhì)則容易使影片缺少娛樂感和觀賞性,嚴重的還會釀成“票房毒藥”。在處理這個問題上,影片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是成功的。
首先是故事情節(jié)安排,制造了一種張力,非常抓人。本來,老三的線索和阿龍的線索是分開的,但是基于他們行為的內(nèi)在對立性質(zhì),影片利用敘述之便巧妙地將他們縫合在一起,制造了故事情節(jié)的緊張和沖突,非常吸引眼球。可以說,這是一個講述得比較成功的故事。在這條主線之外,老三和警察之間的交叉關系又構(gòu)建了另一條故事線索。因為老三的個人主義打擊方式同樣是游離于正常法律程序之外的,所以他受到了警察的追逐和鎮(zhèn)壓。在前一條線索中,警察和老三是統(tǒng)一關系,他們共同對付阿龍這類壞人;在后一條線索中,警察和老三是對立關系。這樣,在警察、老三和阿龍之間,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對應關系,各派力量之間關系復雜,互相制肘,形成了攪纏的局面。警察逮捕了老三,大盜要對付警察。大盜炸毀警車的同時,老三逃脫了,大盜趁機偷盜。警察兵分兩路,最后自顧不暇。大盜暫時得逞,老三重獲自由,追擊大盜。三者重新角逐。到博物館搏斗時,警察依靠和老三結(jié)成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才戰(zhàn)勝對立面阿龍。在這種情況下,矛盾最終得到了有效解決。三條線索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直到最后才整合為兩條,完成了整體敘事。
關于老三的職業(yè)和感情兩條線索,在事實上是存在的,但不是影片敘述的重點。重點在老三自己,他常?;煜湍:齼烧叩年P系。老三因此失去了小草。這樣的敘事是成立的。它更重要的作用是突出老三的性格和現(xiàn)實的距離,豐富了影片的“笑”果。
其次,幽默手法,使其“笑”果不錯。影片充分利用了老三智障的材料,制造幽默和笑料,用了假戲真做、答非所問、順水推舟、制造反差等等方法。例如三人傳手機,抖開了兩個包袱,一是舍友把自己被關押說成正在出差,把不能打搶說成不想打搶的語言幽默。二是三人傳遞空氣手機和阿龍機智回答的表演幽默。還有老三在健身房出手打教練,也有兩個包袱,一是老三主動對教練說“你……你打我”,當教練一拳襲過來時,老三一擋,一踢,教練應聲倒地。二是他走出門口時還不忘結(jié)結(jié)巴巴的跟笑笑炫耀:“他……他沒有反抗,他要是反抗,我還有一招?!闭f完老三用自己健壯的手肘往下一劈,吐出四個字:“非死即殘!”答非所問,比如說,阿龍問老三克敵制勝用什么槍,老三說紅纓槍。小草和老三洗鴛鴦浴,小草說要他的紅纓槍,嚇得老三趕緊撒腿跑回家。警察批評老三打人不對:“你以為你把他們打了,他們以后就不做壞人了嗎?”老三恍然大悟,回答:“哦……我懂了,我應該把他們的膝蓋打折,這樣,他們以后就當不了壞人了?!?/p>
隨著文化市場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國電影正在為民族電影事業(yè)的輝煌做著不懈的努力。中國藝術家必須拍出有一定藝術高度,同時又經(jīng)得起市場檢驗,受大眾歡迎的佳作來。走市場和走藝術都無可厚非。王晶說:“什么賺錢,我就拍什么?!边@也未嘗不是一種可以接納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從馮氏幽默到近年來幾部方言幽默電影的結(jié)果來看,幽默確實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消費符號。但總的來說,它們的幽默藝術水平有限,遠遠夠不上經(jīng)典。馮氏幽默有語言過剩之弊,《瘋狂的石頭》、《我是劉躍進》等影片,幽默太依賴方言,故事本身的挖掘不夠?!队矟h》的突破在于它對故事的經(jīng)營比較好,故事本身制造的“笑”果又能夠巧妙地溶于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之中,同時又能夠彰顯寓意,使形式和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消費性和藝術性同時實現(xiàn),又提供了一種新的探索。只有這樣對中國電影做各方面的比較思考,我們期望的中國電影的明天才會更早到來。
參考資料
[1]Yh:新 浪 娛 樂,2008年11月27日23:25。http://ent.sina.com.cn/m/c/2008-11-27/23252270268.shtml
[2]Yh:新 浪 娛 樂,2008年11月27日23:54 。http://ent.sina.com.cn/m/c/2008-11-27/235422702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