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芳,莊利棟,胡 宏,吳華新
(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yī)院:1.血液科;2.流式細胞檢測實驗室 621000)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是造血干細胞基因突變的克隆性疾病,臨床上以血細胞膜上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生成障礙,GPI錨定的CD55、CD59表達降低,最終導致血管內(nèi)溶血為主要特征。臨床上常表現(xiàn)為骨髓衰竭、深靜脈血栓、溶血等。作為重要的GPI錨聯(lián)蛋白,CD55、CD59在外周血細胞表面表達缺陷常被作為診斷PNH的敏感性指標。文獻顯示健康人群、常見的幾類貧血性疾病也可存在CD55、CD59不同程度的表達下降[1]。為此,現(xiàn)對本院連續(xù)收治的176例貧血患者CD55、CD59免疫表型進行了比較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6月30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綿陽市中心醫(yī)院血液科病房連續(xù)收治的,因貧血、骨髓衰竭、且診斷明確可評價的患者,共176例,其中男96例,女80例。年齡范圍10~93歲,中位年齡(48±18)歲。各種貧血的診斷均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2]。
1.2 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血,EDTA抗凝,常規(guī)CD55、CD59標記,流式細胞分別檢測紅細胞、粒細胞表面CD55、CD59的表達。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各組檢測指標用表示,組間比較進行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NH組CD55、CD59在紅細胞、粒細胞表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再生障礙性貧血(AA)組外周血CD55、CD59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外周血CD59在紅細胞表面的陰性率較對照有所增加;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CD55在中性粒細胞表面表達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A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組間各數(shù)據(jù)的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各類貧血外周血粒細胞、紅細胞CD55、CD59陰性百分率的比較
CD55、CD59陰性克隆與PNH發(fā)病的相關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已得到廣泛的認可,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CD55、CD59的下降可出現(xiàn)于 MDS、AA患者;甚至有研究顯示,健康人外周血細胞表面同樣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CD55、CD59表達缺陷,但在各細胞群表達的百分率均在90%以上[1]。CD55、CD59下降多少可診斷PNH,國外的研究沒給出確切的界定;國內(nèi)關于PNH的診斷認為:PNH患者中CD55或CD59陰性中性粒細胞或紅細胞需大于10%,5%~10%`為可疑[2]。本研究顯示,常見的貧血性疾病尤其是AIHA、MD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紅細胞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CD55、CD59表達缺陷,但以CD59的表達缺陷最為顯著。作為診斷PNH目前最為敏感、特異性高的指標,CD55、CD59的表達下降并非僅僅存在于PNH,因此,仍需要結合臨床表現(xiàn)、酸試驗、糖水試驗、Rous試驗等傳統(tǒng)的實驗室檢查來提高PNH診斷的準確率。更新的研究顯示:多參數(shù)的流式細胞檢測有利于提高PNH小克隆的檢出率[3-4],這對PNH的診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D59是膜補體溶血抑制因子,CD55是衰亡加速因子,二者對膜補體均有較強的破壞作用,但以CD59的缺失對膜溶解破壞抑制作用更強,用CD59單抗篩查PNH很少漏診并且CD59的缺失較CD55缺失更易檢出,因此CD59的缺失被認為在PNH的診斷中最為可 靠[1,5-6]。另外,PNH患者的外周血中,CD59陰性紅細胞所占的比例較CD55陰性細胞高。本研究同樣印證了這一結論:100%PNH患者存在紅細胞CD59表達下降;56%PNH患者存在粒細胞CD59表達的下降;63%PNH患者存在紅細胞CD55表達下降;75%PNH患者存在粒細胞CD55表達下降。近期研究甚至認為CD59在診斷PNH過程中是個優(yōu)于CD55的指標[7]。但據(jù)此認為:紅細胞CD59的下降是診斷PNH的必要的,獨立條件尚需大宗病例研究證實。
如何解釋PNH以外的其他類型貧血患者存在CD55、CD59表達的缺失?文獻報道:除了PNH,很多干細胞疾病患者存在CD55、CD59陰性克隆,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纖維化等。甚至有研究認為:含少量CD55、CD59陰性克隆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與無CD55、CD59缺失異常的患者相比,對免疫抑制劑治療反應更好,且預后更好[8-9]。本文同樣顯示 MDS、AIHA患者分別存在CD55、CD59的檢測下降,與文獻報道不同的是AA組未發(fā)現(xiàn)CD55、CD59表達的下降。另外AIHA患者CD55、CD59檢測結果的下降多系自身抗體封閉血細胞膜上CD55、CD59造成的假陰性,能否據(jù)此推測這類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療的療效有待于更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綜上所述,CD55、CD59表達缺陷是PNH的主要臨床特征之一,CD55、CD59在PNH患者紅細胞、粒細胞上表達的下降較其他貧血更具普遍性,但部分非PNH患者仍可能存在CD55、CD59的表達缺陷;越來越多的研究已提示PNH小克隆的存在,在實驗室診斷方面也在不斷改進,諸如FLAER法等,現(xiàn)階段,在更精確的檢測方法普及之前,PNH診斷仍需結合臨床及其他傳統(tǒng)的實驗室檢查。
[1]歐陽紅梅,張芹,甸自金,等.CD55、CD59在健康者紅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上表達的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2):109-111.
[2]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51-55.
[3]Battiwalla M,Hepgur M,Pan D,et al.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for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small GPI-deficient cellular populations[J].Cytometry B Clin Cytom,2010,78(5):348-356.
[4]Sutherland DR,Kuek N,Azcona-Olivera J,et al.Use of a FLAER-based WBC assay in the primary screening of PNH clones[J].Am J Clin Pathol,2009,132(4):564-572.
[5]王永才,朱杰,王敏,等.CD55、CD59、CD34對 AA-PNH早期診斷研究應用[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5,21(7):553-556.
[6]李強,張之南,呂照江,等.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臨床緩解患者仍可查出異常血細胞[J].中華血液學雜志,1999,20(4):183-186.
[7]Tembhare P,Ramani M,Syed K,et al.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erythrocytes in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reveals superiority of CD59as a diagnostic marker compared to CD55[J].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2010,53(4):699-703.
[8]丁磊,姜敘誠.CD55、CD59在造血干細胞疾病中的表達[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8,7(5):559-562.
[9]Wang H,Chuhjo T,Yasue S,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 minor population of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type cells in 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J].Blood,2002,100(12):3897-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