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蕾,李雪蓮,汪 麗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兒科,重慶 400042)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收治的患兒大多病情危重,剛出生就與父母分離,其住院期間給父母帶來多方面的壓力,對家庭是一種特殊刺激;而當患兒出院時,父母又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zhàn)。護理支持質量影響著父母角色的發(fā)展和患兒出院后提供主要的護理能力[1]。只有充分了解患兒家長對出院指導的需求,采取適合的方式給予正確的指導,才能幫助家長建立信心,使患兒在出院后得到及時有效的護理。本研究對本院NICU出院的患兒家長進行相關知識需求的問卷調查,以期為患兒家長提供更好的出院指導,提高新生兒出院后的家庭護理質量。
1.1 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0年8~12月在本院NICU住院治療的患兒家長182人為調查對象,其納入標準為患兒病情治愈好轉出院,自愿參加本研究。共收回有效問卷176份,有效率為96.7%。本次調查有效問卷的患兒家長中母親81人,父親95人,年齡20~42歲。其他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n=176)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法,問卷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廣泛征求專家意見,多次修改而成。問卷包括兩部分:(1)一般情況。被調查者與患兒的關系、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是否為雙胎或多胎嬰兒、是否為早產(chǎn)兒,有無照顧嬰兒經(jīng)驗等。(2)希望得到的出院知識指導。喂養(yǎng)指導,皮膚護理,疾病預防,兒保知識,計劃免疫,有關本次疾病需要的指導等6個方面共28個問題。每一項分為3個等級,分別為非常需要、需要、不需要。調查前先征得被調查者同意,由調查者說明問卷填寫的注意事項及要求,由被調查者填寫。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利用SPSS13.0分析系統(tǒng)軟件包完成。計數(shù)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此次調查中,絕大多數(shù)家長希望能得到詳細的出院指導。家長對出院指導6個方面的需求程度各不相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中,對計劃免疫的需求最高,僅3例家長(1.7%)表示不需要此方面指導;其余按照需求程度排序依次為:有關本次疾病需要的指導,喂養(yǎng)指導,兒保知識指導,疾病預防指導,皮膚護理指導。見表2。
表2 NICU患兒家長對出院指導的需求
3.1 重視對NICU患兒家長出院指導需求的評估 新生兒出院指導是教會家長在院外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幫助其解決在護理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科學指導,是整體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預防疾病、提高家長育兒自信心具有積極作用[2]。只有通過了解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需求和獲得健康知識的形式,才能使護理人員有的放矢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3]。危重疾病新生兒經(jīng)過長時間的治療終于好轉出院,其家長的心情可想而知。很多母親不顧傳統(tǒng)的“坐月子”,親自到醫(yī)院接孩子出院,這也是本次調查對象有相當一部分母親參與的原因。相對于普通新生兒的出院指導,NICU出院的新生兒家長對孩子表現(xiàn)得更為關注。護士應重視對他們出院需求的評估,了解他們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及有無語言溝通障礙等情況,針對具體情況采取適當?shù)姆绞竭M行出院指導。由于大多數(shù)家長初為人父母,缺乏新生兒護理知識,通過出院指導增強了患兒家長的保健意識,促使家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基本的護理技巧,使患兒出院后得到較好的護理,家長對護士的滿意度大大提高[4]。
3.2 有針對性地對出院患兒家長進行出院指導 在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不同的家長對患兒出院指導的需求各不相同,對計劃免疫的需求最高,僅3例家長(1.7%)表示不需要此方面指導。在臨床工作中,可以針對患兒家長的不同需求,選擇性地給予出院指導,讓患兒家長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得到對他們有幫助的出院指導。
3.3 重視特殊患兒家長對出院指導的需求 一些高齡產(chǎn)婦及多次流產(chǎn)經(jīng)保胎治療才有子女者,由于新生兒住院,與之分離,且不能給在住院中的孩子恰當?shù)靥峁┥眢w上或情感上的需要表示憂慮[5],而這些新生兒往往又是早產(chǎn)兒或病情較重者。早產(chǎn)是圍產(chǎn)兒發(fā)病、死亡及遠期致殘的主要原因,早產(chǎn)兒住院時間長、醫(yī)療費用高讓其家長承受著沉重的經(jīng)濟和心理上的壓力,加之NICU封閉式的管理,醫(yī)患溝通少,更容易讓家長產(chǎn)生緊張焦慮情緒[6]。對于這些特殊患兒的出院指導有別于其他的患兒,出院后的家庭護理對他們今后的生長發(fā)育尤為重要。因為來之不易,父母承擔了更大的壓力,擔心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孩子生病或其他不適,容易引起自責,他們往往在出院指導中希望得到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對這些有特殊需要的新生兒家長,護士應更加耐心地進行講解,充分理解家長的焦慮和擔憂,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
3.4 耐心對待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 由于有的家長文化程度較低,對疾病方面的信息了解較少,因而容易產(chǎn)生茫然和焦慮。護士應將與患兒病情有關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家長,使其了解病情,消除不必要的顧慮。這些家庭又常因為經(jīng)濟困難要求提前出院,患兒出院后的護理直接影響到其生存質量及再次入院,因此出院指導的內(nèi)容應該更加廣泛。護士要指導家長如何保持衛(wèi)生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減少聲音、光線等對患兒的刺激[7];指導基本的喂養(yǎng)方法、皮膚護理、臀部護理、眼部護理、臍部護理等知識;指導有關疾病的預防、康復及兒童保健等內(nèi)容。對于出院帶藥的患兒一定要進行詳細的用藥指導,確保用藥安全。采用多種健康教育方式相結合的形式,如個體指導、集中宣教、操作示范、圖文材料、視聽教材等。
3.5 加強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面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愈來愈高。出院指導是整體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預防疾病、提高家長育兒自信心具有積極作用[2]。NICU護士必須熟練掌握患兒出院計劃的內(nèi)容,充分了解家長的需求,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8]。出院指導可充分發(fā)揮護士的潛能,促進其自覺學習醫(yī)學基礎知識和科普常識,拓寬知識面,提高護士的專業(yè)水平及溝通技巧。要求護士不但有精湛的護理技術及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須善于與患兒家長溝通。只有提高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豐富出院指導的內(nèi)容,才能使患兒在出院后繼續(xù)得到科學的治療、護理及保健,遠離疾病,健康成長。
[1]鐘曉蘭,郭宏卿.NICU患兒家長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27-129.
[2]張娟.如何做好新生兒出院宣教[J].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2006,5(8):85.
[3]魏新娥,王俠.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家屬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及對策[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21):2900-2901.
[4]黃秀麗.對新生兒病房患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的體會[J].廣西醫(yī)學,2003,25(11):2324-2325.
[5]勞美瓊.高危新生兒家屬心理需求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02,16(11):643-644.
[6]王潔,謝立華.早產(chǎn)兒健康教育路徑在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的實施[J].當代護士,2010(12):150-152.
[7]Goines L.The importance of quiet in the home:Teaching noise awareness to parents before the infant is discharged from the NICU[J].Neonatal Netw,2008,27(3):171-176.
[8]Scherf RF,Reid KW.Going home:what NICU nurses need to know about home care[J].Neonatal Netw,2006,25(6):4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