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金蓮
新生兒因其發(fā)育尚未完善,在解剖、生理、藥理等各方面與幼兒、年長兒童及成人有明顯不同,新生兒手術又多伴有先天性畸形,如早產(chǎn)則其對手術和麻醉耐受更為低下,麻醉風險較大[1]。筆者通過對2011年2月~2011年10月共選擇100例ASA分級為1~2期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需手術的患兒采用舒芬太尼復合七氟醚進行麻醉,麻醉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100例ASA分級為1~2期擇期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患兒,年齡0~2個月,體重2~4.5kg,隨機分為A、B兩組。
1.2 麻醉過程 所有患兒入室前均置靜脈留置針開放靜脈,術前20min給予鹽酸戊乙奎醚0.01mg靜注,患兒入室,常規(guī)監(jiān)測BP、HR、ECG、血氧飽和度(SpO2)。誘導時A組給予舒芬太尼0.1μg/kg,羅庫溴銨0.3mg/kg復合吸入七氟醚(1%~5%);B組羅庫溴銨0.3mg/kg復合吸入七氟醚(1%~5%)。面罩輔助通氣保證氧供。麻醉深度達患兒下頜松馳、眼臉反射消失、眼球停止運動,心率較誘導前下降20%,行氣管插管。氣管導管大小是:ID 3.0~3.5mm,插入導管長度9.5~10cm,PETCO2波形顯示良好,頸部無漏氣聲音,聽診雙肺呼吸音對稱,固定氣管導管,眼睛涂紅霉素眼膏,調整吸入氧濃度至30%~50%。調好呼吸機各項參數(shù),吸入七氟醚維持麻醉深度。行頸內(nèi)靜脈穿刺,和有創(chuàng)動脈穿刺。術中根據(jù)血流動力學調整七氟醚濃度,維持吸入麻醉藥最低有效濃度(MAc)手術結束前10min停止吸入。A組七氟醚吸入濃度在1%~2%;B組七氟醚吸入濃度在2%~3.5%,患者在停藥后10~28min自主呼吸良好拔除氣管導管,吸空氣5min SpO2維持在95%左右。術畢,記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拔管時間。
1.3 觀察項目 氣管插管前、后及術中的HR SBP的變化,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拔管時間。
1.4 拔管指征 呼之睜眼,自主呼吸良好,有吞咽反射,吸空氣5min SpO2≥95%。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全程20~40min,平均30.5min,兩組麻醉方法均滿意地完成了手術。A組:插管前后心率、術中心率、血壓較插管后無明顯變化;B組:插管后心率明顯增高,術中血壓較插管后偏低,心率偏快。A組:術后無躁動的發(fā)生,B組:術后有2例發(fā)生躁動。患兒術中HR、BP的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插管前后及術中HR,BP變化比較(x±s)
2.2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拔管時間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呼之睜眼時間、拔管時間比較(x±s)
小兒對麻醉耐受性差,風險大尤其是新生兒麻醉風險更大,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患兒多為新生兒,手術時間短,患兒小呼吸管理比較困難。在實施全身麻醉時,臨床上常難以控制麻醉深度和時間,難以及時拔管,同時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而七氟醚血氣分配系數(shù)小,約為0.63,對呼吸道刺激小,對大多數(shù)小兒來說,這種方法應用方便、具有無創(chuàng)傷、無疼痛等特點,它比靜脈穿刺更易被小兒接受[2],是既適合全身麻醉誘導又適合麻醉維持的吸入麻醉藥。文獻報道[3]兒童使用七氟醚誘導濃度為5%,并且增加七氟醚的吸入濃度可明顯地縮短患者意識消失時間,但七氟醚術后躁動的發(fā)生率較高[4]。Glinting等[5]研究顯示,舒芬太尼可明顯降低七氟醚麻醉蘇醒期的躁動。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4噻吩基衍生物,其脂溶性強,與阿片受體的親和力更強。舒芬太尼與芬太尼的效應比為(5∶1)~(10∶1),與等效劑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具有更多的優(yōu)點,包括起效時間快、手術應激引起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更小、呼吸抑制輕、鎮(zhèn)痛時間作用長等優(yōu)點。本研究在應用舒芬太尼以盡可能地減少氣管插管時的不良反應,并減少了術后患者躁動,由于用量小呼吸抑制的發(fā)生率非常低。
綜上所述,七氟醚復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兒新生兒手術的麻醉,具有蘇醒快、循環(huán)更穩(wěn)定、不良反應少的優(yōu)點,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麻醉方法。
[1]王公校,耿智隆.新生兒手術的麻醉[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5,26(6):452-453.
[2]安剛.嬰幼兒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25.
[3]李師陽,姚偉瑜,尚全勝,等.患兒吸入七氟醚麻醉誘導的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7,27(2):186.
[4]Uezono S,Goto T,Terui K,et a1.Emergence agiration after voflurallc versus propofol in pediatric patients[J].Anesth Analg,2000,91(3):563-566.
[5]Glinting JL,F(xiàn)azi LM,Cuy RM,et a1.Use of intranasal fentanyl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yringotomy and tube placement during halothane and sevoflurane anesthesia[J].Anesthesiology,2000,93(6):137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