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楓
(南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語言是人類思想溝通的工具,本應該沒有任何性別差異.但是,自古以來,我們的社會中就普遍存在著“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這種思想是全球性質(zhì)的.因此,即使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英語中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性別差異.這是因為語言問題往往是與社會文化緊密相關(guān)的.此外,男女之間也的確存在一些天然的性別差異,這也造成了男女在語言使用方面的差異性.一般來說,女性更喜歡使用接近標準語體的禮貌用語,而男性則習慣于使用不是那么禮貌的一些用語.這樣,女性語言就顯得較為親切、細膩,也更有利于人際交往,而男性由于喜歡直來直去,甚至無所顧忌,而導致了交際方面的一些困難.但是,無論是何種原因,在英語語言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本文將圍繞該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意圖找出英語語言中性別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及其原因所在,并專門分析了女性語言的特點,以期能夠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性建議.
由于受到社會文化和男女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差異,英語語言中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性別差異.這些差異性主要表現(xiàn)如下:
一般人都認為男性自身生理特征決定了他們更有可能有溫和厚重的低音,從而給人一種莊重嚴謹?shù)母杏X,較為適合應用到正式場合,而女性的聲音則顯得不那么嚴肅,而不太適合出現(xiàn)在正式場合當中.然而,事實上,女性的語音語調(diào)都比男性的語言更為標準化,她們喜歡調(diào)整語調(diào)、語速和音量,從而表現(xiàn)出一種溫順和體貼的感覺.而男性發(fā)音則顯得較為粗糙和模糊,這方面女性語言應該是優(yōu)于男性的,她們的語言更富有表現(xiàn)力,而男性語音語調(diào)則顯得較為單調(diào);
應該來說,語義學是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領(lǐng)域,它主要涉及的是詞匯意思和所指的分析問題.我們在英語里能夠經(jīng)常看到一些詞匯,其詞根來源是相同的,但由于應用于不同性別,其所指的含義卻有著天壤之別.比如說governor和governess.前者指有權(quán)利的政府工作人員,而后者僅僅指的是家庭女傭.這里面顯然能夠看出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因為這明顯帶有一種貶義,反之給予男性天然的優(yōu)越感.但,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這種語義方面的性別歧視正逐步被改良,原來帶有明顯性別歧視的詞匯都被中性詞匯所替代,比如說chair-person等;
英語語言中,男女使用的語言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語法差異性.首先表現(xiàn)在反意疑問句的使用方面.我們知道,反意疑問句是一種句式結(jié)構(gòu),但是,男性與女性在使用這種句子結(jié)構(gòu)的時候,卻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一般來說,女性更愿意使用帶有感情色彩的反意疑問句,而男性使用反意疑問句,更多是來表達他們對事情的不確定.這些不同的用法習慣往往是跟具體的談話內(nèi)容、談話者的角色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緊密相關(guān).此外,男性和女性在使用修飾語和模糊限制語的時候,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一般來說,女性更愿意并喜歡使用標準的英語語言,因為她們覺得本身已經(jīng)意識到了,她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偏低,因此,她們更喜歡憑借使用標準的語言來表現(xiàn)自己的地位提高.此外,社會上普遍對女性有著更高的語言表達期望值,因為男性更愿意使用不夠規(guī)范的語言來顯示他們的男子氣魄.同時,女性通過使用標準的語言來表現(xiàn)出一種禮貌的態(tài)度.由于受到不同的社會地位、社交距離尺度、禮節(jié)尺度的影響,男女在使用禮貌用語的時候,是存在著不同的,一般來說,女性更愿意使用禮貌語言來表現(xiàn)出對男性的尊敬和謙卑,從而更好的展示出男性的社會價值;
男性和女性在英語語言中的性別差異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xiàn),即他們在選詞和詞的使用頻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有些情況是選詞本身就存在男女的不同,有些是選詞一致但有著不同的使用含義.還有些詞往往約定俗成的只能由男性來使用,女性如果使用的話,則顯得過于粗俗低賤了.
總的來說,英語中,男性與女性的語言使用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無論是語音、詞匯、語法還是語言的功能方面,女性一般都更為重視語言的標準化,更為傾向于使用文雅、含蓄和委婉的語言,而男性則顯得較為粗魯和隨意,他們顯示的更多是權(quán)利和威望.
既然在英語環(huán)境中,男性與女性之間是存在語言差異的,而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表現(xiàn)就是對女性語言的歧視,從而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的特點的女性語言.一般來說,英語中女性使用的語言,較為重視語法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往往對那些帶有恥辱性的語言特征較為敏感,她們不喜歡使用雙重否定的形式,更喜歡使用第一人稱復數(shù)的形式,喜歡使用閃避詞和一些模棱兩可的詞,回避直截了當?shù)谋響B(tài).此外,女性更喜歡使用直接引用,喜歡使用情態(tài)動詞和一些具有情態(tài)意義的副詞,喜歡用疑問句,特別是附加疑問句來表現(xiàn)她們的謙遜和禮貌,也常用帶連接詞的長句.女性在使用英語詞匯的時候,往往喜歡使用夸張的形容詞、副詞等來強調(diào)話語的重點,也喜歡使用平易、通俗的單詞.當然,女性也多使用感情色彩強烈的副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細膩的語言來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此外,女性語言也多使用色彩詞匯,并更多使用禮貌用語和委婉語,從而來填補她們較低的社會地位.
事實上,無論是女性語言具有何種特點,也無論是在英語口語還是書面語中,女性語言的這些特點都非常明顯的體現(xiàn)出了社會對于女性的歧視,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使用方面的差異性,其實從本質(zhì)上來分析的話,它就是深刻的反映了社會中女性地位較男性地位低下,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國際上都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從而為了表現(xiàn)出社會中男性具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更權(quán)威的發(fā)言權(quán),作為社會生活反映的語言必然會有某種偏向性,這就是對女性的歧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英語中,女性語言無論是在詞匯構(gòu)成還是在詞的使用和排序、語義變化、隱喻等方面,都體現(xiàn)出了男性處于社會的主動地位,女性是一種被動的地位,男性是主人,女性是跟隨的地位.那么,這種由來已久的語言歧視現(xiàn)象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我們認為,語言作為人類的溝通工具和橋梁,本身不應該具有任何的性別差異或者性別歧視.但是,語言又是社會文化的產(chǎn)物,它必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逐步造成了英語中男性和女性語言的差異性,而使得女性語言具有獨特的特點.這些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社會經(jīng)歷了很多次戰(zhàn)爭才得以和平的生活.那么,在以前的戰(zhàn)爭中,男子往往是被殺戮的對象,而婦女和兒童則往往成為勝利者的俘虜,她們在外族人那里生活,就必須適應對方的語言來方便交流和生活,這就造成了天然的語言差異性;
不可否認的是,男性與女性之間在生理方面存在著天然的差別,女性的某些生理特征決定了其語言的特點,比如說女性更容易發(fā)出語調(diào)較高的聲音,她們也更容易掌握正確的語言形式等.此外,由于社會長期以來對于女性地位的認可度不高,她們也希望通過使用標準的語言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而這也是社會對女性的苛刻要求,從而使得女性在社會心理上接受并使用標準化的語言形式;
應該來說,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社會生活的影響.英語中女性語言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帶有明顯的性別歧視意味,這是與社會分工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我們說,英語中女性語言的歧視本質(zhì)就是一個社會分工問題,主要體現(xiàn)了語言使用者的社會價值及其思維方式.也就是說,在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著不平等的男女社會地位,男性處于具有權(quán)威的支配性地位,而女性則處于受支配、受歧視的從屬地位,這些都決定了女性語言必然會有天然的受歧視性質(zhì);
我們知道,任何一門語言與文化是脫不開關(guān)聯(lián)的,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就是語言是文化的傳遞工具,文化又通過語言來反映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因此說,英語語言必然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西方宗教又是其文化的集中反映,它深刻地影響語言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大家所熟知的《圣經(jīng)》中,女人被描述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顯然告訴我們,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這就是說男女不平等現(xiàn)象來源于最古老的文明世界.
總之,任何一門語言都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使得本不具備性別差異甚至是性別歧視的語言也具有了不公平的性質(zhì).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也沒有逃脫這樣的厄運.雖然說近些年來,西方很多國家的專家學者都在努力消除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但是,由于女性語言的特點形成是由來已久的,在短期內(nèi)消除是不現(xiàn)實的.這是因為男女之間除了性別本身的差異性,還存在著社會、文化和心理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都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變的,況且人們也已經(jīng)逐步形成了一種語言習慣.但是,我們深知,語言性別差異或者性別歧視都是日益發(fā)展的時代所不容的,我們要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明確指出這些差異性,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并有意識的摒棄這些語言陋習,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語感,另一方面還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英語知識,積極主動的應用一些較為進步的英語語言使用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效果.
〔1〕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Place[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75.
〔2〕吳曉丹.社會語言學背景下的交際模式與自我認同的“情愫”探究——英語語言性別差異的定量分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7).
〔3〕葉梅.管窺英語中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