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偉
(山西平陽路橋有限公司,山西臨汾 041000)
傳統(tǒng)的高邊坡防護主要有護面墻、護坡、擋土墻等硬性結構物,隨著人們對環(huán)境要求的提高,高速公路項目中傳統(tǒng)的高邊坡防護已無法滿足要求,而隨著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的日益成熟,解決了這一難題。對于山區(qū)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挖方數(shù)量大,路塹邊坡高,地質比較差的地段一般采用預應力錨索。高邊坡預應力錨索工程是一項地質條件變化復雜、關鍵工程隱蔽和施工技術難度較大的特殊施工作業(yè),是確保高邊坡穩(wěn)定的關鍵性工程,關系著高速公路今后營運安全的大事,施工中必須高度重視。
預應力錨索支護一般分為自由式單孔多錨頭防腐型預應力錨索(對穿預應力錨索)和普通預應力錨索兩種。預應力錨索的施工一般分為施工準備、錨索成孔、制作、安裝、注漿、張拉、鎖定和封錨等幾個步驟,具體說明如下。
將預應力的造孔設備、注漿設備、張拉設備調至工作面附近,待工作面及操作平臺搭設完成后,馬上吊運至工作面。所有施工材料均應有出廠證明、合格證,鋼絞線應檢測合格,并做好施工場地的排水工作和材料機械的防雨防水工作。水、電等在前期施工中應已接到位?;靥钔翂簩嵵烈欢ǜ叨龋钔粮叨劝村^索張拉控制程序施工。錨索正式施工前應做基本試驗,確認其能否滿足設計要求。
錨索施工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預應力錨索施工流程
1)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條件的限制,成孔采用水鉆。錨索成孔的各施工參數(shù)是控制施工質量的關鍵,現(xiàn)場施工必須嚴格按下列條文執(zhí)行:錨索的成孔孔徑為150 mm,孔位允許偏差為水平方向±50 mm,垂直方向±50 mm,預應力錨索鉆孔傾角為15°,傾斜度允許偏差為3%。孔深應超過設計長度0.5 m,終孔后應認真清孔,直至孔內泥漿被清理完畢為止。
2)鉆孔到位后,應用預先做好的探孔裝置進行探孔,若探孔時輕松將探孔器送入孔底,鉆孔深度符合設計要求,經驗收同意后即可轉入下道工序——錨索安裝。在錨索安裝前,應對孔口進行暫時封堵,不得使碎屑、雜物進入孔口。
錨索制作共分自由段制作、錨固段制作、二次注漿管制作三部分。
1)選料。
錨索體選用表面無損傷、銹污的鋼絞線,不得使用表面有焊痕的鋼絞線。
2)下料。
錨索下料長度為設計長度和孔外預留長度(1.5 m)之和,以保證錨索張拉鎖定時的要求。
3)自由段制作。
a.防腐處理:將錨索自由段刷防銹漆,涂抹要均勻、厚實,不得有漏點。
b.保護套管:瀝青玻纖布纏裹兩層后裝入套管中,自由端套管兩端200 mm長度范圍內用黃油填充,外繞工程膠布固定。自由端與土層間空隙用水泥漿注滿。
4)錨固段制作。
對于預應力錨索的錨固段需要進行除銹處理,水泥漿固結體中錨材的保護層不小于25 mm。將鋼絞線平直放好后,每間隔1.5 m設置一個隔離架,將鋼絞線依次放入定位支架的凹槽內,再用16號鐵絲將其與支架扎緊。錨固段底部用鐵絲將三股或兩股鋼絞線捆在一起,不得有分叉現(xiàn)象,防止下錨時將錨索插入土體內。
5)二次注漿管的制作。
二次注漿管采用φ28 PVC管制作,待錨索綁扎完成后,先將PVC管沿錨索軸線方向從定位支架的中間孔洞自由段開始向底端穿進,穿完后在錨索底部1/3范圍內用手電鉆在PVC管上打孔,孔徑為5,用作二次注漿時出漿孔眼,再用膠布將孔眼密封,以防止一次注漿時,水泥漿通過孔眼進入二次注漿管內,最后將二次注漿管與鋼絞線捆扎在一起,以防止下錨時脫落。
6)錨索制作完成后進行編號、登記后,報請監(jiān)理單位進行查驗,同時做好防雨、防曬工作。
1)用高壓水泵將清水注入孔底,進行清孔,直至沒有泥漿流出為止。
2)錨索體安裝時,將一次注漿管的一端用鐵絲捆扎在錨索的底端,捆扎時不可過緊,防止一次注漿拔出時被拔斷,也不可過松,防止下錨過程中因鋼絞線彎曲擠壓而引起脫落。
3)下錨時,先將錨索體的底端放入孔內,用人工依次向孔內緩慢均勻推進,不得用力過猛,防止鋼絞線彎曲時將一次注漿擠掉。
4)下錨深度控制標準:要求錨索體到達孔底后,外露部分不得小于1.5 m,但也不能大于2 m,以保證錨固段的長度。
1)錨索注漿采用水灰比約0.4~0.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為42.5的水泥凈漿,必要時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劑。
2)錨索注漿采用二次注漿工藝,一次注漿壓力0.5 MPa~0.8 MPa,二次注漿壓力為2.5 MPa,一次注漿完成 2 h后,進行二次壓力注漿。一次注漿的目的是將孔注滿,待漿液從孔口溢出后即可停止注漿,并將孔口用水泥袋做成止?jié){塞封住。一次注漿完成2 h后,再開始二次注漿,這時第一次注到孔內的水泥漿還未初凝,但孔內已有部分浮水。二次注漿時,先用高壓將二次注漿孔眼的密封膠布擠裂,使得水泥漿從PVC管的孔眼向原水泥漿體和土體內高壓滲透,以達到密實注漿體的效果,另外一次注漿時在孔上方形成的浮水也會被高壓水泥漿從孔口排出,使得原注漿體更加飽滿。
3)錨索采用底部壓力注漿法,注漿管隨著注漿慢慢拔出,但要保證注漿管端頭始終在注漿液內。注漿應連續(xù)進行,并要飽滿。
4)攪制水泥漿所用的水不應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和硬化的有害物質,不應使用污水。漿液應攪拌均勻,隨攪隨用,并應在初凝前用完。
5)注漿泵的工作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考慮輸漿過程中管路損失對注漿壓力的影響,確保足夠的注漿壓力。
6)注漿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注漿量大大減少或注漿管爆裂時,應將桿體及注漿管拔出,待更換注漿管后,再下放桿體;若中途耽擱時間超過漿液初凝時間,應重新清孔后再下放桿體,重新注漿。
7)注漿過程對每個孔水泥用量作詳細、完整的施工記錄,并做好試驗塊。
待錨孔注漿體強度大于20 MPa并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進行錨索的張拉,錨索張拉順序應避免相近錨索互相影響。
1)張拉設備。
為滿足試驗及施工要求,選用OVM錨具,YCW150液壓千斤頂,選擇ZB4/500型油泵作為液壓動力源。
2)錨索張拉。
錨桿張拉是通過張拉設備使桿體的自由段產生彈性變形,從而對錨固結構產生所要求的預應力值。因此要嚴格按設計要求及規(guī)范進行。
a.張拉前的準備。對張拉設備進行校驗和標定,換算各級拉力在液壓表上的讀數(shù),安裝夾片工作錨板和夾片,并使錨板與錨墊板盡可能同軸,按使用的鋼絞線規(guī)格安裝限位板。安裝千斤頂,使前端止口對準限位板。安裝工具錨,工具錨與張拉端錨具對正,不得使工具錨與張拉錨具之間的鋼絞線扭絞。工具錨夾片表面和錐孔表面涂上退錨靈。
b.錨索張拉。分別按25%,50%,75%,100%,110%設計軸向拉力值各拉伸一次,使束體平直以及各部位接觸緊密;按25%設計軸向拉力值作為初張拉力進行張拉,并測量和記錄拉伸值初讀數(shù)。按表1分級加載及觀測時間進行張拉;最后一級持荷穩(wěn)定觀測10 min以后按設計要求鎖定,鎖定值為設計值的70%,鎖定后48 h內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應力松弛現(xiàn)象,即可進行封錨。
表1 錨索張拉荷載分級及觀測時間表
c.抗拔實驗。錨索完工后應按總數(shù)的5%且不少于5根進行抗拔力試驗,張拉荷載為設計荷載的1.5倍??拱卧囼炛饕侨〉迷摴こ痰貙涌拱瘟Φ臄?shù)值,以驗證設計所估算的錨固長度是否足夠安全。因此,擬按錨索的極限抗拔力試驗要求進行。
擬在灌注水泥漿達到75%以上的強度(約8 d)及臺座混凝土強度大于15 MPa時進行試驗。
采用循環(huán)加荷,初始荷載按10%設計軸向極限載荷為初始拉力,每一級均按設計軸向極限荷載的10%加載。
荷載等級達50%前,加荷速率不大于20 kN/min,荷載大于50%時,加荷速率不大于10 kN/min。
加荷后每隔10 min測量一次拉數(shù)值,每級加荷階段內記錄值暫擬為5次。
當加載等級達到80%時,錨頭移位增量在觀測時間2 h內為2.0 mm,方可施加下一級荷載。
張拉程序及過程如前所述。
張拉過程中應認真填寫張拉記錄,錨索施工全部完成后,施工單位應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必需的驗收資料。
先按鋼絞線股數(shù)選擇錨具及夾片,對準每條鋼絞線的位置后,將錨具從鋼絞線的端部穿入與鋼板壓平,將夾片壓入錨具孔內,用φ16的鋼管將夾片與錨具壓緊,重新裝好千斤頂,啟動油泵開始張拉,待千斤頂與錨具壓緊后,張拉至鎖定數(shù)值后,回油,拆下千斤頂。
在預應力錨索鎖定后48 h內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應力松弛現(xiàn)象,即可進行封錨。預應力張拉完成后,用手提砂輪機切除多余鋼絞線,外留長度20 cm。最后裝上保護罩,填充好油脂進行封錨,封錨后保持樁面整潔美觀。
預應力錨索較好地解決了高邊坡施工周期長、穩(wěn)定性差的問題,縮短了施工的周期,減少了施工干擾。通過施工實踐,對預應力錨索的結構布置與施工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使邊坡防護的施工周期與穩(wěn)定性得到大大提高,可為其他類似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