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婉君 余應嘉 王葉茗 陳朝俊
廣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8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又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足夠靜脈血回流的情況下,因心排血量絕對或相對降低,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引起的以循環(huán)功能障礙為主的病理生理改變,是多數(shù)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參芎膠囊是我院的科研方,主要由紅參、丹參、三七、黃芪、郁金、香附等中藥組成,具有強心降脂、軟化血管、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對于治療冠心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癥具有很好的療效。我院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使用參芎膠囊,取得滿意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依據(jù)《心臟病學》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Framinham診斷標準,心功能的分級采用美國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1]心功能分級標準,選取80例患者均為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住院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同時排除貧血、體循環(huán)動靜脈瘺、甲狀腺亢進性心臟病等高動力循環(huán)狀態(tài)致CHF,心功能4級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24~83歲,平均60.5歲;病程3~6年,平均 4.8年;心功能分級:2級 18例,3級22例;冠心病15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1例,高血壓心臟病7例,風濕性心臟病4例,心肌病3例。隨機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心功能分級、基礎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休息、低鹽飲食,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藥、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制劑、醛固酮拮抗劑、腺苷類藥、硝酸酯類藥等酌情選用]。治療組同時加服參芎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共3周;兩組均用藥3周后評定療效。
兩組患者治療前、中、后均接受三級B超(美國ATLHDI-3000)超聲心動檢查,主要指標如下: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主動脈血流加速度(AVR)、舒張早期與舒張晚期充盈速度比例(E/A)檢測。
顯效:心功能改善2個級別以上,癥狀、體征及各項檢查指標明顯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個級別,但未達到2個級別,癥狀、體征及各項檢查指標部分改善。無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個級別,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40×100%。
本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總有效率(85.0%)優(yōu)于對照組(65.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兩組治療后心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而治療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LVEF(%) AVR(m/s2) E/A治療組(n=40)對照組(n=4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0.57±0.050.71±0.04*△0.57±0.070.62±0.04*9.82±2.9713.60±2.20*△9.48±1.6911.26±2.10*0.64±0.240.72±0.200.64±0.350.68±0.26
CHF是以進行性加重的左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不全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表現(xiàn)在心臟形態(tài)學的變化是心肌重塑過程,心肌重塑的發(fā)生機制目前認為是神經(jīng)激素-細胞因子長期、慢性激活細胞通路的改變,基因表達異常和多基因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在心力衰竭發(fā)展過程中,神經(jīng)內(nèi)分泌過度激活可導致左室重構,加重心肌損傷和心功能惡化,后者又進一步激活神經(jīng)激素系統(tǒng)形成惡性循環(huán)[3-4]。隨著近年來miRNA微陣列技術的發(fā)展,miRNA的研究取得了巨大進展,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5-7]13個miRNA可通過調(diào)控心臟代償、失代償重構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從而影響心肌肥厚及心衰的發(fā)生、發(fā)展。這些miRNA的發(fā)現(xiàn)為我們認識心臟發(fā)育及心臟疾病提供了新的視野,為認識和治療疾病提供新的治療靶點,開發(fā)新的治療措施。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醫(yī)學中多屬“心痹”、“喘證”、“心悸”、“痰飲”、“水腫”范疇[8-9],參芎膠囊是基于CHF基本病理機制研制而成的純中藥復方制劑,由紅參、丹參、黃芪、三七、川芎、郁金、香附等藥物組成,具有益氣活血,兼有理氣通絡散結之功效。方中紅參大補元氣,強心固脫,安神生津,腎、心、脾并補,諸臟受益為君;黃芪補氣升陽、利水化濁;三七、丹參、川芎活血化瘀,行氣通脈安神為臣;郁金、香附理氣化痰,開郁通陽以助血行,共為佐使之藥?,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認為,人參能通過抑制心肌細胞Na+-K+-ATP酶活性,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出量;丹參能擴張血管,改善心室重構,抑制血栓形成;黃芪有加強心臟收縮作用,能明顯提高心衰患者的心排出量和心臟指數(shù),對缺氧性心肌細胞有直接保護作用;三七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擴張血管,同時具有抗凝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川芎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同時具擴張血管、抗血栓、抗心肌缺血等作用;郁金可抗血栓形成;香附亦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參芎膠囊具有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功效,對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和調(diào)節(jié)作用,能積極干預CHF各個病理環(huán)節(jié)。
綜上所述,在西藥常規(guī)療法治療基礎上加用參芎膠囊,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延緩心室重構,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顯示出復方中藥標本兼治、多環(huán)節(jié)、多途徑、多靶點的治療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楊躍進,華偉.阜外心血管內(nèi)科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12,225.
[2]雒云祥,周領,李洪艷.參麥注射液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天津中醫(yī)藥,2007,24(1):23-24.
[3]Sambandam N,Lopaschuk GD,Brownsey RW,et al.Energy metabolism in hypertrophied heart fail[J].Heart Fail Rev,2002,7(2):161.
[4]鄭權秀.他汀類藥物在不穩(wěn)定心絞痛治療中的藥理作用[J].河北醫(yī)學,2008,14(9):1108-1111.
[5]Yamamoto K,Sokabe T,Matsumoto T,et al.Impaired flow-dependent control of vascular tone and remodeling in P2X4-deficient mice[J].Nat Med,2006,12(1):133-137.
[6]Amisten S,Melander O,Wihlborg AK,et al.Increased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elevated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carriers of the Thr-87variant of the ATP receptor P2Y11 [J].Eur Heart J,2006,28(1):13-18.
[7]Ikeda S,He A,Kong SW,et al.MicroRNA-1 negatively regulates expression of the hypertrophy-associated calmodulin and Mef 2a genes[J].MolCellBiol,2009,29(8):2193-2204.
[8]張忠,鐘曉玲,羅陸一,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法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輔助治療作用[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4(3):201-204.
[9]董曉斌,孔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醫(yī)病機演變探討[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1,4(3):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