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 丁志輝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性教育過程實際上是從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上把人統(tǒng)一起來的過程。聾生除了聽之外,什么都能做。研究表明,聾生性發(fā)育年齡也與正常學生類似,在生理發(fā)育上,聾生與正常個體具有相同的特征。在青春期也同樣需要面對由于青春萌動所產生的各種困惑。我們所有的特殊教育工作者理應關注聾生的身心健康。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性當做人的基本需要,聾人也不例外。聾人應該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聾人作為一社會群體,作為普通的社會公民,基本素質得以提高,才是真正意義的全面發(fā)展,才能真正融入主流社會。
從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聾生性知識認知水平有待提高,表現(xiàn)在處于青春發(fā)育中后期的聾人大學生同樣存在性知識缺乏,在中學階段和家庭的教育顯然不夠,一些生理現(xiàn)象,如遺精、月經仍有少數的學生不知道。對艾滋病多數學生不了解。學校性健康教育是個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聾生獲取性知識的途徑主要是課外讀物、同性朋友交流與因特網。這點與普通大學生幾乎相同。受東方文化的影響,他們的性態(tài)度也是較為嚴肅的。女生的性觀念相對保守,對婚前性行為的態(tài)度上大多數女生持反對態(tài)度,大多數男生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聾人大學生對學校性健康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對于性教育的范圍依次是性知識教育、性道德教育和衛(wèi)生保健自我保護。男女生的選擇差異不大,女生除了愿意接受性知識教育外更多希望接受衛(wèi)生保健和自我保護教育。由此可見,高校作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家園,要幫助聽障青少年學生順利渡過這一特殊的年齡階段,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培養(yǎng)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愛情觀、婚姻觀、生育觀;使他們的人格臻于完善。
學校是性教育的主要陣地,性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性教育的正常開展,必須在學校設置獨立的系統(tǒng)的性教育課程,系統(tǒng)而集中地講授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性道德規(guī)范,規(guī)定一定的課時,必須有性健康課程的合格學分。選用適當的教材,由于性教育知識不但包含醫(yī)學、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內容,還涉及法律、道德、人文、美育等領域,系統(tǒng)性強。在聾生一樣可以使用普通大學生的教材的情況下,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專門人員編寫課本,提供系統(tǒng)的教材,由專業(yè)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性教育課程。如果課時限制,考慮開設性健康教育“公選課”,全面系統(tǒng)地講授性生理、性保健知識,艾滋病、性病的防治、緊急避孕方法等,就能引導大學生逐步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同時加強在性道德、性心理、性保護及法制教育和兩性人際關系的教育。
聾生由于自身聽力障礙,且求學期間在學校中度過。加上與外界溝通交流機會少,獲取知識主要場所在學校。從學生在校所習得的經驗總和來理解學校課程的話,除了開設性教育課程這樣的傳統(tǒng)顯性課程外,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作用也很大,成了學校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資源。由于性教育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顯性課程上的特點是明顯的,而隱性課程如何反映這些特征,根據滲透式性教育的特點,我們認為目標體系則應更多地強調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過程與能力的實現(xiàn)。從全局出發(fā),圍繞這些教育目標的需要來補充顯性課程的嚴重不足,是在學校構建隱性課程體系時應重點思考的問題。性教育隱性課程將在培養(yǎng)聾生方法能力的形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婚姻觀、生育觀等,以及對學生責任感的體現(xiàn)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建構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的滲透式性教育的隱性課程,為聾生深刻理解、接受、內化。
2.2.1 性教育隱性課程的初步建構
圖1 隱性課程的基本構成要素
在性教育隱性課程的課程層面(圖1),我們做了大膽嘗試。我們根據隱性課程的特點和功能,結合聾生的特點,拋棄以教師為主體的性教育隱性課程。取而代之的是強調學生自我參與和自我教育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性教育隱性課程的課程層面(圖2)。期望能有目的、有秩序地對學生進行滲透式性教育,并將這種性教育隱性課程體系納入有序,規(guī)范的、有目標的性教育體系中去。
圖2 性教育隱性課程體系
如今,各地聾人學校在性教育隱性課程的物質層面、制度層面、精神層面、教師人格等方面隱性課程做得都很好,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不太重視課程層面,在性教育隱性課程目標、實施、評價等方面研究得很少。過去的性教育隱性課程過分依賴教師,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即便是班會、學校性的性教育知識講座、活動等內容依據的主題確立都是教師制定的,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且學校對性教育的隱性課程管理隨意性較大,因人因校而異。雖然有課程計劃,但沒有嚴格地以課程形態(tài)來管理性教育隱性課程,課程實施是無序和不規(guī)范的。
課程層面的“學生自我教育”是通過學生自身的認知、體驗和實踐獲取性知識,發(fā)展性心理和提高性道德的一種方法。法國前總統(tǒng)埃德加富爾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p>
學生需要了解什么樣的性知識,需要解決什么樣的性問題,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通過自我教育,他們可以獲得自己最缺乏的性知識,找到能夠最有效地解決自己性問題的方案。自我教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把性教育的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發(fā)展的動力,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性認識水平,提高性覺悟和性道德。自我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逐步擺脫對老師和家長的依賴,為今后更新自己的性知識,提升性道德,以及遇到新的情境與問題時能自我解決打下基礎。自我教育對豐富學生的自我體驗,提高自我監(jiān)控能力也非常重要,使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性觀念、性心理和性道德,促進自我完善,在面對各種不良性污染和性誘惑時能自我控制、自覺抵制。
當學生通過 “做”而不是通過觀察和被告知思考什么時,這時的積極參與最容易引發(fā)深度學習。同伴群體活動能夠使學生方便地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分享他們的性教育知識和經驗,理解新概念,交流意義和操作概念。
課程層面的教師指導方面:在性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因為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導航員”。教師要觀察并了解學生的具體問題和真實情況,通過對學生有意識地實施滲透式性教育的隱性課程,使學生愿跟老師交流和溝通,對學生進行性心理的指導和疏導,針對性地做好性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園的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指導。通過學生自我參與、自我教育進行滲透式性教育。提高學生性生理知識水平,將這些知識轉變?yōu)閷W生的正確的行為、情感態(tài)度,以期達到滲透式性教育隱性課程的育人目的。
2.3.1 確定性教育的目標
以性生理為基礎、性道德為核心、性心理調試為手段的同步化是性教育應堅持的最基本原則。其中認知方面主要靠顯性課程完成,行為、情感態(tài)度目標則由隱性課程實現(xiàn)。
2.3.2 利用信箱、校園網絡確立性教育隱性課程主題
心理咨詢是青春期性教育中比較專業(yè)化的個別教育形式,心理咨詢室的位置比較隱秘。咨詢員與學生相對陌生,學生的身份比較隱秘,所以學生在遇到一些難以啟齒的性問題時更愿意去接受心理咨詢,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也更愿說出真相。心理咨詢由專職的咨詢員進行,他們受過專業(yè)的培訓,理解心理學的原理,掌握咨詢的技能,對學生出現(xiàn)的性問題特別是性心理問題的解決更加有效。
目前我國高校都設立了心理咨詢室或者心理咨詢社團,卻由一些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學科教師兼職甚至有興趣的高年級學生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他們基本上沒有受過專業(yè)培訓,缺少實際經驗,影響了心理咨詢的效果。通過我們與學生交談,發(fā)現(xiàn)聾生自己對于性方面的敏感問題比較羞澀,又怕被老師訓斥,所以不愿意自己個別找老師咨詢、不能主動接受性生理指導和心理疏導。這些也導致了傳統(tǒng)的心理咨詢難以正常開展。
我們針對學生不愿意單獨與老師面對面的實際問題,在校園角落設立小信箱,讓學生把自己的相關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困惑或者比較關注的問題以小紙條形式遞交。再者利用校園網,開通網上心理咨詢,由教師直接回答學生的各種青春期性困惑的問題。小信箱和網上心理咨詢的特點是第一完全開放,面對廣大學生;第二能充分尊重學生的隱私,讓學生敞開心扉;第三是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時下學生的性心理或性生理問題,能及時給予解決。同時也結合校心理咨詢室收集的學生反映出的普遍問題,確立性教育隱性課程的主題,改變以往性教育主題由教師決定的方式。
2.3.3 利用活動滲透性教育
圖3 活動滲透式性教育主題確立和課程實施模式圖
2.3.3.1 學生成為校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者,進行自我教育。
眼睛是聾生學習知識、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最直接感覺器官,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視覺功能,學校對校園環(huán)境建設備加重視,力圖打造“會說話的校園”。充分發(fā)揮每一面墻的作用,讓每一面墻會說話。利用師生每日必經之處如食堂、操場附近的宣傳欄,創(chuàng)建“潤物細無聲”的育人環(huán)境??梢酝ㄟ^系科宣傳欄、教室黑板報、宿舍環(huán)境布置等多種形式滲透。有針對地選擇學生較多關注的問題作為校園長廊宣傳的主題。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到校園環(huán)境的布置中去。
充分利用校園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一種健康文明的、符合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良好氛圍,促進學生性健康發(fā)展。利用學校的宣傳長廊布置墻裙,圖文并茂,貼近學生生活。進行有關我國婚姻法、人口與環(huán)境問題、艾滋病的預防等教育,其中不乏學生作品、活動照片等,在布置的過程中就吸引了許多學生的目光。特別是親自參與板報和宣傳長廊制作的學生,由于自己在布置之前的設計、內容的選擇、板報的制作等活動過程中一直身在其中,進行著自我教育。
2.3.3.2 組織學生社會實踐與社區(qū)服務活動。
學生可以通過社會調查、社會宣傳積極地投身到性教育活動中來,既教育了別人,又教育了自己。成功的性教育應該使學生能夠自己正確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并且在行動上表現(xiàn)出較優(yōu)秀的人格素養(yǎng)。為此我們認為有必要讓學生親自進行社會調查。進行社會調查得到的信息,對學生來說更具說服力,更有教育性。而且學生接觸社會的同時,提高他們獲取資料,分析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達到性教育目的。這是通過學生自身的認知、體驗和實踐而獲取性知識,發(fā)展性心理和提高性道德。
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活動,加強性科學、性道德的宣傳。如在展覽館定期舉辦性病、艾滋病知識的展覽,通過這些活動普及性科學知識,開展性道德教育,消除人們對性問題認識上的偏見,提高人們對淫穢色情文化的免疫力。社會實踐是自我教育的另一重要形式,學生可以通過社會調查、社會宣傳積極地投身到性教育活動中來,既教育別人,又教育了自己。
大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區(qū)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fā)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不但增進了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還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于完善。
2.3.3.3 采用多種形式的同伴教育活動。
“同伴教育”流行于英美等國,“同伴教育”廣泛應用于生殖健康、艾滋病教育和吸毒、自殺、酗酒、性別歧視和婦女問題等社會領域。已經確認同伴教育項目是改變行為的有效方式。尤其對青少年生殖健康、艾滋病宣傳教育方面效果很好。同伴教育是由學生自己組成一個團隊,選擇高年級同學或年級中優(yōu)秀同學擔任骨干,在學生間進行性教育和性指導的一種教育方式。同伴教育是小組討論的一種延伸,是處于討論交流與自我教育之間的一種教育方法。它不是個體單獨進行,而是結伴進行的。
同伴教育特別適合于人際圈較窄的聾生。它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廣泛參與性,它能使學生融入討論和活動之中——親自做比簡單地獲取信息更利于學習。這些活動的方式可能是游戲、競賽或是角色扮演,所有這些都能幫助人們看清新的事物,而不是被告訴應該怎樣想或做什么。比如說組織讀書報告交流會和主題班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曾陽,常春,等.醫(yī)學生預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蹤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1999,15.
[2] 朱皖芳.關于青年聾生性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J].特殊教育,1998,2.
[3]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4] 龐維國.自主學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 丁邦平,朱明.青春期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6] Turnet G,Shepherd J.A method in search of a theory:peer educad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J].Health Edu Res,1999,14:235-247.
[7] William R B,Gatherine G L,et al.West African youth initiative:outcome of a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J].J Adult Heaith,2001,29:436-446.
[8] 劉青,昝飛.聾生青春期生理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J].中國特殊教育,2005,2.
[9] 鄭日昌.中學生心理咨詢[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