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杰 楊 磊 甘肅中醫(yī)學院(蘭州730020)
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lung cancer),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最常見的類型是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在我國30%~40%的NSCLC一經確診即為失去手術機會的局部晚期[1]?;熓峭砥贜SCLC主要治療手段,然而化療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機體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如骨髓、免疫功能抑制等,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如何減輕化療對患者造血功能的抑制,仍是當前腫瘤治療研究的重要問題。2010年5月~2011年7月期間筆者臨床應用參芪扶正注射液減輕化療對NSCLC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并能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本研究選取在甘肅省腫瘤醫(yī)院的住院患者。70例患者均經細胞學和/或組織學及影像學證實為NSCLC,采用數(shù)字表法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38~70歲之間,中位年齡58.1歲;鱗癌12例,腺癌23例;ⅢB期15例,Ⅳ期20例;GP方案17例,TP方案18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齡40~70歲之間,中位年齡56.7歲;鱗癌11例,腺癌24例;ⅢB期16例,Ⅳ期19例;GP方案18例,TP方案17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診斷及入組標準 ①經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為NSCLC,TNM IIIb~IV期;②18≤年齡≤70歲,均為初治病人;③中醫(yī)辨證為氣虛型;④KPS評分大于或等于70分,預計生存期大于6個月;⑤知情同意,能連續(xù)完成4周期化療的患者,無化療禁忌癥;⑥患者不愿接受手術或不能手術,有可測量評估病灶。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應用“吉西他濱+順鉑或紫杉醇+順鉑”方案化療:吉西他濱(GEM)1000mg/m2,靜脈滴注d1、d8,順鉑(DDP)30mg/m2,靜脈滴注,d1~3,水化。紫杉醇(PTX)135mg/m2溶于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滴注3h以上,d1,DDP 30mg/m2,靜脈滴注,d1~3,水化。每21d為1個周期,共4個周期。治療組在化療同時靜脈滴注參芪扶正注射液250mL/d(國藥準字Z19990065),靜脈滴注10d,每21d為1個周期,共4個周期。
對照組單純用GP或TP方案化療,治療方法同治療組。
化療期間兩組均給予對癥及支持治療,包括應用止吐劑及補液、骨髓抑制的處理。至少每周復查1次血常規(guī),每2周復查1次肝腎功能,每周期復查1次心電圖,若患者出現(xiàn)癥狀隨時復查,對出現(xiàn)的毒副反應及時處理。
療效標準 近期療效評價 患者于化療前、化療結束后21d行胸部CT檢查,比較病灶變化。根據(jù)WHO實體瘤評價標準[2]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可測量病變:①CR可見的病變完全消失,超過1個月;PR腫塊縮小50%以上,時間不少于4周;SD腫塊縮小不足50%,或增大未超過25%;PD 1個或多個病變增大25%以上,或出現(xiàn)新病變。有效率(RR)=(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
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評分 參照《KPS評分標準》[2],改善:治療后 KPS增加>10分;穩(wěn)定:治療后KPS變化<10分;下降:治療后KPS減少>10分。
血液系統(tǒng)毒性反應評價 檢測外周血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shù),化療前后查血常規(guī),化療期間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化療急性毒副反應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標準[3]分為0~IV度。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shù)據(jù)處理分別采用秩和檢驗和χ2檢驗。檢驗水準a=0.05。
治療結果 近期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有效率45.7%(16/35),對照組有效率40%(14/35),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χ2=4.103,P=0.129)。
表1 兩組治療后近期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生存質量變化(KPS評分變化) 見表2。治療組穩(wěn)定率82.9%(29/35),對照組治療后KPS穩(wěn)定率51.4%(18/35)。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8.885,P=0.012)。
表2 兩組治療后KPS評分變化比較(例)
血液毒副反應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血液系統(tǒng)的毒性反應分度比較(例)
不良反應 在本臨床試驗中,患者治療后未見因注射參芪扶正注射液引起的血、尿、糞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等方面的異常,也無藥物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對心電圖的觀察未發(fā)現(xiàn)有異?,F(xiàn)象。治療組有1例患者,第1、2次注射藥物后30min左右出現(xiàn)全身有熱感,但皮膚顏色無發(fā)紅、皮疹等表現(xiàn),約持續(xù)20min,未處理自行緩解,之后用藥未出現(xiàn)上述癥狀。
討 論 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是多學科綜合治療,其中化療是晚期NSCLC主要治療手段,含鉑類的化療方案仍然是目前治療NSCLC的最有效及首選方案[4],但由于化療藥物大多具有細胞毒性,它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傷正常細胞,損傷造血微環(huán)境,導致機體嚴重的造血功能受抑制,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因此,我們在治療肺癌時,應加強對化療所引起相關毒副反應的預防和治療。
中醫(yī)學理論認為,惡性腫瘤患者均存在正氣虛弱,邪氣內侵,而單純化療會進一步損傷正氣,降低免疫功能。因此,扶助正氣、補益氣血是腫瘤治療的重要原則[5]。參芪扶正注射液是采用我國傳統(tǒng)的扶正補氣黨參和黃芪為主要原料,以現(xiàn)代高科技提取分離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藥注射液。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黨參有益氣、養(yǎng)津、補血作用;黃芪有補中升陽、中衛(wèi)固表作用,黨參和黃芪并用,具有較好的補氣扶正功效[6]。實驗研究顯示,用化療藥至骨髓抑制的小鼠經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1周后,小鼠外周血細胞計數(shù)及造血祖細胞集落數(shù)均大于對照組,說明參芪扶正注射液能促進化療后骨髓抑制者的造血功能恢復[7]。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參芪扶正注射液具有抗腫瘤、保護骨髓功能及促進造血的作用[8]。
本研究將參芪扶正注射液應用于臨床化療患者的輔助治療,在化療的同時加用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結果顯示化療后治療組外周血白細胞及血紅蛋白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血小板兩組比較差異無計學意義(P>0.05),在生活質量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上得出結論與既往研究相符。說明參芪扶正注射液能減輕化療對NSCLC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并能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提高肺癌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及依從性,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化療輔助藥。本研究觀察周期較短,其遠期療效尚需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1]孫 燕,趙 平.臨床腫瘤學進展[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6:193-274.
[2]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20-224.
[3]孫 燕,周際昌.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4:102-104.
[4]SocinskiMA,Morris DE,Masters GA,et al.Chem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stage Ⅳ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2003,123(I Supp l):226s-243s.
[5]周 萍,李 詰,余玲玲.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惡性腫瘤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07,19(5):74-75.
[6]郝秀麗,呂曉君.參芪扶正注射液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腫瘤學雜志,2008,22(5):458-459.
[7]陸 英,鐘雪云,陳運賢,等.參芪扶正注射液對化療后小鼠造血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5,5(6):750-752.
[8]羅社文,黃燕蘋,陜海麗.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紫杉醇加順鉑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7,12(5):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