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瑞琴
(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山西太原030051)
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紀80年代交際法教學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兩大領域結(jié)合的產(chǎn)物,代表了真實語境下學習語言的語言教學理念[1]。
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介紹了基于交際任務教法模式的理論基礎,實踐方法和原則。她指出任務型教學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前任務,任務環(huán)和后任務[2]。1)前任務,就是在新課未學之前,教師給學生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完成。通過完成前任務,不僅要使學生通過自學掌握課文內(nèi)容,而且要使學生通過探究,與同學協(xié)商掌握與課文相關的其它知識,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2)任務環(huán),就是要根據(jù)課文所提供的話題和素材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辯論,表演來加深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3)后任務,在課文上完后,教師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對本課的語言知識要點進一步鞏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任務型語言教學法自上世紀80年代提出以來,在西方國家得到廣泛的倡導和運用。近年來許多語言教師對任務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了實證研究。Naoko Mochizuki&Lourdes Ortega(2008)[3],Yuko Goto Butler(2011)[4]等對于任務教學的具體應用從各個角度進行了相關研究。在我國,任務型語言教學法也備受關注。我國的一些專家和學者對任務型語言教學法作了很多介紹與評論,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劉小燕(2011)[5]對任務型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實際的適應性進行了研究,吳小玲(2009)[6],姜雪(2011)[7]等從各個方面論證了任務型語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然而對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任務教學法的應用實踐卻很少有所涉及。本文主要論述在我國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必要性,以及筆者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方法和效果。
本研究的被試為山西太原中北大學2010級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分級教學中73名A級班學生。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并比對2012年1月份實驗班和對照班級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以及全國統(tǒng)一CET-4考試成績兩種實驗方法。
1.任務型語言教學方法的問卷調(diào)查
本問卷旨在調(diào)查任務型語言教學實踐是否會對學生的語言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是否會有影響。
本問卷總共包含15個問題,采用李克特量表,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根據(jù)肯定與否定的不同程度定為5至1分,以便于統(tǒng)計分值。題目的選頂和措辭經(jīng)過反復修改,用于測試?;厥沼行г嚲?6份。數(shù)據(jù)用電腦處理,對否定內(nèi)容的題目相反記分,然后用SPSS軟件對問卷進行信度和因子分析。問卷制作完后,應用于本次調(diào)查。
2.考試成績
本實驗采用2012年1月份中北大學大二學生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和2012年1月份全國統(tǒng)一CET-4考試成績。本次期末考試,由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大學英語教研組統(tǒng)一命題,A級實驗班試題和其他對照班級試題的聽力、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部分試題完全相同。學生的答卷最后用計算機統(tǒng)一閱卷,通過計算機報告最終成績。
按照調(diào)查問卷量表的說明和要求,在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實踐之后由學生本人填寫,回收有效問卷73份。這些問卷的答案連同學生的期末成績以及四級成績一起輸入電腦,采用SPSS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了確保對比的可比性,在本研究中,筆者以自己所帶的A級班為實驗班,另一個普通班為對照班。在實驗班采取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對照班采取的則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在實驗結(jié)束時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試驗時間為期一個學期。
本研究的被試對象為山西中北大學2010級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分級教學中73名A級班學生。從2011年9月份到2012年1月份一個學期內(nèi),在A級實驗班中進行任務型語言教學實踐。
在分級教學中,目前我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設置A級與B級,本科新生入學后一周,將參加英語分級測試,對學生的聽、讀、寫、譯能力進行綜合考試,并參照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將學生編入A、B級教學班。筆者對A級班級在課堂實踐中實施大學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大學英語課堂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在小組活動中完成任務。而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是保證完成任務的關鍵。因此,首先要分好組。因為分級教學班級學生是來自各個不同班級,所以在英語課堂上的分組盡量以原班級為分組標準,各個小組成員的條件要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口語表達能力、性格特點、以及性別情況等進行分組,盡量均衡。筆者所教的班是73人,每組5人,原班級剩余人數(shù)不足5人的最后把原班級打亂,合為一組,不足5人的4人一組,共分為15組。
根據(jù)學生課堂使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以及《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制定特定的聽說及讀寫課程的教學計劃與任務。
1.視聽說課程
每次聽說課要求一個學生提前作與本單元內(nèi)容相關的duty report,可用PowerPoint的形式,報告時間大約5分鐘左右。學生也可以自選主題,但要求所選內(nèi)容新穎,生動活潑。在每個學生做完之后其他同學針對所做內(nèi)容進行自由提問,持續(xù)時間大約5分鐘。
對于視聽說教程每個單元A部分內(nèi)容的幾個問題,要提前布置下去,讓學生課前預習,學生任選其中一個問題,根據(jù)所選問題準備好談話的內(nèi)容概要,與同伴進行討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本單元的視頻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視覺來決定談話內(nèi)容,參與到課堂討論過程中來。
本學期每個學生在聽說課堂上至少要輪換2個以上的交談伙伴。在課堂上教師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供學生談論他們的看法,練習口語會話,提高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2.讀寫課程
在讀寫課堂上,筆者根據(jù)每個單元的具體內(nèi)容,提前一到兩周布置教學任務,比如本課文的背景知識介紹、重點難點詞匯、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等等。要求每位學生精心準備,屆時在課上講述5~8分鐘;教師對學生陳述進行評分并記入考核成績,采用強制手段促使學生參與到任務教學中來。課文講述階段,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共同掌握文章中涉及到的重難點詞匯。在課文講述完成后,提前讓學生完成課后的各項練習,課堂采用學生回答、教師講評,總結(jié)的方式。在每個單元學完之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課后相關的寫作練習,寫一段或者一篇符合要求的文字,每次寫作成績也要記錄到平時成績考核系統(tǒng)中。
在信度方面,我們計算了每個分量表的a系數(shù),即計算每個分項與其對應分量表總分的相關,同時對所有分量表進行了因子分析,排除負荷小的題目。經(jīng)過反復篩選修改,合成一份適合本研究調(diào)查的任務型語言教學實踐調(diào)查問卷。整份問卷總共有15道題目,涵蓋了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的影響三個方面。每個分量表有5個題項,對實施任務教學的綜合意見a系數(shù)為 .874,其它具體分量的a系數(shù)保持在 .832到 .904之間。
表1 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
表2 任務教學觀念與與英語成績的相關分析
表1中列出了調(diào)查問卷中的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涉及到學生對任務型語言教學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方法以及對實施任務教學的綜合意見等方面。表2列出了任務語言教學教學實踐與英語成績的相關關系。從表1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來看,73名學生中多數(shù)學生對這種任務型語言教學課堂的設計基本都是持有積極的支持態(tài)度,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的百分比分別是19.1%和43.8% 。表2的相關系數(shù)也說明任務語言教學觀念和學生的英語成績是呈正相關的。支持任務語言教學的學生認為這種課堂設計能夠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增加英語學習的信心,學習效果較好,尤其是可以提高英語會話能力,達到利用英語交際的目的。另一方面,反對任務語言教學的學生認為這種課堂設計比較適合口語教學,對于讀寫課而言,他們的學習收獲并不是很大,英語語言輸入不夠充分,不能從這種課堂中獲得更多的語言信息,不能充分提高英語應試能力。這部分學生表示“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百分比分別是5.5%和 1.4%。
2012年1月份期末考試成績及全國四級考試成績比對情況
表3 2012年1月份實驗班級與對照班級的期末考試成績比對
表4 2012年1月份實驗班級與對照班級的全國統(tǒng)一四級考試成績比對
表3明在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實踐后,實驗班級的平均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班級的平均分。實驗班級的優(yōu)秀、良好、中等以及及格百分比都要高于對照班級,而不及格百分比要低于對照班級。表4表明在全國統(tǒng)一四級考試中,實驗班級的通過人數(shù)的百分比也要遠遠高于對照班級的通過比例。說明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法之后,雖然課堂的聽說活動增加了,但并沒有影響到學生的常規(guī)學習,也沒有影響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相反,通過任務型語言實驗教學,提高了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增強了語言交際的能力,提升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表5 2012年1月份實驗班級與對照班級的期末考試具體題型成績比對
表5說明在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之后,學生的聽力水平有明顯提高,學生拿到的平均分數(shù)要高于對照班級(16.8>14.6),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成績也要高于對照班級(23.6>22;7.9>7.5);然而,詞匯與結(jié)構(gòu)和寫作兩道題型,對照班級要稍微高于實驗班級(8.1 >7.6;13.5 >13.1)。這說明,筆者在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了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學生在課堂上愿意開口說,陳述時也不再過于膽怯,聽說能力有了明顯提高。而且在說與討論中,學生的整體語感有所提高,閱讀理解與完形填空的提高說明口頭交際任務帶動了整體語感的正比例增長。
然而詞匯與結(jié)構(gòu)與寫作成績方面的欠缺也是部分學生不贊成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一個很大原因。我國的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任務型語言教學要兼顧意義和形式。近年來,桂詩春[8]、周流溪[9]等在提到任務教學時,指出在注重意義的同時,更要注重語言的形式。他們認為過分強調(diào)交際和表達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英語語言交際流利性提高了,焦里的自信心也增加了,但是在口頭表達過程中語法錯誤很多,很多詞語使用不恰當,語用方面的錯誤更是常見。語言輸出的準確性受到影響,久而久之,會導致語言使用的僵化現(xiàn)象。
雖然任務型語言教學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總體看來,任務型語言教學確實有它的優(yōu)點所在,它反映了語言交際教學思路和外語教學目標與功能的轉(zhuǎn)變,體現(xiàn)了外語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從注重語言本身轉(zhuǎn)變?yōu)樽⒅卣Z言習得。本研究表明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但是,由于這次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法的試驗面較窄,受試驗的學生人數(shù)也較少,因此,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效果尤其是在分級教學中的應用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探索和驗證。
[1] 程馨.英語任務型教學:過程觀、綜合觀與真實觀[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4(S1):220.
[2]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London,UK:Longman.1996.
[3]Naoko Mochizuki & Lourdes Ortega.Balancing communication and grammar in beginning level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a study of guided planning and Relativization.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8(12):11-37.
[4]Yuko Goto Butler.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cative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31):36-57.
[5]劉小燕.任務型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實際的適應性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1(3):88-92.
[6]吳小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4):1010-1012.
[7]姜雪.大學英語教學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的實踐研究——以《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為例[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綜合版),2011(02):90-93.
[8]桂詩春.外語教學的認知基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7(4):243-249.
[9]周流溪.公共外語還有可為[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5(3):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