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李質永
(山東省微山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微山 277600)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口服農藥中毒清醒患者116例,其中男29例,女87例,年齡14~75歲;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學文化67例,中學38例,大學7例。
1.2.1 入院后立即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分析患者心理采取心理干預措施爭取盡早插胃管洗胃。患者常見心理情況反映,見表1。
表1 洗胃前心理反應情況
1.2.1.1 消極悲觀:沉默無語,雙目緊閉,消沉,表情淡漠,對醫(yī)務人員詢問置之不理,拒絕治療。
1.2.1.2 羞辱自卑:抑郁沉默無語,自卑,羞見親朋好友,害怕日后社會歧視,家人不寬容,常常不肯順利接受治療。
1.2.1.3 情緒激動:情緒激動、易受驚、易發(fā)脾氣,有拒絕、反抗行為。
1.2.1.4 緊張焦慮:表情緊張、恐慌、皮膚微汗、肢體顫抖、心率稍快、言語蹇澀或不清等。
1.2.1.5 恐懼:有害怕、逃避、躲藏、否認服農藥等不配合搶救的行為。
1.2.2 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熱情接待并關心體貼患者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開始?;颊哌M入醫(yī)院急診室,急診室護士應急患者之所急,主動接待患者,耐心細心,觀察患者的表情變化如皺眉、寒戰(zhàn)、惡心等,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如發(fā)現(xiàn)患者有恐懼感時可握住患者的手,同時安慰患者;看到患者有寒冷的表現(xiàn)時,應立即給予增加蓋被或提高室溫等保暖措施,患者惡心嘔吐給予溫水漱口并擦拭口角分泌物,患者感到溫暖和友愛,從而對護士產(chǎn)生信任感,增加治療護理依從性。同時護士要注意患者談話中傳達的信息,不僅是言語表述的,還有語意中隱含的信息。根據(jù)服毒自殺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分別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使服毒患者積極配合治療[1]。
1.2.3 即刻采集患者的中毒原因、社會經(jīng)歷、文化素養(yǎng)、性格特征等資料評估患者,進行心理分析,采取不同的護理應當方式。
1.2.3.1 悲觀失望心理:大部分患者因精神上受到打擊或遭遇挫折,思想壓力,心理承受能力差,產(chǎn)生消極厭世心理。護理人員應針對不同年齡和不同性格,進行認真耐心開導,生命只有一次,認識到生命的可貴,使患者珍惜生命,激起其求生的欲望。以適當?shù)木嚯x柔和的聲音有溫暖親切感運用非語言動作如觸摸頭肩手等部位或站立床邊為其擦汗。
1.2.3.2 羞辱自卑:服毒患者心理變化復雜多樣,有的瞬間產(chǎn)生輕生想法,或想借機引起別人注意,此類患者清醒后即后悔,但不好意思,后悔莫及,表現(xiàn)為抑郁沉默無語自卑,對于一時沖動、情緒緊張的患者,羞見親朋好友,害怕日后社會歧視,家人不寬容,常常不肯順利接受治療,家人和醫(yī)護人員應共同勸解或給予短暫約束,這樣患者會感到有臺階可下,不再抵抗,變?yōu)橐缽幕虿糠忠缽摹?/p>
1.2.3.3 情緒激動:此類患者不配合治療,耽誤搶救。這時護士應給安慰患者,特別注意尊重患者人格,誠懇的與患者交談,鼓勵患者抒發(fā)自己的想法,用耐心、緩慢以及非語言的方式表達對患者的關心與支持,取得患者信任。同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護理人員應有高度的同情心,鼓勵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其襟胸開闊,從而配合治療護理,盡早康復。護士需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讓其了解到家庭對患者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的義務與責任,多接納多包容多溝通,并善于控制情緒,促進患者及早回歸家庭。
1.2.3.4 緊張恐懼心理:患者進入搶救室,相對嚴肅陌生的環(huán)境,冰冷冷的搶救設備,另外患者不了解所服藥物,不了解自己病情,不了解洗胃操作,對將發(fā)生的事情產(chǎn)生緊張恐懼心理,所以否認服農藥或謊報服農藥時間、劑量,想達到不洗胃的目的。因為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患者出現(xiàn)緊張、恐慌情緒,特別是對一些搶救設備如洗胃機吸痰器呼吸機等感到恐懼,不配合搶救,所以工作時搶救設備最好避開患者的視線,以減弱或消除患者對儀器的恐懼感。然后友好地給予患者安慰與鼓勵,介紹儀器操作的經(jīng)常性與操作熟練度,以及治療成功的病例,幫助患者克服緊張恐懼心理,正確對待疾病,配合治療。
1.2.3.5 插管的痛苦:胃管插至咽喉部時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同時由于胃管(異物)的進入,患者感到疼痛、惡心等強烈的不適感,感到難以忍受,個別患者會自己拔除胃管,不配合搶救。護士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洗胃的方法、目的、步驟,以及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那些不適癥狀,同時鼓勵和安慰患者,幫助他們消除顧慮,增強信心和勇氣,并強調洗胃治療的必要性,幫助患者克服困難。操作護士應熟練掌握洗胃技術操作,插管動體輕柔快速,取相應的體位,插至咽喉部時鼓勵患者做吞咽動作,爭取插管一次成功,減輕患者痛苦,爭取搶救時機,對于個別過分緊張、惡心反射敏感的患者可以操作前用1%地卡因噴霧(地卡因可表面麻醉松弛平滑肌作用)后在再插管,患者舒適一些,減輕了痛苦,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1.3 療效判定標準
心理干預后患者情緒平穩(wěn),能夠配合搶救護士順利插入胃管洗胃。
采取心理干預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見表2。116例均于5分鐘內成功經(jīng)口插入胃管洗胃,爭取了最佳治療時機。
表2 干預前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心理護理旨在對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反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它能充分調動患者的能動作用,具有重要的醫(yī)療預防價值[2]。特別是農藥中毒患者,大都是生活應對無效而產(chǎn)生的過激行為,他(她)們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給救治工作帶來極大不便.洗胃是搶救此類患者有效措施之一,不進行心理評估強制洗胃會影響搶救工作,也會給患者帶來一些創(chuàng)傷,增加患者的痛苦。如強行開口會損傷患者的唇、舌、齒齦,引起腫脹、出血、牙齒松動;由于患者抗拒反抗,體位發(fā)生改變,會導致胃管誤入氣管或胃內容物反流至氣管,引起患者嗆咳或窒息,并且延長了患者的洗胃時間,從而導致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護士應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患關系是護患溝通的橋梁,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做好心理護理和提高治療依從性的前提,也是心理護理取得成功的關鍵[3]。針對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預措施:①對輕生者不能表現(xiàn)出鄙視厭煩心理,根據(jù)年齡及性格特征進行耐心細致的開導,用真誠同情的話語來安慰患者、感化患者,使其認識生命的寶貴,樹立起生活下去的信心。②因糾紛而服毒者,開導患者,協(xié)調家屬,做好患者的解釋工作,消除誤解,讓患者解除心結,配合治療。③對婚戀受挫的服毒者,鼓勵患者疏泄情緒,允許患者有哭泣糾纏的情緒發(fā)泄行為,以支持與疏導為主,幫助患者分清原因,啟發(fā)并幫助患者正確對待婚戀中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樹立自尊自重自強的理念,認識自身價值,必要時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④對因子女厭棄而服毒者,應給患者更多的關心與體貼,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強調子女的職責義務,體貼患者,讓患者的心理得到溫暖.在進行心理干預的同時,抓住每一個合適的時機進行插管洗胃;對每一位患者必須注意維護患者的個人尊嚴及隱私權,對一切涉及患者個人隱私的話題嚴格保密,了解患者本人感受時,宜采用征詢口吻和關切態(tài)度,切不可用質詢口氣或刨根問底;對患者不愿談及但又事關搶救配合治療的問題,應盡量用婉轉迂回的方式引導,切不可操之過急;護士盡可能的尊重患者,選擇適宜的環(huán)境,多用協(xié)商式、建議式,少用命令式、說教式[4]。護士應給予患者誠懇的幫助,告知病情及治療,讓其信任我們的技術,解除其思想顧慮、放松心情,另外囑患者安慰體貼患者,與家屬一起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用真情關心及親情感動患者,解除顧慮,減輕孤獨、自卑、焦慮心理,在最佳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以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1]于靖梅,張兔梅.30例服毒自殺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家庭護士,2006,4(12):16.
[2]王國強.心身疾病的心理護理原則和目標[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4):42-43.
[3]張明島,陳福國.醫(yī)學心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142-160.
[4]武變瑢.心理疏導治療對服毒患者洗胃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2008,17(12):86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