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庫甫江·阿布多熱依木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內分泌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屬臨床常見慢性病,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等諸多因素,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隨之升高,呈逐漸增長的流行趨勢。
2型糖尿病(T2DM)是胰島β細胞功能進行性受損的一類異質性疾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成年人,通常于40歲以后發(fā)病[1]。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完全依賴胰島素,但是胰島素仍是治療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臨床中治療2型糖尿病的方案有很多,主要包括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物治療、飲食運動療法幾大類的單用或聯(lián)合應用。為了尋求治療2型糖尿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對122例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觀察其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患者為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齡41~73歲,平均(49.2±5.0)歲;病程1~18年。對照組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齡39~76歲,平均(48.4±5.2)歲;病程2~21年。兩組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提出的診斷標準,且無糖尿病腎病及其他嚴重并發(fā)癥。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yǎng)飲食,指導、督促堅持長期體育鍛煉。對照組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從小劑量開始,監(jiān)測血糖水平,根據(jù)血糖水平的變化逐漸調整劑量。每日早餐和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諾和靈30R(諾和諾德公司生產(chǎn),規(guī)格:300 U/支),起始量為0.4 U/(kg·d),按早3/5、晚2/5分配,治療過程中根據(jù)所測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用量。觀察組在對照基礎上口服格列美脲片,賽諾非安萬特(北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規(guī)格:2 mg/片,每日早餐前口服1片。兩組患者均治療觀察12周,監(jiān)測并記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體重指數(shù)(BMI)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目標血糖值 FPG:3.9~7.0 mmol/L,2 h PBG:4.4~11.1 mmol/L[2]。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分別經(jīng)過上述治療12周后,F(xiàn)BG、2 h BG、HbA1c各項指標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MI與本組治療前比較有所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情況比較,觀察組血糖監(jiān)測FPG和2 h PBG達標率為95.1%(58/61)和85.2%(52/61),對照組分別為88.5%(54/61)和72.1%(44/6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BG、2 h BG、HbA1c各項指標兩組間治療后比較,觀察組降低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MI兩組間治療后比較,對照組升高較觀察組明顯,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觀察組發(fā)生低血糖2例,對照組發(fā)生低血糖3例,均無意識障礙,經(jīng)調整胰島素劑量后逐漸恢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觀察指標比較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觀察指標比較情況(s)
FBG(mmol/L)2 h BG(mmol/L)HbA1c(%)組別BMI(kg/m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n=61)11.0±1.8 7.7±1.2 15.6±2.5 8.9±2.6 25.0±3.0 26.0±3.0 9.1±1.2 7.0±0.7對照組 (n=61)11.1±1.7 9.8±1.1 15.0±2.4 10.5±2.5 26.0±3.0 27.5±3.0 9.1±1.1 7.2±0.9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一類代謝性疾病,以血糖水平增高為主要特征。常因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而引發(fā)多系統(tǒng)損害,如眼、腎、血管、心臟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以及衰竭,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影響患者壽命,有較高的病死率,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1]。目前,糖尿病在發(fā)達國家中已發(fā)展成為繼心血管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3],因此,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根據(jù)國際上通用的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提出的病因學分型標準(1999)對糖尿病進行分類,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和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β細胞功能衰退及胰島素抵抗呈進行性加重的進展行疾病,從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分泌不足,逐漸發(fā)展到以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伴胰島素抵抗,是復雜的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關于病因目前認識不足[4]。
目前,臨床對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在飲食、運動療法的基礎上,單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治療,聯(lián)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等方法,療效報道不一[2-4]。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61例2型糖尿病,并與單用胰島素治療的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在FBG、2 h BG、HbA1c以及達標率幾項指標方面,觀察組均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整體療效較好,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
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磺酰脲類降糖藥物,在胰腺內通過與β細胞表面的磺酰脲65KDct受體相結合,促使ATP依賴的K+通道關閉,Ca2+通道開放,細胞內Ca2+增多,刺激含有胰島素的顆粒外移,并刺激胰島素的釋放,從而使血糖下降[5]。此外,格列美脲有較強的胰外降糖作用,它能夠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與胰島素聯(lián)合應用時,通過疊加或協(xié)同作用,減少胰島素用量,增強胰島素使用效果,且能有效減少或避免不良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通過本研究的對比觀察,證實了格列美脲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體現(xiàn)了其與胰島素聯(lián)合應用的優(yōu)質療效,充分展現(xiàn)了其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格列美脲因其半衰期長,每天只需口服用藥1次,因此患者依從性好,同時,其具備效果持久、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等特點,將其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能夠獲得較單一應用胰島素更為滿意的臨床療效,是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案。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44,650-659.
[2]李祖宙.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和安全性[J].海峽藥學,2010,22(9):109-110.
[3]Hamann A,Matthaei S,Rosak C,et a1.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cal comparing breakfast dinner or bedtime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glargi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J].Diabetes Care,2003,26(6):1738-1744.
[4]McKeage K,Goa K L.Insulin glargine:a review of its therapeutic use as a long. acting ag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I and 2 diabetes mellitus[J].Drugs,2001,61(11):1599-1624.
[5]商書霞,宋光耀.陳樹春格列美脲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1,3(3):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