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娟
包皮過長(redundant prepuce)指男子成年后,包皮包裹龜頭,勃起后龜頭也不能完全外露。包莖(phimosis)是指包皮口狹窄,包皮不能上翻露出陰莖頭,多合并有包皮與陰莖頭粘連。解決包皮過長和包莖的有效療法是盡早作包皮環(huán)切術,在兒童期就做手術對預防陰莖癌有利[1]。本研究旨在采用新型敷料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代替凡士林紗條,以期達到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及粘連促進傷口愈合的目的。理想型敷料不僅是為覆蓋傷口,更注重于滿足患者需要,包括換藥時無痛或減少疼痛,加速愈合,促進恢復等。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外科門診手術室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所接受的5~35歲男性包皮包莖手術患者200例,所有入選患者均無糖尿病史、無血液病史及其他特殊病史,按照完全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組)100例,年齡5~15歲21例,16~25歲53例,26~35歲26例,平均年齡21.8歲;對照組(凡士林砂條組)100例,年齡5~15歲28例,16~25歲49例,26~35歲23例,平均年齡23.5 歲。
1.2 方法
1.2.1 物品準備:科室所用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為法國優(yōu)格公司生產(chǎn)的新型敷料,將10cm×10cm大小的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在無菌操作下將其剪為3cm×10cm長條放于無菌缸備用。另備有一次性包裝的消毒凡士林紗條備用。
1.2.2 使用方法:將入選行包皮環(huán)切術及包皮包莖分離術患者按照隨機分組,觀察組患者術畢用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包扎再以無菌紗布包扎,對照組術患者術畢用油砂條帖服再以無菌紗布包扎。2組患者均于術后3 d、術后7 d換藥,換藥時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浸泡敷料3min,然后輕輕揭開敷料,并評估換藥時傷口與敷料粘連情況,疼痛程度,滲血程度,傷口愈合情況。
1.3 判定標準 傷口與敷料粘連程度及疼痛分級見表1。傷口愈合標準為:傷口閉合,上皮覆蓋,適當活動強度下,傷口無裂開,無破潰,愈合創(chuàng)面能耐受一定的張力和壓力。
表1 創(chuàng)面局部癥狀評價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后傷口局部粘連程度比較 見表2。
2.2 2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程度比較 見表3。
表2 2組患者術后傷口局部粘連程度比較 n=100,例(%)
表3 2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程度比較 n=100,例(%)
2.3 2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比較 見表4
表4 2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比較 n=100
經(jīng)試驗研究評價證明2組患者因術畢包扎所用材料不同,在術后換藥時疼痛程度、滲血程度、愈合時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別,觀察組所用方法在減輕術后換藥時傷口與敷料的粘連、創(chuàng)面疼痛、滲血及水腫等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其創(chuàng)面平均愈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能有效減輕包皮包莖類傷口的粘連、滲血,減輕換藥時疼痛,促進傷口愈合,從而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工作和學習。
包皮包莖類手術是泌尿外科常見的手術,其術后傷口與敷料粘連,可造成術后換藥時傷口疼痛、滲血等情況,有研究報道,傷口粘連可導致龜頭表皮糜爛,延遲傷口愈合時間,甚至可使愈合時間延遲1個月之久,嚴重增加患者痛苦,是此類手術后傷口處理的常見難題。目前全國各級醫(yī)院均無較好的解決方法。我科針對此類問題,將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作為新型理想型敷料,用于此類手術后的傷口帖敷,經(jīng)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優(yōu)拓無痛促皮貼可明顯減輕傷口與敷料的粘連,減輕傷口換藥時的滲血及患者的疼痛,同時可促進患者傷口的愈合,縮短愈合時間,使患者盡快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當中。優(yōu)拓無痛促皮應用過程中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術后指導要點:(1)囑患者術畢留院觀察1 h,密切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滴血情況,觀察傷口皮膚顏色[2]。(2)活動指導。術日盡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次日可進行簡單活動,1周內(nèi)避免劇烈活動,減少傷口感染的發(fā)生率[3]。(3)穿衣指導。術畢應穿寬松衣褲,以減少衣物與龜頭摩擦所造成的不適。(4)用藥指導。術畢遵醫(yī)囑口服抗菌素5~7 d,預防傷口感染。對于青壯年術后3 d口服雌激素如倍美力,以抑制夜間勃起,減少勃起時傷口疼痛,有助于睡眠。(5)小便指導。小便時應注意保護傷口,彎腰向下或用小口瓶接尿,防止敷料浸濕,以免引起傷口感染。鼓勵增加飲水,預防泌尿系感染[4]。(6)禁止性生活4周,以免勃起時傷口裂開。
1 吳在德,吳肇漢主編.外科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663-664.
2 張平華,余美琴,樂文華.包皮環(huán)切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處理.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0,10:72.
3 王華.80例包皮環(huán)切術后護理體會.九江學院學報,2010,24:115-116.
4 謝梅蘭,王素貞,石福霞.包皮環(huán)切圍手術期的處理.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