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玲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有它自身的的客觀規(guī)律。小學語文教學原則,是從小學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中產(chǎn)生的。它是語文教學各種因素的普遍聯(lián)系理論概括,也是語文教師組織和領導教學的原則依據(jù)。把握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可以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原則;講讀;基礎知識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134-01
教學原則是教學規(guī)律在我們思維中的科學反映,具有客觀的性質,它不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愿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語文教學的原則只能遵循,而不能違背它。小學語文教學的原則,主要有:思想教育和語文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講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原則;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相結合的原則,精講多練的原則等等。對于語文教學原則,教學者們目前還知之甚少,在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許多的盲目性,但只要教師們努力實踐,掌握和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則,語文教學的效果才會更加明顯。以下就是有關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思想教育和語文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
思想教育和語文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特征和本質,反映了語文教學過程中內容和形式統(tǒng)一,德育和智育相統(tǒng)一的根本要求。這一原則反映在教學各個方面,貫穿于教學的各個階段,能否在教學的過程中貫徹這一原則,是關系到語文教學目的能否實現(xiàn)的一個根本問題。
我們知道,語文的內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人們讀文章的時候,語文形式和思想內容總是作為一個整體呈現(xiàn)在面前;一篇課文本身就起著德育和智育兩種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語文教育的同時,總是把一定的觀念、思想和情感灌輸給學生。思想教育和語文教育原是語文教學的兩個側面。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里包括兩層意思:第一,語文教育一定要進行思想教育;第二,思想教育一定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有人擔心貫徹思想教育和語文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會忽視或削弱語文學科的特點,降低語文教學的質量。這其實是一種誤會。我們認為,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和語文訓練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課文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體。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xiàn)內容。學生讀一篇文章,理解語言文字的運用和領會思想內容也是統(tǒng)一的。只有通過理解語言文字才能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反之,也只有在領會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才能對文章的語言文字的運用理解的更加深刻。思想教育和語文訓練的關系處理得當,會收到互相促進的效果。思想教育提高了學生的覺悟,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有正確的觀點作為指導,這對迅速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學生閱讀范圍擴大了,理解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高了,又有利于提高思想覺悟,加深和擴大思想教育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做到思想教育和語文訓練的相統(tǒng)一,教師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運用思想教育和語文教育相統(tǒng)一的原則,要有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態(tài)度,要有求實精神,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二、講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講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兩大組成部分。講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掌握知識并受到思想教育的過程;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表達自己的思想過程。二者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實踐方面擔負著不同的任務。但講讀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基礎,作文教學則是講讀教學的延伸,即學生在講讀教學中所學知識的運用,二者是語文教學全過程中互相區(qū)別又互相聯(lián)系的兩個組成部分。
講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它能夠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它能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培養(yǎng)閱讀習慣;它能為學生提供作文范例,給學生學習作文以啟示。講讀教學的重要還在于能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具備了這一基本能力,就能正確理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學各個方面的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作文教學以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文知識,準確表達思想、感情為目標,它是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教學的特有任務。在作文教學中,不能脫離講讀教學這個基礎環(huán)節(jié),脫離講讀教學去進行作文教學,或機械地與講讀教學對口進行簡單的模擬,都不符合講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原則,因而是不可取的。
三、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訓練相結合的原則
小學階段是學習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的初級階段。學生學好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讀寫能力,不僅是語文課本身的要求,而且是學好其他學科和以后繼續(xù)提高的需要。再者,為使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切實鞏固下來化為技能、技巧,難度較大,也非一日之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貫徹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訓練相結合的原則。它是以實踐為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用一致等基本觀點做指導,根據(jù)語文教學規(guī)律而確定的一項原則。
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訓練,都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最終達到運用語言這一工具的目的,基礎知識教學著重在使學生理解知識,為發(fā)展學生的讀寫能力提供基礎;基本訓練著重在使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同時又為鞏豐深化所學基礎知識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要使二者有機結合,并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既動腦又動手,才能完成教學任務。
上述各項原則,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性質和教學目的,反映了語文教學的特點,反映了語文教學各個方面彼此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也說明語文教學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貫徹這些基本原則時,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把它們互相對立起來,應該使它們相互依存,相互為用,促進語文教學的科學化,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