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偉德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提出 “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項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苯逃坑?011年發(fā)出 《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的規(guī)定》,對校園實施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作出明確規(guī)定。但是,許多因素制約著學校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落實。
本研究通過對汕頭市1060所中小學校實施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建議,以促進學校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實施,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對全市1060所中小學校進行問卷調研。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
2.1.1 學校體育場地現(xiàn)狀
學校體育場地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活動的基本保證。調研中統(tǒng)計 (見表1),全市只有19.06%學校體育場地達到《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要求,其中小學13.93%,初中40.61%,高中26.19%。有80.94%學校體育場地未能達到 《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要求。
表1 學校體育場地情況表
2.1.2 學校體育器材配備情況
學校體育器材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和體育課外活動的必要物質基礎,調研中統(tǒng)計 (見表2),全市只有29.91%學校體育器材達到 《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要求,其中小學28.36%,初中39.39%,高中26.19%。有70.09%的學校體育器材未能達到 《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要求。
表2 學校體育器材配備情況表
2.1.3 體育教師配備情況
根據(jù) 《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學校應當在核定的教職工總編制數(shù)內,根據(jù)體育課教育教學工作的特點,按照教學計劃中體育課授課時數(shù)和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配備體育教師。小學1-2年級每5-6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3-6年級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初中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高中 (含中等職業(yè)學校)每8-9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調研顯示 (見表3),全市47.77%學校專職體育教師配備達到要求,其中小學34.89%,初中58.19%,高中87.82%。全市體育教師缺額高達1720人。全市有52.23%學校專職體育教師配備未能達到要求。
表3 學校體育師資配備情況表
2.1.4 體育開課情況
學校應根據(jù)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開設體育課,小學1-2年級每周4節(jié),3-6年級每周3節(jié);初中每周3節(jié);高中每周2節(jié)。調研顯示 (見表4),全市20.38%學校達到規(guī)定要求開設體育課,其中小學1-2年級只有8.40%按每周4課時開課,小學3-6年級、初中有25.70%按每周3課時開課,高中有73.81%按每周2課時開課。全市有79.62%學校體育開課未能達到要求。
表4 學校體育開課情況表
2.1.5 體育課外活動
調研顯示 (見表5),全市64.91%學校落實體育課外活動,其中小學63.87%,初中69.70%,高中66.31%。全市35.09%學校未落實體育課外活動。
表5 學校體育課外活動情況表
2.1.6 大課間活動
調研顯示 (見表6),全市58.40%學校落實體育大課間活動,其中小學57.95%,初中63.64%,高中52.38%。全市41.60%學校未落實體育大課間活動。
表6 學校落實大課間活動情況表
2.1.7 開展冬季長跑活動
調研顯示 (見表7),全市只有22.45%學校開展冬季長跑活動,其中小學20.59%,初中20.61%,高中44.05%。全市77.55%學校未開展冬季長跑活動。
表7 學校開展冬季長跑活動情況表
2.1.8 建立早操制度
調研顯示 (見表8),全市寄宿制學校中有74.29%建立每天做早操制度,其中小學66.67%,初中75%,高中70.83%。全市寄宿制學校中25.71%未建立每天做早操制度。
2.1.9 開展運動會情況
調研顯示 (見表9),有31.98%學校每年度召開一次運動會,只有8.87%學校每年度召開兩次及以上運動會,其中小學7.89%,初中9.09%,高中17.86%。全市高達91.13%學校未能按規(guī)定每年度召開兩次及以上運動會。
表8 寄宿制學校建立每天做早操制度情況表
表9 學校每年開展運動會情況表
2.2.1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體育鍛煉時間較少,過多的補課作業(yè)擠占了學生的課余鍛煉時間。學校和社會普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不良現(xiàn)象,學校把盡可能多的時間讓給其它文化課,剝奪學生體育鍛煉時間,以犧牲學生的健康為代價,以求取得盡可能高的考試分數(shù)和升學率已成了部分學校的潛規(guī)則。
2.2.2 一些地方和學校未能真正貫徹落實 “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未能樹立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些學校未能貫徹國家課程計劃規(guī)定安排體育課時,出現(xiàn)隨意擠占體育課現(xiàn)象。根據(jù)對全市18所義務教育學校進行走訪抽查,每周只上1節(jié)體育課的學校高達4所。
2.2.3 學校體育場地不足,多數(shù)學校體育器材缺乏。根據(jù)對全市學校體育場地調研,全市完全沒有體育場地 (體育活動場地面積0㎡)的學校高達35所。體育場地的欠缺使學生缺乏參加體育活動的基礎條件。教育經費緊缺,尤其是義務教育經費緊缺,多數(shù)鄉(xiāng)村學校體育器材未能添置。按 《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配置差距甚大。
2.2.4 專職體育教師數(shù)量嚴重不足,缺額體育教師數(shù)量大。根據(jù)省調研組對我市潮陽區(qū)城南街道進行實地調研,轄區(qū)的16所中小學 (中學4所,小學12所)只有4名專職體育教師。兼職體育教師大多數(shù)缺乏體育專業(yè)培訓,許多鄉(xiāng)村學校學生缺乏應有專職專業(yè)體育教師的指導。
2.2.5 近年來,部分學校學生人數(shù)增多,而學校辦學條件未能改善,大班額普遍存在,導致學生人均活動面積減少。如潮陽區(qū)城南街道鎮(zhèn)八小學,學校完全沒有體育運動場地,而且沒有體育教師,全校學生1200人,每班學生數(shù)都在80人以上?;顒訄龅仄鞑奶偈亲璧K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和鍛煉的重要因素,學生鍛煉活動人數(shù)較多,活動范圍較大,難于組織管理。組織落實體育課外活動、落實大課間活動、開展冬季長跑活動、學校開展運動會等體育活動難度甚大。
2.2.6 根據(jù)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統(tǒng)計,汕頭市2009年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肺活量、臺階測試項目均值比2008年分別下降2.27cm、74.01cm、26.43ml、0.55秒/次。
3.1 加強學校體育法規(guī)建設。學校應切實貫徹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按要求嚴格執(zhí)行國家體育課時計劃,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3.2 按 《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配備體育場地器材和體育教師。學校應增加體育器材的投入和體育教師編額。政府及有關部門對新建學校應按有關體育場地標準要求配置規(guī)劃。
3.3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積極實施大課間活動制度,實施陽光體育獎章制度。
3.4 科學安排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學校應靈活合理安排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大課間活動,確保鍛煉時間分配的最優(yōu)化,以 “體育課+大課間”、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輪流開展來調劑運動量。
3.5 加強宣傳,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改革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制度,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3.6 開展學校群眾性體育活動。教育行政部門要引導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定期進行檢查評比并形成制度,推動全市體育工作的開展。
3.7 開展以學生體育俱樂部管理形式的學生體育鍛煉。學校要圍繞本校的體育特色,開展體育活動課,以滿足學生的個體愛好和需求。
3.8 開展學校家庭社區(qū)相結合形式的學生體育鍛煉。學校應利用社區(qū)的體育場地和器械,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區(qū)的各種體育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區(qū)一體化的立體網絡。
3.9 加強督導評估制度管理。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體育專項督導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通報,同時將一小時體育活動作為學校和班級先進集體,校長和班主任先進個人及三好學生評選的基本條件。
[1]楊貴仁.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在全國落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現(xiàn)場研討會上的講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5
[2]教育部.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的規(guī)定.2011.7.8
[3]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件基本標準.20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