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顯貴經(jīng)常做壞事,其妻以因果的道理勸告他,他卻不相信。一天,他遇上一位方士能知曉人的福祿壽數(shù),他就問那位方士。方士認(rèn)真地觀察了他一會,便說:“你再吃米二十石,面四十石,天祿才盡?!彼貋砗蟀汛耸赂嬖V了妻子。自己心想,一人一年才吃面二石,還有二十多年的天祿,我的命數(shù)哪里會因不善而斷絕呢?于是,他繼續(xù)作惡。過了一年,他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吃得特別多,剛吃完不久肚子又餓了,一天一夜要吃十幾餐。結(jié)果,不滿一年,他就吃完方士所說的數(shù)目,然后就死了。
“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至理名言再一次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驗證。那么,怎么會“人算不如天算”呢?其實,仔細(xì)想想便明白,天是按因果定律來計算的,所以算出的答案既客觀公正,又準(zhǔn)確無誤,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差錯。而一般人,尤其是那些愚昧之人,如上述那位顯貴,就不懂得用因果定律去計算,結(jié)果得出的是錯誤的答案,既害己又害人。《因果經(jīng)》上寫道:“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xiàn)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xiàn)在因?!彼?,佛家強(qiáng)調(diào),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是謂因果之理??梢?,因果定律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管心治心的法律;是為人處事的法則,不可不信,不能不遵循,不得不敬畏。否則,定會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清朝居士周安士還更加明確地說:“人人皆明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明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p>
佛經(jīng)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逼兴_明因識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能善始善終;而眾生無所顧忌,常作惡因,卻又害怕遭到惡報,而當(dāng)惡報不可避免地來臨的時候,只有被動受罰,后悔不已。這又能怪誰呢?